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04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三个二七”郑扬帆 逐浪前进郑出彩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三个二七”郑扬帆 逐浪前进郑出彩
凤湖智能新区效果图
南部城区丛林叠翠
老旧小区改造卓有成效
中原文化小镇
“一环十横十纵”道路改造成果
厚植生态底色
华侨城项目实景

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历史节点上深情回望,百年伟大征程栉风沐雨,历史成就汇滴成海。因“二七大罢工”历史事件命名的二七区,在波澜壮阔的奋进历程中,以拼搏实干的锐气、舍我其谁的豪气、不胜不休的志气,用实干担当奉献交上了一份无愧于时代的厚重答卷。

2016年以来,二七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中原更加出彩、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发展大局,大力弘扬“二七精神”,加快打造“三个二七”、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确保中央决策和省、市委部署在二七有效落实,实现民生福祉更大提升,管党治党迈向纵深,风清气正、政通人和的政治生态持续巩固。在历史与现代的交融中,攻坚克难、逐浪前行,走出了一条高质量发展的崭新路子。

高质量党建引领

营造风清气正政治生态

夫源远者流长,根深则枝茂。二七区抓好党建这一根本,将其作为最大政绩和“第一天职”,全面压实从严治党责任,以高质量党建推动高质量发展,全区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基层基础持续加强、政治生态不断优化。

突出政治统领,加强党的全面领导。通过发挥区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支持区人大、政府、政协和法院、检察院依法履职,巩固和发展新时代爱国统一战线,加强群团组织改革创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推动基层战斗堡垒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形成了一呼百应的号召力、不折不扣的执行力、众志成城的向心力。

躬逢盛世,每一个努力奋斗的人都是主角。二七区树立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注重基层、注重一线、注重业绩的干部选用导向,推行干部能上能下、容错纠错、多元激励、考核奖惩等机制,把项目攻坚、信访稳定、大气污染防治等急难险重岗位作为磨炼干部、识别干部的“第一现场”,实现干部在一线培养、干部从一线选拔。先后选派300余名干部到乡镇(街道)、项目攻坚一线等吃劲岗位历练,营造了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党员干部的“精气神”持续提振。

百炼成钢强堡垒。二七区实施基层党建“全面提升、巩固深化”主题行动,打造党员政治生活馆、非公联盟党建等一批特色品牌。率先在全市高质量完成全区村(社区)“两委”党组织换届工作;率先建立新经济、新业态“联盟党建”,创新“党建+双改”模式,建立项目党建清单、服务社区、我当先锋等机制,推动服务阵地全面提升、基层基础全面夯实、党建引领作用全面发挥。连续两年荣获全国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称号。

廉风化雨润二七。创新建立“一问二查三到位”令行禁止、两个责任“七责七化”、党政正职决策“五个不直接分管”、小微权力清单等机制,持之以恒整治“四风”问题,严查顶风违纪问题,深挖彻查黑恶势力“保护伞”,在全市率先开展巡察“回头看”,创新“一汇报、双反馈”机制,经验做法在全市推广。

如今的二七,领导有威信、干部有激情、群众有信心的良好局面不断巩固,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力源泉。

【品质二七】

厚重发展有品质

综合实力持续提升

二七区立足“中优典范、西美示范”功能布局,高质量培育“四大主导产业”、高水平打造“六个动力源”、高品质推进城市建设,形成了“四区联动、六核协同、多点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雏形。华侨城、万科、建业、绿城等龙头企业、重大项目纷至沓来。

深入实施项目建设“奋力推进、全力攻坚、全面决胜”主题行动,累计引进龙头产业项目96个、签约额2840亿元,谋划运作570个重大项目、完成投资2300亿元,连续五年荣获市重点项目建设先进集体。

直观的数据,最能清晰梳理出发展的轨迹。2020年,地区生产总值达760亿元、年均增长7.3%;经济总量、财政实力和群众收入水平、消费水平大幅提升,连续五年全市综合考评排名前列。

依托四大片区,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厚植发展支撑。其中,二七特色商业区围绕二七广场核心区域“郑州人精神家园、河南省消费中心、全国城市复兴典范”的定位,全面启动有机更新,地下隧道项目全面启动,重点区域综合整治已完成,二七纪念堂保护提升及“千秋二七”陈列布展全面完成,德化街入选第二批全国步行街改造提升试点,城市复兴画卷绚丽展开。

二七新区围绕打造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新城区示范区,聚焦健康产业核心板块、华侨城文旅板块、总部经济板块,城市功能品质显著提升,连年进入全市“两强”组团新区。

马寨产业集聚区获批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创新“园中园”模式,精准引进产业项目,中原数字经济科创园、联东U谷科技总部港等小微企业园加快建设,全区新旧动能转化加快,连续两年获评省二星级产业集聚区。

樱桃沟景区做好“美丽经济”文章,全力推进城乡结合部综合改造工程,加快美丽乡村建设,努力打造集生态、生产、生活为一体的“西美”先导区,获评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入选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二七区以“品质化、系统化、全民化、标准化、精细化”推动城市“双改”。高质量推进“一环十横十纵”道路的改造提升。完成淮北街、交通路、华中路等道路综合整治,打造“三路一园”美丽街区。对948万平方米道路实行市场化管理,创建优秀、卓越等道路122条。

297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城乡结合部659项管理类项目全部完成,“三路一园”美丽街区、祥云里楼院整治、京广路示范段、申河美丽乡村等成为样板工程,舒朗、大气、精致的城市风貌逐步显现。

