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打造美好教育 致敬百年风华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学史力行 言传身教育美好
树党建品牌 育时代新人
践行幸福教育 成就“灵智”人生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学史力行 言传身教育美好

(上接十四版)

以人为本 拾阶而上

郑州市第七十九中学校长 王斌

评价一所学校是否优秀,最有发言权的其实应该是这所学校的学生。孩子们是否感到愉悦?是否让他触摸到未知的世界?是否让他发现自己的潜能?是否让他培养兴趣特长?是否遇见更好的自己?

立足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从关注“冷冰冰的分”到关注“活生生的人”,关注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突显对学生习惯养成的塑造和价值观念的引领。郑州市第七十九中学,一直致力于从生命成长的角度审视教育,让生命成长的状态更加愉悦、让生命成长的历程更加丰富、让生命成长的动力更加自主。

学校文化作为一种隐性力量,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浸润着学生的成长。郑州市第七十九中学坚持以文化浸润为核心,浸润学生的成长历程。学校秉承“以人为本、拾阶而上”的办学理念、“修己惠人、臻美臻善”的校训,努力培养“博学、雅行、尚美、向善”的美善少年。围绕美善文化,结合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学校构建了“美善”课程体系,通过丰富课程活动,厚植家国情怀、传承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引导学生树立理想、坚定信念、认识自我、努力拼搏,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美善少年。

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需要榜样的激励引领,更需要自己努力奋斗后成为别人榜样的成功体验。学校通过合唱比赛、绘画比赛、信手涂鸦、国旗下演讲、征文活动、作业展评、等你挑战、美善少年等各种活动,为学生树立身边的榜样,同时,也让努力奋斗的他们成为最闪亮的星。

今后,学校将一如既往,坚持站在学生的角度,以生命成长的眼光追梦远方,让七十九中的每一位学子,在三年的时光里,都能够不断生长,成为最美的自己。

奋发有为 逐光追梦

金水区南阳路第一小学校长 马朝晖

阳光,是一种自由舒展、健康活力的生长样态;阳光,是一种充满希望、充满美好的精彩人生。金水区南阳路第一小学建校之初就确立了“阳光教育”的文化核心,秉持“让每个学生向阳生长”的办学理念,致力于办有光的教育、做有光的教师、育阳光的少年。

“阳光”象征着朝气蓬勃、光明正大、奋发向上,这正是学校所追求的。学校用“阳光教育”理念引领学校教育,让每一位儿童都体验生命成长的快乐,让每一位教师都感受主体的价值和工作的幸福,让每一个家庭都分享到孩子成功的喜悦,学校成为师生和家长幸福成长的精神家园,阳光、爱与善充溢每一个人的心灵。

为此,学校多措并举,落实“阳光”实践,塑造温暖共情的管理文化——温暖之光;打造多元共进的教师文化——博爱之光;锻铸开放自主合作的课堂文化——智慧之光;构建丰盈的德育文化——德行之光。基于“让教育成为照亮童年的一束光”课程理念,学校课程以“光”为核心意象,构建“一束光”课程体系,围绕“心光课程”“智光课程”“创光课程”三大板块进行课程规划,分别指向学生素养发展的道德品格、知识技能、个性价值三个方面。让每一个学生都做内心有光的人,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快乐、幸福成长。

一所洒满阳光的学校,不仅仅是学生成长的摇篮,也是家长信任的家园。希望每一位师生,在每一个清晨醒来,都会对新一天充满期待和向往;当每一个夜晚降临,又会对温馨的课堂饱含回忆和眷念。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南阳路第一小学坚定地走在“阳光教育”的征途上,不忘初心使命、致力学校的稳定和发展,以教育者的情怀与担当,为郑州市美好教育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面向未来 从“心”出发

二七区培育小学校长 张磊

如果说“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是时间背景的话,国家中心城市、乡镇学校则是二七区培育小学存在的空间背景。乡村振兴、伟大复兴、高质量建设美好教育等构成了学校所处时空背景下的关键要素。

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背景下的乡镇教育旗舰校,培育小学践行新生命教育理念,创新“做”的哲学,在新学生、新家长、新教师等十大领域展开深度教育创新,一跃成为全国足球特色学校、河南省创客示范学校、郑州市文明校园、二七区十大名优学校。这些都是学校基于时空背景,因“势”利导、乘势而为的结果。这一结果又在新发展阶段积蓄起新的势能。

伴随着党史学习教育的深入展开,学校越来越清晰地意识到,“高质量党建”成为推动美好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与关键。“最大限度地激发与唤醒自觉,最大程度地组织与汇聚力量”则是学校高质量党建的核心要义。不断深化新生命教育“党建+”内涵与外延,不断突出以“让美好看得见”的新生命教育精神特区建设,不断强化以“引、联、创”为要诀的“党建+”品牌项目推进,不断深耕以结构性联动为特质的创新型学“习”小组建设,深入展开家长党员临时党小组“两层一推”、幸福培育少年党校、二七精神传习所等项目,正在成为学校凝心聚力、蓄势前行的主要抓手。

文明、和美、智慧、书香既是学校的历史特质,也是新时代学校发展的起点,更是学校“十四五”规划的着力点。学校将继续秉持“新生命教育”的办学理念,围绕高质量党建这一内核,着眼高质量、名品牌、优服务、真创新、深开放五大指标,从“心”出发,全力打造新生命教育2.0——让美好看得见,争创全国基础教育乡镇名校。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