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C14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起势成局景色新 凤栖梧桐花满枝
新班子展现新气象 新作为开启新局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郑州高新区大里村
新班子展现新气象 新作为开启新局面
党员干部赴嘉兴南湖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把忠诚担当书写在党的诞生地
大里村史馆
文娱活动丰富多彩,居民生活幸福飞扬
电动车“任性”停放现象整改后,小区整洁有序

到红色教育基地接受党性教育,谋划村庄发展实施方案,扮靓村容村貌……自今年“两委”换届工作顺利收官以来,大里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围绕“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指导思想,不比“唱功”比“做功”,撸起袖子加油干,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切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谋发展,新班子带着新气象,开启新征程。

换出新班子 呈现新气象

充分挖掘红色教育资源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切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成果的转化,积极促进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的效果。

开展“在行走中学党史·在实践中守初心”系列活动,走进二七纪念塔,到河南廉政文化教育馆访学,远赴红色革命圣地上海、嘉兴南湖,从历史脚步中汲取奋进的力量。

开展“村史馆里讲党史”系列活动,让广大群众了解家乡发展变迁,感悟党在领导乡村建设中的功绩,增强实现乡村振兴的信心,使村史馆成为基层党员干部、普通群众、青年学生溯源历史、增强党性、传承文明、汇聚动力的党课阵地。

活用志愿服务,坚持学习实践同步推进,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贯穿学习教育全过程,组织党员志愿者走上街头、走进小区开展卫生清洁、交通劝导等志愿服务;打造“雷锋超市”,用志愿服务和学习强国积分兑换生活用品,形成“比学赶超”的浓郁氛围……

连日来,大里村各种形式的党史学习教育轮番上演,现场式、体验式、沉浸式、互动式等形式应接不暇,力求党史课鲜活生动、入脑入心。

赓续红色血脉,展现新气象新担当新作为,在河南省委组织部公布的2020年省级基层党建示范村(社区)名单中,大里村成功入选,荣获“郑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获得这份殊荣,既是对大里村党建工作的激励,也是鞭策,大里村将紧紧围绕党的建设,积极探索新的路径,切实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归属感,让群众感受到新变化、新气象。”大里村新一任党委书记、主任金一如是说。

展现新担当

实现新作为

走进大里村安置小区,只见广场开阔,道路宽敞整洁,两侧绿树成荫,创文宣传标语随处可见,小区内安装有健身器材,几位老人正一边锻炼一边聊天。

“现在道路多开阔、多敞亮啊。前几年一到晚上,小区院内就会有自行车、电瓶车乱停乱放,不仅拥挤,还特别不安全,现在真是大变样,看着‘清爽’多了。”小区金阿姨的一番话,说出了大家的心声。

大里村小区路面非机动车“任性”停放现象,一直是影响小区治理的一大“顽疾”,也让大里村“两委”没少头疼。自新一任“两委”上任以来,班子成员率先走村入户开展民情走访,了解群众所需所盼,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关键小事”,列出“开门一件事”清单,做到“群众有所呼,党组织有所应”,凝聚力量打好“走马上任第一仗”。

“电动车治理”便是做好“开门一件事”之一。在整治行动中,大里村党委采用人车分流的方式,引导居民将非机动车移放至地下车库,将电动三轮车移放至东门南侧停车场及7号楼地下车库。此举不仅大大降低了非机动车行车路中误撞行人的安全隐患,而且大大改善了社区环境和居住条件,提升小区形象及文明程度。

为响应群众反映的电动车充电位置不足、电动车难以充电的问题,大里村党委还增添了170个电动车充电位置,目前,所有充电桩已经全部安装调试完毕并投入使用。

新官理旧账,一任接着一任干,在大里村,“电动车治理”工作并非个例,踩着奋进的节拍,村“两委”以坚定者、奋进者、搏击者的姿态,在全面赶超发展的壮阔舞台上展示新担当、新作为、新气象。

带领新市民

谱写新生活

从2013年大里村实施新型城镇化建设,到2019年全村3000余人住上宽敞明亮的安置房;由原来简陋的办公用房发展到现在2000多平方米的活动阵地——大里鑫桂源党群服务中心,设置党员活动室、会议室等多间功能室,每月定期组织党员活动学习,开展特色村建设活动;为记录大里村发展,让大里村的变迁和一代代村民的辛勤劳作经历沉淀保留,建设了大里村村史馆……

近年来,大里村一步一个脚印,以“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和向往”为切入点,担当履职、多策并举,不断拉近党群之间的关系,引领搬迁群众增强造血功能,激发内生动力,全面融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

成立红白理事会,把在群众中有威望、热心为群众服务的老党员、老干部和群众代表选入理事会,全程帮助群众操办红白事,解决群众的后顾之忧,又破除红白事大操大办、奢侈浪费等各种陈规陋习,形成了崇尚科学、文明节俭等良好新风尚。

打造群众高品质生活,依托党群服务中心,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组织策划了多场文艺活动;每年重阳节组织开展慰问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让老人们感受到党的关怀,体验幸福生活的喜悦。

探索集体经济发展新思路、新模式,利用已交付的5000多平方米临街商铺,实现年集体收入600多万元。大里村即将交付的二期商业用房近两万平方米,随着石楠路与国槐街路网打通,将形成以大里鑫桂源为主的经济圈,不断推进集体经济发展。

重视人才培养,联合6家本村企业反哺家乡、支持家乡教育,成立大里助学基金,对本村大学生进行奖励和补助,目前,已募集到助学基金110万元,连续两年奖励和补助大学生40余名。

征途漫漫,大里村新一届“两委”班子,将以崭新的形象,昂扬的斗志,踏着富民强村的时代节拍,在新的征程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奋力谱写大里村发展新篇章。

本报记者 刘 地 通讯员 戴士杰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