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中华广场舞大赛 复赛郑州站落幕
拍摄 高歌 骑行,都是对黄河爱的表达
豫剧《李大钊》 即将投入排练
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精准赋能锻造未来社会中坚人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让梦想飞得更高更远
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精准赋能锻造未来社会中坚人才
学校地理社团开展黄河研学活动
张天佑在全市课程与教学工作会上作经验介绍
校合唱团进行红歌展演

一边是万众瞩目下,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一边是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学生自制的“五彩加湿器”火爆校园,被推广运用到教室里。

这一刻,个人的梦想和国家的梦想奇妙相遇。有梦想谁都了不起,有勇气就会有奇迹。正是一个个小目标汇聚成河,成就了国家的大信心;正是一个个果敢的人执着追梦,中华民族才变得强大昌盛。

多年来, 秉承“为祖国培养未来社会的中坚人才”的育人目标,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致力于为师生建立精神信仰的“根”“源”“魂”,用“唤醒·陪伴·引领”的力量,为学生成长注入强劲的内驱力,帮助学生发现梦想、实现梦想。在学校校长张天佑看来,要给学生一生受用的东西—温暖的心、聪明的脑、健康的身、灵动的神和灵巧的手,让他们最终成长为意义的建构者、核心学术能力的拥有者、终身的运动者、优雅的生活者和灵巧的创造者。

所谓壮举,皆因奋斗。在这里,每个学子都找到了努力的方向,他们用眼前的脚踏实地,成就远方的星辰大海。一批又一批的学生从这里走出去,成为社会各条战线上的中坚人才,学校也以学业高增值而享誉郑州教育。

灵智校园

于无声处润心育人

初夏的风,吹进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的校园,校园里松柏苍翠,百花争艳,一枝一叶,传递着美好。校训石上“灵智并进,业体一身”八个大字,寓意着五高人修身修学,明德惠民;校风石上的“言雅、行端、学勤、志坚”,时刻提醒五高人,对标明志、对标践行……一块块矗立于校园各处的石头,陪伴着师生领略四季变换,不仅装饰了秀美的校园环境,也传递了丰厚的文化信息;不仅激励教师关心、关注、关爱每一个学子的成长、成才,也践行了学校培养“祖国未来的中坚人才”的办学理念。

标准化的理化生实验室、现代化的计算机教室、设施完备的多媒体教室、培养美术特长生的画室、培养舞蹈特长生的形体训练室、可容纳1000人同时就餐的学校食堂、配置齐全的学生公寓、可容纳300人同时阅读的阅览室、典雅的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400米标准塑胶跑道,还有可承接国家级赛事的篮球场、排球场及足球运动场……岁月更迭,校园里一处处场馆,见证着五高学子无数璀璨的时光。

打造学子读书求学的理想园地,既要厚德载物,还要与时俱进。学校持续推动智慧校园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架构了智慧校园建设的整体解决方案。从校门口的智能车辆识别系统、门禁、考勤、智能信报箱,到每一个房间的智能门锁、智能班牌、智慧家居,再到覆盖全校教育管理的智慧管理应用平台,包括OA办公系统、教务管理、德育管理、宿舍管理、教师发展、学生成长、课程中心、选课走班及创客空间、网络攻防实验室等,为师生提供协同互通和贴心的个性化学习资源、学习过程的跟踪评价、家校互通的学习社区和高效透明的校务管理环境,也为新高考模式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第五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典型案例、全国第二届教育装备工作创新案例一等奖、河南省首批数字校园标杆校等荣誉。让校园每个角落都能和风化雨、润心无声,正是学校文化建设的内涵所在。

灵智课堂

于有形处求是创新

化学老师刘佳佳,将镁、铜、铁、铝、金五种化学元素类比为参加“活动之星”比赛的五位选手,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出发,得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程度不同;物理老师郭晓丽将力与运动的关系这一物理学科“大概念”融合于嫦娥五号的发射、升空、登月、返回等环节当中,不仅带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让学生为祖国航天事业的快速发展感到由衷自豪与骄傲……