【田园二七】

厚植生态底色

守护绿水青山

有人说,生活既要有眼前的“柴米油盐酱醋茶”,也要有远方的“琴棋书画诗酒花”。对二七人而言,诗意栖居就在身边。

6000余亩水库、10万亩涵养林,二七区凭借临水相依的自然禀赋,构建城市西南生态屏障。按照国土绿化提速行动和园林绿化“增量、提质、升级”的要求,持续扩大绿色生态空间,大力实施铁路、高速路、南水北调等大体量绿化。

改善生态环境是惠及子孙的千秋大业。二七区高品质推进金水河生态修复工程等30个重大生态项目,西南部城区森林面积达4260万平方米,森林覆盖率达39%,“森林生态氧吧”的功效凸显,已成为郑州市近郊名副其实的“绿肺”,发挥着极大的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

借助天然生态优势,二七区大力推进樱桃沟社区、申河等4个市级精品村建设,打造3~5条乡村旅游精品路线,实现全域景区化。以樱桃沟景区、足球小镇板块建设为载体,发展乡村旅游、培育美丽经济,让旅客看到田园、记住乡愁。

在二七的街头走一走,高楼鳞次栉比,公园生机盎然,步道蜿蜒曲折,水系汩汩流动,好似一幅幅山水田园的工笔画。

二七区探索“公园城市”融合发展之路,遵循“300米见绿、500米见园”的绿地均衡性原则,老城区采取见缝插绿、拆违还绿等形式,高标准建设城市公园游园,为居民提供出门就可健身、可游憩的场地,让绿意和美景点缀都市生活圈。

五年来,新增大学路、京广路、嵩山路、航海路等道路生态廊道8条;建成南水北调生态文化公园等综合性公园、微公园126个,新增绿化覆盖面积约2569万平方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76%,形成了以生态廊道为支撑、以公园(游园)为骨架、以微小景观为点缀,城在林中、林在城中的生态体系。连续三年荣获全市生态建设优秀集体称号,“田园二七”荣获美丽中国建设优秀案例。

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二七精准对接群众所需所想所盼,持续发力,进一步守护身边的蓝天白云、碧水清流。

探索经济发展与环境治理双统筹,为全国环境治理提供了郑州理念、二七方案;创新“1369”污染防治工作模式,全区PM10、PM2.5等指标持续下降,尖岗水库被生态环境部推选为首批“最美水站”,连续六年荣获全市大气污染防治优秀单位称号,荣获全市污染防治攻坚战三年行动计划集体三等功荣誉。

【温暖二七】 办实事惠民生 人民幸福指数节节攀升

相较于城市建设,民生幸福水平的进步,更能让人感受到一座城市的温度。

二七区持续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力度,以“温暖二七”办成了一大批深受群众欢迎、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实施民生改善三年行动计划,以关爱老、少、残疾、低保等11类困难群体为重点,实施八大类民生服务专项行动,受益群众达28万人,先后荣获中华慈善大奖、中国慈善年度推动者、全国最佳公益项目创意奖、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等多项荣誉,四次在全国慈善工作会议进行经验交流。

让“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二七区坚持多元养老,托起幸福“夕阳红”。二七区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推进养老服务工作取得长足进步。目前,全区共登记备案养老机构13家、床位近2000张;已建成社区养老服务设施99个,日间照料床位500余张,老年中央配餐中心2个和老年餐桌400余张……充足周道的硬件设施让全区13万老年人更有幸福感获得感。

“一老一小”事业一直是二七区工作的重点和中心。坚持美好生活从美好教育开始,五年间投入资金26亿元,新投用中小学、幼儿园64所,增加优质学位5.9万个,郑州师范学院附属人和学校等优质学校相继落地,基础教育学位较2015年增长48%,有效解决大班额、入学难等问题。

深化“名校托管、一校多区”,打造了19个教育发展共同体,中小学午餐供应、课后延时服务等实现全覆盖,区域优质教育中心已具雏形,荣获全国中小学校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创新区称号。

文化惠民为百姓幸福“加码”。新建文明实践站所、基层图书馆、体育场所等377个,开展志愿服务活动3.5万余场、服务时长1190余万小时,涌现全国省市道德模范、身边好人230余人次,连续蝉联两届全省文明城区。

社会大局持续稳定。创新实施村(社区)封闭式管理、激励关爱“八项举措”等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构筑了坚不可摧的疫情防线,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聚焦“六稳”“六保”,创新“三送一强”“五个一”机制,帮扶企业3223家、解决用工5.58万人、减免税费8.4亿元、提供资金17.76亿元;新建672个楼院“智能门禁”,构建了智慧化治安防控体系。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再起笔书写精彩 多方发力打造标杆城区

回望来时路,往昔已展千重锦;展望新征程,百尺竿头更进步。

“中原要出彩,郑州首先要出重彩;郑州要崛起,二七必须成高峰。二七区要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着力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中提质进位。”站在新起点,二七区委书记陈红民代表全区百万人民发声,明确了“十四五”时期“一三四六六”目标路径——

一个目标,“三个二七”,四区联动,六核协同,努力实现综合实力更强、城市功能更优、城乡环境更美、文明风貌更好、治理水平更高、民生福祉更多“六个更”,力争全区生产总值达1200亿元以上。

到2035年,基本实现“三化五区”的建设目标。“三化”,即现代化、国际化、生态化;“五区”,就是建成郑州国家中心城市高端商贸引领区、全国城市复兴典范郑州核心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文化传承繁荣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西美”示范区、郑州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治理标杆区。

时序更替,逐梦前行。“三个二七”,征程再起!

本报记者 刘伟平

通讯员 孙璋哲 郭佳星 杨坤 文/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