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容国团,1937年8月10日出生在香港一个海员家庭,早期在家乡广东珠海的一所华侨学校上学,1948年初转到香港的慈幼学校就读。其父容勉之是进步组织工联会下属的海员工会会员,容国团小时候常去工联会康乐馆打乒乓球。 1957年2月,容国团代表工联会参加全港乒乓球赛,与队友夺得男团、男单和男双冠军。当年9月,容国团作为港澳乒乓球队队员到北京、上海、杭州访问,亲眼看见祖国内地欣欣向荣的景象。两个月后,他毅然跨过罗湖桥,来到广东,开始在广州体育学院工作和学习。 1958年4月,容国团在广东省体育工作者跃进誓师大会上发出豪言:“3年内取得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男子单打冠军。” 1959年,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联邦德国的多特蒙德举行。容国团一路杀进男单决赛,对阵曾获世界冠军的匈牙利老将西多。决赛首局失利后,容国团连胜3局,夺得冠军。圣·勃莱德杯上第一次刻上中国人的名字。 回国后,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了乒乓球代表团成员。乒乓球热迅速在全国兴起。 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在北京举行,中日两队在男团决赛中相遇。已成为众矢之的的容国团先后负于荻村和木村。“下一场你准备怎么办?”有队友问。“人生能有几回搏?”容国团举双拳仰天长啸,“此时不搏,更待何时?”容国团最终战胜星野展弥,中国队首获男团世界冠军。 “文革”动乱中,容国团蒙受不白之冤,受到迫害。1968年6月20日,他用自己的方式结束了生命。新华社记者 杨淑馨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