课堂是学生生命成长的原野。在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学生认知规律和学科知识逻辑体系建构的大单元教学,将知识的传授、能力的提升、品格的养成等元素有机整合,让学生能够充分、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去理解世界,解决问题,学以致用。

同时,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精准的数据分析功能,让老师们可以随时根据分析结果确定教学策略。学习卷的面批面改辅导形式则为学生提供了“一对一”的个性化问题解决方案。基于补救教学的“考试”由“一次大考+一次小考”构成,“小考”的考题是“大考”中学生的错误点,这种考试模式充分发挥了阶段性评价“反馈、分析、指导”的作用。

学校不断创新“灵智课堂”新形态,进而实现三个增值:知识的增值、思维能力的增值和精神动力的增值。

除了传统课堂上的循循善诱以外,老师们还借助多元的生活“课堂”、实践“课堂”,引导学子不断探索、不断创造。

前不久,学校地理社团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荥阳孤柏渡南水北调穿黄工程管理处开展地理实践力活动,同学们认真听、仔细观察、不断提问,生动实践拓展了知识、开阔了眼界。“讲到区域地理时,会借助‘诗意地理’活动,让学生将绘画、诗歌和地理知识有机融合,讲到黄河地貌,会带学子到黄河中下游分界线实地感受……”地理老师黄艳荣说,地理实践力是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正是借助丰富的“生活化教学”情境,实现书本与现实、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融合,真正让学生知行合一。

“灵智课堂”被郑州市命名为“有效课堂形态”;学校连续十六年获得高中教育教学先进单位;2012年至今,高考增值性评价全市高中第一,2017年作为全市唯一高中学校代表在全市教学工作会议上作经验介绍,2020年作为全市唯一高中学校代表在全市课程与教学大会上作经验介绍……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灵动的智慧碰撞,是学校连年学业高增值的不二法宝。

“五育共融”

于实践中放飞梦想

“老师与学生的相处之道,无非四个字,那就是‘好好说话’。”高二一班班主任李靖说,在五高,教育一直都是生命发展的“刚需”,老师们总是竭尽所能去认识每一位学生,了解每一位学生,帮助每一位学生找到适合的学习方法,为每一位学生点燃梦想,并为之精准助力。

李楠楠是学校校史馆的8名讲解员之一,为新入校的学弟学妹讲解学校的历史,是她最开心也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在一次班会上,她代表小组进行主持的精彩表现,让班主任发现了她的才能,从此,便不断为她搭建施展才华的平台,让她一步步明确未来要成为一名编导的志向。前不久,她还和几名同学一起编写了一个以父母和孩子为主题的校园心理剧本。

高二六班的张家轩是“校园电视台”的一员,在视频制作的立意、取材和剪辑中,他收获了很多,如今,他精心创造着贴近个人生活的“Vlog”,更找到了自己的梦想。

高二七班赖一天的播音天赋被老师发现之后,便被推荐进入学校“演讲与广播协会”,他在每日播报新闻中磨砺成长,最终确定了未来的发展方向,并为之而不断努力。

理解是延伸的脊梁,自信是向上的力量。在老师的关注和激励下,在强烈兴趣的驱动下,热烈的学习愿望、明确的学习目的,让学习自然发生。

而“五育共融”,更是指向学生关键能力的生动实践。为引领学生多元成长,学校打造了天文、科创、智趣、盈心四大类近30个特色社团,明德国学社带学生进行沉浸式体验;逆芒文学社定期推出《逆芒期刊》;演讲与广播协会借助校园朗读亭,传播爱的声音;创客联盟,将生活与实践生动结合;还有班主任自费到外地集训,倾力打造的健身社;以柔克刚、润泽心灵的太极社;用行动诠释“美”的文雅礼仪社……正如学校团委副书记王子尧所说:“在五高的校园里,不仅可以目遇晴天暖阳,亦可邂逅璀璨群星。”

再加上涉及语言文学、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心理健康等各个领域的校本课程;社区除草、垃圾分类讲解、为环卫工人送小夜灯、植树、耕种等丰富的“团学活动”;“红歌赛”“金秋诗会”等多彩的德育活动,让这所校园真正成为培养“祖国未来的中坚人才”的灵智港湾。 周 娟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