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2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天行健,“西美”高新乘势开新局
再出发,智美新城扬帆赴征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天行健,“西美”高新乘势开新局
再出发,智美新城扬帆赴征程
喜迎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鲜花绿叶扮靓高新 王长青 摄
高新区科创资源富聚,“双创”活力十足 白春源 摄
作为高新区网红打卡地,天健湖公园拥揽湖景风光,环境优美 王长青 摄
步入盛夏的高新区,莲韵幽幽,暗香袅袅 王长青 摄
高新区良好的生态环境,吸引了野生鸟类在此栖息 朱保克 摄
日前,多个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题的大型立体绿雕亮相高新区街头 王长青 摄

仲夏的天健湖,一片碧绿,草长莺飞,城市倒影在湖里,湖光映衬着城市。郑州高新区,在迎来建区33周年之际,又迎来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5周年。

2021年1~4月,郑州高新区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94亿元,同比增长14.74%,高于全市2.14个百分点,增速全市排名第6位;

在省科技厅发布的2021年第2期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统计数据中,郑州高新区已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达1687家,占河南省22.69%,位居全省各区县(市)以及各高新区首位,取得了2021年度科技型中小企业评价工作的“开门红”;

新的时光与风景,扑面而来,如今的高新区,已然站上新的历史起点。

作为河南省第一个开发区、国务院批准的第一批国家级高新区、国务院批准建设的郑洛新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郑州片区核心区,近年来,郑州高新区坚定国家高新区“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功能定位、国家自创区“创新体制机制、政策先行先试”使命任务,锚定2025年基本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和“聚焦智慧产业、建设智慧社会”的主攻方向,以人为本,着力推进高质量系列三年行动计划,围绕产业链,布局科创链,完善金融链,强化政策链,建设更加宜居宜创宜业智美新城,肩负起带动郑州西部区域发展美丽经济、建设美丽城市、打造美丽生活的龙头责任,努力在以传感器为重点的物联网、以网络安全为重点的电子信息、以精密测量为重点的北斗应用、以超硬材料为重点的新材料4个领域勇当全国排头兵、领头羊,在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实现更加出彩的进程中担当高新责任、奉献高新智慧、做出高新贡献。

回眸“十三五” 家底更厚实 发展更优质

“十四五”规划的启动实施,少不了“十三五”规划的奠基。五年间,郑州高新区日夜兼程、风雨无阻,努力用新作为、新举措、新气象开创发展新局面。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坚持稳中求进,做强做优实体经济,综合实力大幅增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515亿元、名义增长13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至137.8亿元,增长60.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至67.4亿元,增长133%;全口径税收突破百亿、增至100.7亿元,增长44.9%;全口径财政收入增至139亿元,增长75.1%。特别是科技部火炬中心刚公布的以2019年169个国家高新区统计数据和2019年高新区发展情况为基础的2020年度国家高新区综合评价,郑州高新区位列第17名,连续两年实现“三级跳”,排名前进6名。在首次发布的《国家先进制造业百强园区排名》中,位列全国387家国家高新区和经开区第45位,为实现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坚持开放创新,增强创新第一动力,创新成果不断涌现。累计争取中央、省、市56亿,区级投入12.7亿元扶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8.5%。集聚了全市76.2%的高新技术企业、65%的科技型企业、69.7%的高端创新人才、84.6%的新型研发机构。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全链条创新孵化培育模式,载体数量和孵化能力在全省高新区中名列前茅,在孵企业3730家,位居全国第5。全社会研发投入增至42.5亿元,增长213%;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至110.3亿元,增长82.5%;专利申请量连续5年过万,发明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持续保持全市前列,万人有效发明专利全省领先。累计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河南省知识产权强企37家。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坚持先行先试,改革破冰发展突围,发展活力充分激发。顺利实施管理体制与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构建了科学高效的管理服务、干部管理、绩效考核和分配激励“四个体系”,实现了组织架构、人力配置、团队文化、干部活力的“四个优化”。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坚持四链协同,着力稳链补链强链,产业集聚成效初显。以四大主导产业为带动,区内企业数量增至45029家,增长276%,高新技术企业增至1123家,增长365%;科技型中小企业增至2103家,增长578%;累计形成16家上市公司、75家新三板企业、542家四板企业、1家准独角兽企业、6家种子独角兽企业、28家瞪羚企业、74家潜在瞪羚企业和2816家中原中小企业成长指数入指认证企业。

