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无人机 创新应用高层论坛周五启幕
排爆英雄王百姓 九死一生卫百姓
成立党员服务站 当好海关“店小二”
红色引擎助推绿色发展 多彩涉村织就锦绣前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红色引擎助推绿色发展 多彩涉村织就锦绣前程
大美涉村

编者按

山环水绕,隽永的文化底色映照着华夏文明的精神根脉;前赴后继,赤诚的红色基因凝结着峥嵘岁月的壮怀激烈;披坚执锐,绿色发展带来了乡村振兴的日新月异;同心同向,多彩的未来打造出“诗和远方”的“西美家园。”

巩义市涉村镇位于巩义市南部嵩山北麓,地处巩义、登封、新密三市交界处,是环嵩山文化带的核心区域,全镇森林覆盖率65%,这里风光秀美,层峦叠翠,海拔最高点五指岭鸡鸣峰海拔1216米,云海雾凇,宛若仙境,被誉为“天然氧吧。”

涉村镇紧紧围绕郑州市委、市政府“西美”功能定位,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河南讲话精神,禀赋区位和资源叠加优势,着力构建“两带一心”文旅发展格局,积极融入郑汴洛“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黄金文化旅游廊道,依托黄河文化、嵩山文化、红色文化,汇智聚力建设生态美丽镇、红色旅游镇、健康幸福镇。

党建统领 推进高质量发展

涉村镇党委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强基固本,统揽全局,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十三五”期间,涉村镇确立的目标顺利完成。2020年,该镇生产总值达到35.9亿元,五年新增11.3亿元,年均增长9.2%;公共财政预算收入达到7532万元,较2016年增长49.8%;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8.5亿元,较2016年增长11%;全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8278万元,较2016年增长55.7%;招商引资引进省外境内资金6.5亿元,是2016年的1.4倍。

涉村镇始终坚持从严治党,强化政治意识,筑牢思想根基。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党史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大抓基层基础,筑牢战斗堡垒,以优化组织设置、规范组织运行、建强组织力量为重点,始终把组织建设抓在手上。五年来,涉村镇连续创成郑州市文明镇、郑州市卫生镇;29个农村党支部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综合性便民服务中心,

实现基层阵地标准化建设,大南沟、南沟等党群服务中心达到示范化建设标准;探索新时代党建教育新途径,打造北庄村、上庄村等具有本土特色的党性教育基地,该镇被省委组织部评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性乡镇党校”。

打造过硬队伍,筑牢发展基础。坚持正确选人用人导向,以举办干部素质能力提升、“万名党员进党校”和农村“领头雁”示范等培训班为抓手,促进党员干部素质能力提升;强化“摘夺创”“亮赛比”机制保障,组织“逐村观摩、整镇推进”观摩评比活动14次,着力提升基层组织力、战斗力。坚持以身边典型教育影响身边人,培树郑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2个、优秀共产党员3名,巩义市先进基层党组织3个、优秀共产党员27名,“最美党员”26名。选拔优秀担当干部25人。圆满完成2020年新一届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

项目带动 推动三产融合发展

紧紧抓住项目建设“牛鼻子”不放松,以项目论英雄,以项目强支撑,以项目促进产业转型。该镇坚持三产融合发展,强化资源、要素配置,提供政策、服务支撑,优化经济发展环境,促进项目早落地、在投产,早达效。

政策服务强支撑,持续壮大骨干企业。辖区企业华西耐材通过科技创新,全球市场占有额达到60%以上,上庄煤矿技改持续推进,五年累计上缴税收1.1亿元,领跑全镇经济,带动产业发展。坚持“招商为要、项目为王、落地为大”,积极谋划实施了一批重点项目。石居部落民宿填补了该镇旅游项目的空白,游客络绎不绝;投资4.5亿元的五指岭国际旅游度假区、投资1.2亿元的吴沟山水隐庐谷里微度假综合体开工建设,投资10.2亿元的康利达嵩岭康谷落地签约,投资5亿元的碧园慈云本草养生谷、投资10亿元的中航江苏农业龙泉香莲项目陆续签约入驻,为经济发展积蓄后劲。

主动出击,加快文旅融合片区发展。涉村镇初步形成了东部以五指岭国际旅游度假区、洪河嵩岭康谷为支撑的生态度假养生片区,西部以中航江苏农业龙泉香莲项目为支撑的生态修复颐养片区,南部以大南沟、西沟、涌泉3个美丽乡村及吴沟山水隐庐谷里微度假综合体为支撑的田园综合体片区,北部以石居部落为支撑的石居文化片区,中部以豫西抗日先遣支队司令部、上庄研学基地为支撑的红色党建中医药康养片区。

强基础惠民生,特色农业提质增效。涉村镇投资4000余万元,以“廊道林荫化、荒山彩色化”为目标,沿焦桐高速主线、引线、S235省道两侧大力开展廊道绿化,植绿面积超过2600亩,栽种元宝枫、国槐等25万棵,打造成“人在树下走,车在林中行”的廊道画卷。积极开展乡村林果化、美丽庭院建设,种植果木18万余棵。以万亩花椒、5000亩中药材、5000亩小杂果为支撑的“两万亩”基地建设初具规模。一品花椒、涌泉牛肉、姜沟羊肉远近闻名,五指岭金银花、金籽玉米的“金字招牌”越擦越亮。还因地制宜开展金银花、知母、丹参等中药材种植,打造中医中药康养基地。

