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公布 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习近平同志《论中国共产党历史》出版发行
“十四五”期间实现 学前教育90%普惠率
在全党集中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正当其时十分必要
坚持“四个先行”
加快推进核心板块高质量建设发展
抢抓时机 有序推进
加快建设沿黄生态廊道
从《风中少林》到《唐宫夜宴》
郑州最高气温 两天两破纪录
为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不断贡献力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从《风中少林》到《唐宫夜宴》
——探寻郑州歌舞剧院精品频出的“密钥”
《风中少林》立足本土文化
《精忠报国》书写家国情怀
《水月洛神》演绎唯美爱恋
《唐宫夜宴》一舞惊艳全国 新华社发
排练节目精益求精

本报记者 张子明 成燕 秦华

上线播出10天,视频超20亿播放量;微博主话题阅读量4.9亿次……这个牛年春节,郑州歌舞剧院创排的古典舞《唐宫夜宴》“牛气冲天”,在河南春晚惊艳亮相后,随即吸引全国乃至全球观众目光,掀起席卷全国的“现象级”关注热潮。为什么是郑州歌舞剧院创造了“奇迹”?为什么是郑州诞生了《唐宫夜宴》?

当悠扬的音乐声响起,一群少女莲步轻移,秀逸舞动,婀娜定格……昨日,当记者走进郑州歌舞剧院排练厅,看到凭《唐宫夜宴》“出圈”的“唐宫小姐姐”正在为河南元宵节晚会紧张排练。作为该剧院的骨干力量,她们有的从《风中少林》的“郑州功夫”中走来,有的从《水月洛神》的唯美画卷中走来,还有的从《精忠报国》的家国情怀中走来——十几年来,根植厚重的中原文化,郑州歌舞剧院在“天地之中”的文化幕布上,用“舞蹈”+“中原文化”的创新探索,走出“地方院团、国家水准”的蓬勃发展之路。

火爆“出圈”:

《唐宫夜宴》惊艳全国

“脸部表情要注意配合肢体语言,尽量丰富表现出唐朝少女的娇憨可爱……”这几天,在郑州歌舞剧院排练厅,14位青年演员一直在认真排练《唐宫夜宴》。不同于屏幕上的“圆润”,生活中的她们个个纤瘦,神态动作间却是一样的娇憨可爱。在河南春晚舞台上,《唐宫夜宴》运用5G与AR现代技术,呈现出令人惊叹的舞台效果。

“《唐宫夜宴》是我心中的最佳节目”“惊艳!被中原文化圈粉了”……《唐宫夜宴》近日持续“霸屏”,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多家媒体集体点赞。

她的爆红绝非偶然。据该院舞蹈编导陈琳介绍,早在2017年,她便萌生用唯美古典舞展现厚重中原文化的想法,在寻找素材过程中,她被河南博物院一组绘彩陶伎乐女俑吸引了。“假如让她们活起来,会给今天的人们讲述什么故事?”历时两年的创意酝酿和一年半的排练打磨,《唐宫夜宴》于去年10月在第十二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古典舞评奖活动现场首演。这些“活起来”的唐俑们腮帮鼓鼓、“斜红”妆容、憨态可掬,淋漓尽致地展现了“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风姿。 (下转五版)

本组照片除署名外均为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焱 白韬 摄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