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黄河文化月 专题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文化月开幕式异彩纷呈
千年薪火相传 百年砥砺前行
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前行力量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轩辕号”公交车亮相郑州街头
连臂踏歌的远古回响
拜祖大典华人名人名家 书画作品邀请展开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
黄河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也是仰韶文化发现一百周年,中国的考古学诞生一百周年。

论坛上,河南省文物考古学会会长孙英民以《考古百年:从“仰韶”到“双槐树”——仰韶时代与黄河文化》为题,深入解说了仰韶文化发现100年来的重大发现和现实意义。

“今年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在一百年前的今年,中国科学史上也有一件盛事,是和我们伟大的党同步在前进。这就是总书记在去年9月28日政治局学习会议上,高度评价的中国考古学。总书记讲,从1921年仰韶文化发现到今年即将一百年。中国考古学的考古学家们青灯黄卷,战斗在祖国的大地上,他们的实践拉长了我们历史的链条,增强了历史的信度,活化了历史的场景。”孙英民认为,回顾中国考古百年,要从黄河岸边的仰韶文化说起。

“1921年,我们发现了仰韶。近几年我们在郑州巩义双槐树发现了仰韶晚期一个最宏大的城池——双槐树遗址。一百年的周期,从仰韶到双槐树,对黄河岸边这些伟大的文化,我们把它的脉络梳理得越来越清。从一个小村庄到一个大城池,这样一个文化面貌的核心内涵,犹如画卷般一步步被考古学家打开。”孙英民从仰韶文化发现与研究、仰韶文化特质与意义、仰韶文化与黄帝时代的关系等角度娓娓道来,让大家在穿越历史时空的诗情画意中领略中华五千年文明延绵不断,加深了对黄帝文化、黄河文化的了解。

“中华民族历经艰辛万险,至今屹立在世界的东方。我们都知道,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唯一一个几千年延续不断的文明,就是中华文明。中华文明为什么几千年来生生不息,永远地创新发展,这是和她的文化基因分不开的。”孙英民感慨地说,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文化正像总书记所讲的,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根和魂。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