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第05版:综合新闻 | 上一版3 4下一版 | ![]() |
|
||||||||||||||||
|
||||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京儒 通讯员 张予)昨日上午,来自郑州和商丘的三位爱心人士分别在省肿瘤医院和省人民医院捐献造血干细胞,点燃三位血液病患者重生的希望。 “作为一名医学生,救人是我的荣幸” 2000年出生的赵瑷一,目前在一所高校读护理专业。2019年5月,刚刚年满18岁的她在一次无偿献血活动中,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她想着:“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可能,只要能够帮助到别人,自己就愿意奉献一分力量。” 2021年1月,赵瑷一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尽管当时正在医院实习,每天都很繁忙,她还是毫不犹豫同意了捐献,并全力配合,用最短的时间完成了高分辨配型、体检等流程。她说:“作为一名医学生,救人是我的荣幸。”同时,她也成为郑州市首位“00后”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体检时,瘦弱的赵瑷一体重只有43公斤,为了达到捐献要求,她每天增加吃饭次数,每顿增加食量,捐献前一周,体重终于达到46公斤,符合捐献条件。 “有一分光,发一分热” 1998年出生的张依坤目前在郑州一家餐馆从事后勤工作。虽然年纪不大,张依坤却已是一名“资深公益达人”。从2019年开始,短短两年时间,张依坤通过献全血和机采血小板的方式参与无偿献血超过10次。 2019年11月,在一次无偿献血过程中,张依坤了解并加入了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2021年2月,张依坤接到电话,与一位血液病患者初步配型成功,他二话不说就同意了捐献。 “我并没有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张依坤谦虚地说道:“有一分光,发一分热,能救人一命我很高兴。” “爱会迟到 ,但绝不缺席” 今年38岁的郭红庆来自商丘宁陵县,平日热心公益事业,多次参加无偿献血,并在2015年加入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成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然而由于患者病情的原因,郭红庆的捐献可谓是一波三折。 去年11月份,他被告知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并顺利通过了高分辨检测和全面体检,初步定于去年年底捐献,其间他坚持锻炼,努力把身体调整到最佳状态。但到了今年1月中旬,郭红庆接到通知,由于患者病情变化,捐献日期推迟,时间不定。 这期间,郭红庆时刻惦记着患者。近日,郭红庆再次接到捐献通知,并来到郑州为捐献造血干细胞做最后的准备,他才放心。 郭红庆说:“爱会迟到 ,但绝不缺席,祝福远方的患者朋友早日康复!”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