“十三五”期间,高新区坚持以人为本,持续完善公共服务,民生福祉全面增进。建成区面积由42.86平方公里增长至65平方公里,累计550万平方米安置房交付使用、3.8万群众回迁。建成中小学27所,新增学位2.4万个。普惠性幼儿园占比达91.8%。实施市政道路项目144项,建设里程100.5公里,打通3条连接市区道路。新增园林绿化面积1401.05万平方米。新建5000平方米以上综合性公园13个,新建500平方米以上小游园87个。万达广场、华强广场、万科广场、公园茂商圈相继落地。“河湖长制”有序实施,水生态环境逐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三年行动计划目标圆满完成。

着眼“十四五” 精心谋划 开启新征程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自创区建设纵深推进的突破发展之年,做好全年各项工作意义重大,至关重要。

为此,高新区提出聚焦创新驱动发展、聚焦产业发展、聚焦项目建设、聚焦核心板块建设、持续优化发展环境、全面推进数智治理、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绿色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机关自身建设等十大抓手。

高新区将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砥砺前行,奋勇拼搏,用“领”的担当、“创”的精神、“闯”的劲头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聚集十大抓手,牢牢把握“新阶段”的新定位、“新理念”的新内涵、“新格局”的新机遇,主动发挥“四梁八柱”作用,勇担郑州“西美”新布局的增长极和发动机,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六稳”“六保”,推动系列高质量行动计划和重大专项落地,确保实现“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以优异成绩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展望新时代 久久为功 开创新局面

高新区西四环沟赵收费站出入口,“礼仪之门”的雕塑双手抱拳,喜迎八方来客;在科学大道与瑞达路交叉口,爱因斯坦铸铜雕像目光睿智,启迪着敢于挑战、一往无前的成功之路;在高新新城天健湖畔,湖边的千层石见证城市新变、沧海桑田……

“十四五”时期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进入新阶段、面向新目标、奋进新征程,高新区将在应对新形势中开创新局面。

2020年7月17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继续坚持“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方向,以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和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生态为抓手,以培育发展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和产业为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着力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培育发展新动能,提升产业发展现代化水平,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

为此,高新区提出“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为:将国家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承担起体制机制创新、政策先行先试两项使命和培育新产业、引领新业态、打造新模式等三项任务;在若干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勇当排头兵、领头羊,成为引领和支撑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核心载体和强大引擎,努力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不断强化高新领创闯、推进“西美”高质量,有力支撑郑州建设现代化国家中心城市、中原实现更加出彩。

高新区提出2035年远景目标是:基本实现“一区三化、五个支撑”目标,在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序列中不断提升晋位。其中,“一区”即迈向“超一流”园区;“三化”即现代化、数智化、国际化;“五个支撑”即形成支撑建设“超一流”园区的战略科技平台、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国际化多功能现代化城区及全国领先的管理体制与治理模式。

6月的高新区,万里晴空。站在网络安全科技馆,俯瞰脚下,一路之隔的天健湖郁郁葱葱、波光粼粼,湖水共长天一色,繁华都市与静谧田园水乳交融。

“十四五”时期,高新区将抓实具有高新特色的目标路径:即以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奋斗目标为统领,同时,肩负国家高新区、国家自创区和郑州“西美”新布局的使命任务;持续深化“四链一城”实施路径、落实五项重要部署;经过“十四五”时期的发展,努力实现“六个新”,即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创新能力跃上新高度、动能转换创造新经验、数智治理显现新成效、体制机制取得新突破、城市功能实现新提升。

蓝图已经绘就,奋进正当其时。进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郑州正在加快建设具有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鲜明特征的国家中心城市,在全国发展大局地位之高、使命之重,前所未有。郑州“东强、西美、南动、北静、中优、外联”的发展格局已经形成,高新区也正秉承“自强不息、耘艾未来”的高新精神,肩负带动郑州西部区域发展美丽经济、建设美丽城市、打造美丽生活的龙头责任,锚定2025年建成千亿级世界一流高科技园区的奋斗目标,努力在郑州国家中心城市“西美”建设中担当高新责任、奉献高新智慧、做出高新贡献!

本报记者 刘 地 通讯员 刘志珂 王玉丰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