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记者 卢文军 “以前,孩儿们就提着破纸盒子粘的灯笼满大街追着跑。现在你看看,一到节日,各种各样的彩灯早早就挂起来了,样式好看又明亮……” 日前,中牟县狼城岗镇东西狼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大学生社会实践小组以元宵节为契机,以青年人的视角走进社区,寻找“爷爷奶奶记忆里的元宵节”,在现场,一群老年人如此感叹。 据了解,狼城岗镇是郑州市唯一承担黄河滩区居民迁建工作的区域,涉及5个行政村、4450户、17079人,目前已安置1.4万余人。 “我们经常说,‘文化在心,脚下有根。’文化是一个时代的印记,是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的传统。”狼城岗镇干部刘海玲告诉记者,“传统节日习俗,在社区中显得尤其珍贵,早已在老一辈人心中根深蒂固,并且有不同的意义。传统节日和习俗不仅是时间和年代的坐标,更是老一辈人对生活的记录和对文化的热爱。” 社区里安逸地享受春日暖阳的老人,看见大学生的到来,热情地打着招呼。知道了解元宵节传统习俗,老人们一下子就打开了话匣子,“元宵节是团圆的节日,要吃元宵,要制作灯笼,要猜灯谜……”你一言我一语,讲得不亦乐乎。 性格开朗,爱说爱笑的曹桂枝奶奶带着大学生来到自己家。她说,她以前是元宵节演出队的一员,每到节日,大家伙都会聚在一起,编排节目,参加比赛等。像舞狮子、踩高跷、扮小人儿,对于他们这一拨人来说,都不在话下。 曹桂枝饶有兴致地一样一样介绍他们的演出道具:“这是鼓,这是锣,这是镲,还有扮演小姑娘的假发套、小毛驴、大头娃娃、小扇子。”每一个怎么用,需要几个人,每个人的站位、配合……80多岁的她说得清清楚楚。 社工贺贝贝感慨地说:“曹奶奶的介绍新鲜又有些陌生,从她身上看到的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传承。” 贺贝贝告诉记者:“这次走访深入挖掘传统节日习俗,用‘年轻人的关注’记录下老一辈人想要留下来的历史;同时,让社区青年一代,真正了解文化背后的故事和老一辈人眼中的节日,读懂文化发展的根源。”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