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春约赓续 聚焦2021全国两会 上一版3  4下一版
聚集人才 打造技术创新高地
发挥优势 做好考古成果传播
特别的关怀给特别的你
一次又快又好的建议回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
发挥优势 做好考古成果传播

“我们要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与有效传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时代价值,不断丰富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深耕考古研究、文物保护工作近三十载,全国政协委员、河南博物院院长马萧林最期盼的是更好呈现考古成果,让世界看得到、也让世界看得懂。

让文物“活”起来 让传统文化“潮”起来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向世界推介河南时说:“美来自创意。在2021年河南元宵晚会上,唐朝陶俑复活,翩翩起舞,向观众展示了河南博物院,就像时光倒流。”

《唐宫夜宴》节目一播出便引起全国观众关注,河南博物院打造的“考古盲盒”等文创产品成为一个个爆款……多元素的艺术手法加工提炼,让厚重的中华历史文化变得灵动起来,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

“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肩负着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大使命。”在马萧林看来,要用活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加强考古界与出版传媒机构、网络科技企业的交流合作,做好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活化利用与有效传播,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时代价值,不断丰富我们坚定文化自信的力量源泉。

与此同时,依托博物馆、考古遗址公园等场所,将考古成果转化为大众喜闻乐见的陈列展览、文创产品、数字化体验,让老百姓看得懂、感兴趣、想参与、有收获,从而增强文化认同、培育家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多语种全媒介传播

让世界看得到看得懂

去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高度重视考古工作,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更好认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提供坚强支撑。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马萧林认为,考古学是一门交叉学科,要坚持开门搞考古,既要加强与自然科学的交叉融合,强化考古的科技支撑,不断提高考古的发现、分析和检测能力,更要会同人文学科、社会科学领域的研究人员,合力提升考古学的解读、阐释和理论建构水平,从而加快建设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

围绕拓宽中国考古的国际化视野,马萧林还建议,加强人类文明比较研究,持续开展中外联合考古与学术交流,在高校开设外国考古课程,着力培养一批具有国际眼光、熟悉世界其他古代文明成就的中青年专家,加快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认定标准、评价体系,增强中国考古学在国际考古学界的影响力、话语权。同时,要加强考古和历史研究成果的多语种、全媒介传播,让世界看得到、看得懂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和对人类的重大贡献,不断加深国际社会对当今中国的认知和理解。

打造鲜活的历史教科书

引领青少年认知中华文明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考古成果是青少年认识历史、传承文化的鲜活教材。

“我们要了解青少年富有好奇心、求知欲的天性,适应青少年圈层化交往、网络化生存、个性化表达的特征,创新主题研学、游戏动漫、职业体验等方式,增强考古成果转化的时代感、吸引力,有效运用新手段、实现新表达,发挥考古成果在青少年认知中华文明、树立文化自信方面的独特优势,更好彰显以史育人、以文化人作用。”马萧林在提案中建议道。

此外,马萧林还提交了关于加强对低级别不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利用、进一步发挥文物保护员作用等相关提案。他建议,加大经费投入,积极尝试资源整合打包,协调发改、财政、交通、文旅、电信等部门从各自职能出发,加大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展示、弘扬的支持力度。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和完善文物保护员制度,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推动安全责任落实,强化先进典型引领,确保每一处无专门管理机构或管理机构力量不足的不可移动文物有人负责巡查看护。

郑州全媒体·郑报融媒记者 赵文静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