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中央第五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 向我市交办第二十七批群众举报件
铁骨铮铮 中原儿女卫我山河
小志愿者走上街头 引导行人文明出行
维护市场健康有序 巡查文旅场所190家
让美丽风景与文明同行
黄河岸边“文明游”随处可见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铁骨铮铮 中原儿女卫我山河
原日本驻郑领事馆旧址

(上接一版)20世纪初,京汉铁路与汴洛铁路在郑州交会,郑州迅速崛起,成为以棉花贸易为主的繁华商埠,扼守东西南北的交通要塞,曾是日本“东亚战略”入侵中国腹地的重点之一。日本在郑州设立领事馆,除了经济上的考量,也是为侵略中国建立一个情报搜集窃取工作的战略前哨。

在郑州设立领事馆之初,日本人就披着合法外衣,从事非法活动——开设“商店”贩毒,转移当局视线,配合日本侵华搜集政治经济、军事情报,进行策反及间谍活动等。由天津日本“中国驻屯军”派出的间谍机关,以郑州为据点,在河南、陕西等地进行特务活动,侦察地形、绘制地图,为日本加紧策划实施全面侵华提供情报支持。

原日本驻郑领事馆见证了郑州人民的抗日救国浪潮——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在郑州民众抗日救国浪潮的冲击下,日本领事馆全体人员撤至汉口,领事馆停止活动。

1935年,日本侵略魔爪向华北扩张,制造了一系列事件。12月9日,在中共北平临时工委领导下和共产党员的组织指挥下,北平学生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救国的“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风暴迅速波及郑州。12月中旬,以郑州扶轮中学学生会发起成立“郑州市学生联合会”、声援“一二·九”运动受难学生为起点,抗日救亡运动遍及全省,汇入了全国的抗日救亡的滚滚洪流。

1937年,日本间谍形迹暴露,间谍机构被查封,大量未被焚烧的文件被没收,所获证据表明,日本驻郑领事馆正是这些非法活动的庇护所。“七七事变”爆发后,日本驻郑领事馆关闭。

扶轮中学,讲述爱国青年的抗日救国运动

郑州,二七区,101中学。

现如今,扶轮中学已经更名为郑州市101中学,校史馆内,一幅幅“一二·九”运动的珍贵照片,一段段“一二·九”运动的文史资料,无声讲述着郑州进步师生在战火纷飞年代昂首街头奋起抗日的壮烈场面。

郑州扶轮中学是我国铁路系统建立最早的中等学校,在中共地下党员和进步校长、教师影响下,学生们革命思想活跃,经常在自办的《扶中生活》《轮声》等杂志上纵论国家前途,组织读书会、座谈、演讲、展览等探讨国家命运。除校内活动,还踊跃向郑州、开封、上海等地的《河南民国日报》《大公报》《申报周刊》《世界知识》《中学生》等报刊投稿。

1935年,“一二·九”运动风暴传至郑州,首先得到扶轮中学广大师生的响应和声援。

扶轮中学的共产党员、教师段超人和爱国师生一起,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主张,鼓励学生投入到“一二·九”运动中去。进步师生组织恢复了学生会,联络郑州其他学校,于当年12月19日,创建“郑州市学生联合会”,发布宣言,声援北平学生,通告全国,要求政府抗日。

同年12月28日,“郑州市学生联合会”组织全市师生2000余人,冒雪在陇海体育场集会,声讨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罪行和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政策。会后,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游行队伍通过德化街、大同路、乔家门、东三马路等地,源源不断的爱国人士加入其中,队伍扩大至万人以上。

他们沿途散发传单,高呼口号。当经过日本驻郑领事馆时,爱国学生们冲破封锁,用砖头、石块袭击了领事馆。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日本侵略者滚出中国去!”

“誓死不当亡国奴!”

…………

口号声声,撼天动地。

12月30日,郑州数百进步师生在郑州陇海火车站集结,他们或坐,或躺,要求乘火车去南京请愿,致使陇海、平汉两大铁路干线交通中断。

风起云涌的郑州“一二·九”学生爱国运动,书写了救亡图存的郑州篇章。学生们声援、结社、示威、袭击日本驻郑领事馆、卧轨索车、中断交通等活动,揭露了日军侵华的阴谋,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声援和支持。

经过这次斗争的涤荡,以郑州扶轮中学为核心的广大进步师生,坚定了抗日救国的信念,受到了爱国思想的洗礼,涌现出一大批勇于斗争的进步青年,为郑州抗日救亡运动积蓄了力量。他们深入宣传、唤醒民众,创办刊物、扩大影响,为掀起全民族抗战奠定了思想基础。

汉霸二王城,打响抗击日寇的黄河阻击战

郑州西,荥阳,汉霸二王城。

这里山峦迭起地势险要,北踞黄河天险,向西可以直通关中平原,策马八百里秦川,向东可以直下豫东苏北,行军黄淮大平原。抗日战争期间,抗日力量和日军各自据守汉霸二王城,展开了数年激战。

时间推至1940年——

1940年秋,荥阳广武、汜水正处在抗战前沿,国民党第四集团军所属38军、96军进驻荥阳、巩义一带,保陇海铁路畅通,防日军南下西进。

38军原是杨虎城创建的部队,西安事变后被缩编。在这支部队里,1923年就有共产党员活动,1927年建立党的组织,1939年成立“中共38军工作委员会”,38军主要将领长期与共产党保持合作,曾被誉为统一战线工作的典范。

1941年9月,黄河北岸的日军乘坐橡皮舟偷渡黄河,企图突破黄河防线,掩护主力部队南下。抗日力量经过两个昼夜的奋力反击,将日军逼退至霸王城以东,日军在霸王城构筑工事盘踞顽抗,双方上演了多次的对决,史称广武战役。

广武战役后,38军仍布防第一线,担负封锁霸王城的任务。为防止日寇再骚扰,防区军民统一合作构筑了纵深的、明暗结合的、多层次的网状防御工事,阻止了日军反扑和进攻。驻防的三年中,驻防官兵一方面不时打击袭扰霸王城内之敌;另一方面,派部队渡黄河至武陟、焦作、新乡一带奇袭日军,伏击伪军,屡建奇功。

这种既坚守阵地又孤军奇袭的英勇精神,使黄河南北之日军首尾难顾,激励着人民群众抗战的决心。

——当地农民主动为38军探消息、送情报,当向导,运粮弹,抬担架,护伤员,艰苦英勇,前仆后继;

——爱国志士赵继三次夜闯敌营,杀敌数人,最后一次进入日军据点,因重伤被捕,英勇就义。

历经无数次激战,据守汉王城的抗日力量用鲜血和生命夯筑起保卫黄河保卫郑州的血肉长城,遏制了日军扩张的野心。

如今,那段抗战的历史已湮没于历史深处,但它蕴含的精神力量却历久弥新,如黄河浩荡奔涌的怒吼,响彻在黄河滨城郑州——

听!这是一曲郑州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唱响抗日救国的黄河大合唱;

听!这是一曲郑州人民赓续撼天动地的抗战精神和不屈不挠的坚强意志,鸣奏的中原崛起、郑州出彩的黄河大合唱。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