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郑州首期文旅消费券明日发放
志愿咋填 学校咋挑 专业咋选?
“绿博之夜”启幕
黄河文化公园今起暂闭园
服务好百姓就是最好的社区治理
居民的认可就是我的最高荣誉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服务好百姓就是最好的社区治理
——访中原区秦岭路街道秦江社区党委书记邵婷

本报记者 李 娜

对于社区居民来说,社区环境好、绿化漂亮是看得见的美好;看病方便、运动有场地、活动有场所,更是摸得着的幸福。

秦岭路街道秦江社区党委书记邵婷任职一年来,以绣花精神、匠心举措把老旧小区改造成一方诗意院落;把服务作为最好的治理,打造光合服务品牌,创设健康驿站,惠及社区居民,唱响“融聚秦江,合满家园”之歌。

回应百姓需求 建设健康驿站

邵婷说,2020年年底,她去秦岭路7号院查看小区环境治理的收尾工作。刚进院子,几个老人就围住了她,他们说:“你们把院子改造得这么漂亮,我们真心感谢你们,为你们点赞!但是现在这里服务设施太少,能不能增加一些?”

老人们的话让邵婷察觉到: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不断变化、不断提高的,对居民的服务是没有有效期的。要想居民满意,工作应当发扬“三牛精神”,必须与时俱进。

带着这种紧迫感,她们运用“一征三议两公开”工作法,迅速组织党员、楼栋长、志愿者开展居民服务需求摸底。通过入户走访、微信群收集等形式,收集到各类意见十多条,有提议建小食堂的、有想建日间照料中心的、有要求建健康服务点的等。

根据这些建议,邵婷和同事们盘点了小区资源,综合各方因素,决定在小区建一个健康服务点。为此,社区党委组织党员群众多次讨论,制定工作方案,组建工作专班,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项目顺利落地。

排解难题 切实解决百姓需求

项目定下来了,难题又出现了。

邵婷说,在创设健康服务驿站中,遇到了两大困难。

第一个困难是没有场地。7号院不大,只有5栋居民楼,资源非常少。为了解决场地问题,她们联合省一纺器后勤处,对小区房屋产权进行了排查。经过两天紧锣密鼓的工作,终于找到了小区门口两间共70平方米的门面房。为了让商户顺利搬迁,她们一方面认真听取他们的诉求,一方面给商户找新的经营场所,协调办理相关手续。经过反复沟通,终于把门面房协调到位,场地的问题算是解决了。

第二个困难是由谁来承建。谁承建谁就要承担房屋装修、设备配备、后续服务等一系列工作。在街道和区卫健委的支持下,她们对接了市中心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有意向的民营医院,最终,由居民代表确定了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联建的方式建设健康服务点。

“现在想来,其实困难就是推动工作的突破口,只要抓住主要矛盾,盯住困难找方法,所有问题都会迎刃而解。”邵婷说。

健康服务驿站是居民的健康守护者,需要哪些功能得根据小区居民健康情况来定。

为此,健康服务站为小区老年人进行了免费体检,根据体检结果有针对性地引进了健康一体机、刮痧、按摩、推拿、拔罐等服务项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天派遣1名医生轮流坐诊,每周开展1次预防糖尿病、高血压、心梗等疾病的健康教育,完善了驿站功能。

驿站建成后,小区的老年人都来了,4号楼2单元的李凤娟阿姨高兴地说,她把外面的保健卡都给退了,说在小区推拿,既放心还不耽误回家做饭。

为了延伸服务触角,健康服务站还结合家庭医生为每户居民建立了健康档案,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上门服务,居民亲切地称呼驿站是咱“身边的健康守门人”。

在关心居民身体健康的同时,邵婷和社区工作者也关注居民的身心健康,她们积极和居民协商,把院子里的杂物间进行改造,建立了“7号院会客室”和书画室,定期开展棋牌、书画比赛等文艺沙龙,活跃了小区文化生活,促进了居民身心健康。

“一年多的社区工作,我感受到,践行初心使命无止境,基层治理没有休止符,为民服务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将继续强化党建引领,坚持需求导向,为居民提供更多精准精彩服务,努力建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合满家园。”邵婷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