乡村振兴 打造郑州“西美”家园

涉村镇围绕“产业美、生态美、文化美、人居美”,把农村建设得更像农村,融入最新乡建理念,因地制宜,建设生态宜居多彩美丽新涉村。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通过“摘夺创”“亮赛比”机制,建设郑州市美丽乡村精品村3个。1月22日,涉村镇代表巩义市在郑州市美丽乡村建设座谈会上发言。涉村经验,全市分享。

涉村镇围绕改善人居环境,一手抓镇区面貌改善提升,一手抓美丽乡村建设。镇区建设以“拉框架、打基础、重管理、建特色”为原则,结合“三镇联创”,完成镇区柏油路面硬化、学前街改造、S235沿线绿化亮化,完成蟠龙小区、未来小区等建设,提高了镇区承载能力,改善了群众居住环境。组建交管站,开展镇区集中整治行动,调整赶集区域,优化交通环境,规范集镇秩序,改善镇容镇貌。

美丽乡村稳步推进。投资8000多万元实施省级美丽乡村4个,郑州市级美丽乡村3个,巩义市级美丽乡村3个。全镇新建标准化公厕11座,新安路灯600余盏,游园绿化3.3万余平方米,整治河道5100米,大美涉村真正的绿起来、美起来、亮起来。在美丽乡村建设中,不断完善基础设施,投资近1亿元,新修镇村道路35公里,完成西沟至大南沟、三峪河至五指岭等旅游道路建设,分水岭至五指岭、羊角沟至凌沟、涌泉至吴沟道路加快推进,实施S235路域环境整治,初步形成内通外联的交通网络。投资2200万元完善水利设施,新建塘坝5座、机井6眼,水池20座、铺设管网15000米、净水设备32套,基本解决了人畜安全饮水问题。

涉村镇还持续开展城乡环境大清理大整治攻坚行动,完成拆违面积10万平方米。全面推行厕所革命,投资9700万元,在21个村建成终端22座,铺设污水管网10万多米,改造水冲式无害化厕所4967座。大力倡导清洁能源,投资5000万元完成15个村燃气入户,铺设中压管55公里、低压管120公里。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新风尚,东涉创成省级卫生村,北庄、涌泉、桑树沟、西沟、吴沟创成郑州市级卫生村,西沟创成巩义市五星村、大南沟创成四星村,18个村创成三星村。

脱贫攻取得全面胜利。面对全市贫困村最多,贫困人口最多,基础条件薄弱的巨大压力,五年来,涉村镇干群、11家帮扶单位、16支驻村工作队、400余名帮扶干部,勠力同心、攻坚克难、实干苦干,深入推进“六个精准”“五个一批”攻克贫困堡垒,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9个贫困村退出序列, 1748户5709人实现脱贫。

“一二三四五六七”定乾坤 战略叠加挑大梁

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三大国家战略在郑州交汇叠加,也为涉村镇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给予。涉村镇曾经是郑州市30强乡镇,辉煌的历史辉映绝好发展机遇,为涉村镇在郑州“西美”战略中挑大梁、走前头奠定了良好基础。

5月18日至19日,在巩义市涉村镇召开的第四届党代会上,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未来发展方向,提出抓实“一二三四五六七”目标路径。

“一”是始终坚持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二”是突出“红色引擎、绿色发展”两个重点;“三”是聚焦“生态美丽镇、红色旅游镇、幸福健康镇”目标;“四”是做好“产业美、生态美、人居美、文化美”四篇文章;“五”是构建东生态(生态度假片区)、西修复(生态修复颐养片区)、南田园(美丽乡村田园综合体片区)、北民宿(石居文化片区)、中研学(红色研学中医药康养片区) 五大产业片区;“六”是强化党建引领、技术创新、镇村提升、营商环境、基层治理、人才资源“六大支撑”;“七”是实现七个提升:经济发展质量显著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显著提升、基础设施配套显著提升、民生幸福指数显著提升、乡风文明程度显著提升、社会治理水平显著提升、党的建设质量显著提升。

涉村镇力争通过5年的发展,打造成1个4A级景区,2个3A级景区,1个河南省高端康养基地,1个国家级乡村旅游特色村,创建成河南省乡村旅游特色镇。

瞄准新材料、中医中药等新兴产业,综合运用以商招商、亲情招商、回归招商等方式,着力引进落地一批符合发展方向的高、新、尖、特项目,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做好小微产业园规划,强化要素保障,最大限度盘活存量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为新兴产业和优质项目落地腾出空间。

以创建森林小镇、森林乡村为载体,扎实推进宅旁花果林、水旁风景林、路旁遮阴林、村旁防护林“四旁林”建设,进一步筑牢生态屏障。坚持保护与发展并重、生态与旅游并举,打造“山、水、林、田、房”为一体的生态村镇。强化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控,强化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继续开展污染防治行动,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 韩彦丽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