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让文明交融之光照耀未来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
导读
持续提升卫生健康服务质量 让群众拥有更多健康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 推进疫苗接种扩面提速
入驻中原科技城 驶入发展“快车道”
全市城乡社区发展 治理工作联席会议召开
国家激励激发前进动力 金水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高品质城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国家激励激发前进动力 金水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高品质城区

“京”喜!“京”喜!“京”喜!

4月30日,首都北京传来特大利好消息: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对2020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成效明显地方予以督查激励的通报》国办发〔2021〕17号,在本次国务院督查激励中,卓尔不凡的金水区荣登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特色优势明显、技术创新能力较强、产业基础雄厚之“国”字号榜单。

不仅如此,金水区此番还捧回“两个唯一、多项支持”的抢眼成绩单,即郑州市唯一一个受到国家督查激励的县(区)级政府;河南省唯一一个战略性新兴产业受到国家督查激励的县(区)级政府;国家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对入选地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建设,优先将重点项目纳入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储备库、给予较大额度和较长期优质信贷支持,在国家认定企业技术中心等创新平台申报中给予名额倾斜,推动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基金优先在上述地方设立子基金。

这是一份助力高质量发展的金灿灿荣誉,这是一份致力打造高品质城区的亮晶晶荣耀,这更是一份献礼“十四五”开局的国家级荣光。国家支持多元而丰盛,寓意且深且远且重。

由果溯因,获此殊荣乃是金水区历年来以实现“两率先一争当”,打造“创新智城·品质金水”为目标,所做出一切努力的自然之果、必然结果:

——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金水区深耕信息安全应用领域,发展数字经济主体产业,促进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区块链、虚拟现实等新兴数字技术与各行业领域深度融合。依托区内龙头企业带动作用,培育了一批技术、产品优势突出的中小企业,构建形成层次分明的企业梯队。其中,信大捷安“智能交通证书认证系统(ITSCA)”被认定为2021年河南省新型信息消费示范项目,参与制定的团体标准《面向车路协同的通信证书管理技术规范》(T/ITS0127-2020)和参与编写的《V2X车辆安全管理能力白皮书》正式发布实施;金惠科技被认定为河南省重点软件企业、河南民营企业服务业100强;山谷网安被认定为河南省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技术支撑单位;中科安永在国密算法检测领域承建的国家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评实验室,为全国首批获得商用密码应用安全性测评资质的十家机构之一。依托科大讯飞,在金水区建设人工智能研究院和产业加速器。金水区已形成了产、学、研、用、测、管全覆盖的产业优势,成为郑州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重要集聚地。

金水区地区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位居中部城区前列,综合实力在2020年中国百强区、全国百强主城区榜单中分别位居第26位、第46位,荣登“全国最具投资潜力区域百强榜”和“赛迪营商环境百强区”。2020年,金水区被国务院批准建设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

天时地利人和,风云际会,风调雨顺,营商环境风和日丽:

——出台精准扶持政策,形成区域发展合力。在出台《金水区扶持重点产业发展的意见》等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组成“金典六策”的基础上,金水科教园区又制定了《金水区鼓励信息安全特色产业发展专项扶持办法(试行)》《郑州金水科教园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暂行)》《郑州金水科教园区高新技术企业准入管理办法(试行)》等政策。

——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助力企业成长壮大。由金水区政府牵头设立了100亿元的河南省信息安全产业发展基金。与河南投资集团合作成立郑州金颐股权投资基金,首期规模3亿元,主要用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与河南投资集团旗下北京雨韵和丰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合作成立郑州雨韵产业投资基金,首期规模5亿元,主要用于为优质项目提供资金支持……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打造特色产业名片。围绕区域产业名片打造,连续五届举办国际服务外包大会、“郑创汇”国际创新创业大赛、河南信息安全产业发展研讨会等重大活动百余场,园区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创新活力得到全面激发。

荣誉是奋进的起点,面对抢眼“成绩单”,金水壮大新型产业化的“课程表”又得以再次“刷新”和“加载”:

——系统梳理“十四五”期间产业发展思路。金水区将按照郑州市定位的“北静”战略,围绕“创新智城·品质金水”内涵和外延,突出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培育,在开展新研发、发展新产业、培育新主体、供给新制度、提供新服务、规划新空间等方面精准发力,全力打造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科技创新区。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围绕“招大、引强、求精”的产业发展思路,制定精准招商图谱,完善招商引资机制。特别是针对补强产业链、完善创新链,大力引进处于产业链关键环节、对优化升级起决定作用的转型项目。

——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按照“站位全国、对标先进、拉高标杆”的要求,加快国家级区域双创基地等重大布局实施,尽快培育一批高成长性科技型企业、高能级创新平台,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或技术优势的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率先形成一流的自主创新能力。

本报记者 党贺喜 通讯员 曹 琦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