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 4下一版 |
|
||||||||||||||
|
||||
本报记者 石大东 成燕 核心提示 今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将迎来建党100周年,从南湖启航的“小小红船”已经成长为新时代劈波斩浪的“巍巍巨轮”。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秉持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与使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浴血奋斗、发愤图强,成就了今天的盛世伟业。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100周年。郑州报业集团、郑州日报推出“赓续红色精神 永葆百年风华 ——【手把红旗旗正红】”大型主题报道,通过实地探访、动漫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鲜活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系统展示中国共产党为国家、为民族建立的丰功伟绩。今日推出第六篇《从“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到“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初夏时节,走进郑州黄河文化公园朝五龙峰望去,你会看到,曾经构筑起郑州城市供水“生命线”的八根绿色铸铁管道,绵延在山峰之上。依山而建的提水站建筑上方,“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九个大字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在郑州邙山视察黄河时发出“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 2019年9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郑州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 总有一种力量催人砥砺前行,总有一种精神让人泪流满面。登上巍巍邙山,眺望大河东流,看着昔日郑州供水“生命线” 蝶变成市民后花园,听着邙山提灌站建设者讲述50多年前那段刻骨铭心的经历,一幅红旗漫卷黄河畔的画面清晰如昨:从上世纪70年代起,成千上万市民曾来这里挖过河、建过渠、种过树,那顶着漫天风沙、凛冽寒风战天斗地的壮志豪情早已深深镌刻在郑州人内心深处,谱写出一首属于古都郑州的“红旗渠之歌”。 “全民参建”感天动地 历史不会忘记,郑州人民不会忘记。 谈起该工程建设背景,82岁的原郑州黄河游览区设计研究所所长张新才记忆犹新:“我1968年就开始在市水利局做技术工作,当时郑州水源地只有常庄水库,库容为1700万立方米左右,郑州印染厂、郑州化肥厂等工厂经常出现水荒,连路过郑州的火车都经常加不上水,解决城市用水问题已是迫在眉睫。” 据他介绍,1969年,古荥公社为解决农业灌溉,决定在邙山头(现郑州黄河文化公园内)搞个小型水利灌溉站,设计为1个流量。作为市水利局派驻技术人员,张新才参与了该站建设。听说邙山一带在搞“引黄上山”,时任郑州市主要领导于1970年5月前来调研,经过论证,最终确定在此修建郑州邙山提灌站,将提水规模增至8个流量,建设资金由市财政投入。 浩大的邙山提灌站建设工程于1970年7月1日正式启动。我市专门成立指挥部,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指挥长,一场历时两年3个月的攻坚战就此开始。 在布满荆棘的崇山峻岭间勘测,到危险重重的黄河滩上实地测量,靠肩扛手提把石头、水泥、管子搬到山上……据宋中堂、宋书亮等邙山提灌站老建设者回忆,当时大家都是在窑洞、草棚里打地铺,饿了啃几口干粮,早上四五点就开始干活,由于整天翻山、下河,布鞋半月就能磨破一双,摔伤更是家常便饭。 听说“引黄上山”可解决郑州“水荒”,全市上下欢腾鼓舞,工人、农民、教师等各条战线人员纷纷加入建设大军。他们来到黄河边,破山、挖渠、背石、运料、推土、打夯……在20多公里长的引黄干渠施工线上,白天人山人海,红旗招展;入夜灯火辉煌,热火朝天。据统计,参建者包括200余家企业职工、11个公社232个大队的社员、87个学校的师生以及驻郑解放军指战员。在紧张忙碌的工地上,你会看到,干部和群众,父亲和儿子,丈夫和妻子,婆婆和媳妇同修一条渠、同筑一个坝的火热建设场景。 “当时涌现出很多典型事迹,比如来自古荥公社黄河桥大队的‘铁姑娘战斗班’,最小的只有15岁,最大的20多岁,她们不怕苦不怕累,最终锻炼成为熟练的泥瓦工。‘师家河战斗排’由100多位农民兄弟组成,他们肩负着最艰苦的打隧洞工程,由于邙山土质松软,坍塌下的黄土时常危及生命安全。但遇到险情,他们勇敢面对,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我在勘测时也经历过几次死里逃生,见到有人付出生命的代价,但却从没听见谁退缩过。”谈及那段让人难忘的往事,张新才记忆犹新。 由于建设时间非常紧张,只有采取边设计边施工方式进行。广大建设者常年打地铺睡觉,吃住在工地,没白天没黑夜地干,几个月都不回家一次。“当时我家在巩义,一年才回家一次,大家都不喊苦不叫累,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早日让郑州不缺水!”谈起当时难忘的经历,张新才激动地说。 1972年10月1日,邙山提灌站正式建成通水。“该工程从邙山头至西流湖绵延25公里,总干渠7条隧洞全长3700米,修成渡槽3座,桥、涵、闸、坝100余座,提灌站分两级提水,共用400多万个工日,最多时抽调10万人同时参建。”时至今日,张新才脑海中还清楚地记录着这些数字。 (下转五版) |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