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02版:东方风来满眼春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东方风来满眼春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东方风来满眼春
■本报评论员
乘着改革的东风,深圳从边陲小县城,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 新华社记者 梁旭 摄

党的辉煌百年历程中,从南湖红船到长征草地,从延安宝塔到天安门城楼,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步履铿锵,阔步奋进。在这些镌刻历史的步伐中,1978年以来进行的改革开放,无疑是令世界瞩目的、波澜壮阔的东方传奇。

1978年12月18日,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都必将是载入史册的重要日子。这一天,我们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

以1978年为起点,古老的中华民族开启了走向复兴的壮阔征程,年轻的人民共和国迈向大踏步追赶时代的现代化道路。

世界东方的这片热土,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新生。

风起云天,潮涌东方。

神州大地涌动的改革开放大潮,应着广大人民的呼唤奔涌而来,朝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浩荡而去,用探索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书写了中国发展进步的壮丽史诗。

乘着改革的东风,深圳从边陲小县城,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从改革开放与创新的“探路者”,到新时代的“示范区”,经历披荆斩棘、蓬勃发展的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与创新之路上的耀眼注脚。

乘着改革的东风,郑州市1986年11月正式成立了郑州市证券公司;1990年10月,郑州商品交易所成立,郑州价格成为世界粮食市场的晴雨表。“中原之行哪里去,郑州亚细亚”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词令人想起中原商战,成为中国深化商业改革的里程碑。2001年,郑东新区开始规划建设,开启了河南新型城市化建设的序幕,极大带动了中原城市群建设,并奠定了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础。

蛤蟆镜、喇叭裤、大哥大——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春风,人们的思想观念也逐步解放,个体户、万元户……越来越多的新名词出现,更新着国人的生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再次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自信。

砸了“大锅饭”,摸着石头过河的中国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冲破思想禁区,革除制度藩篱,中国的改革开放犹如滔滔流水,浩荡冲刷出改革开放的平原,铺展开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道。

巨龙腾飞,中华逐梦。

“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讲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回首历史,这是一条谋发展的富民强国之路。1998年春晚唱响的《走进新时代》,正是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一步一步走向繁荣富强发展的真实写照。

1978年,无论农村还是城市,贫穷是大多数中国人共同面对的敌人;今天,从短缺到充裕,从温饱到小康,中等收入群体已达3亿多人,巨大的消费潜力正转换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1978年,中国的民用汽车拥有量仅为135.84万辆,“私家车”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今天,汽车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中国,已经傲然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是改革开放的初心和使命。”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回首历史,这是一座践行初心使命的探索之路。

南水北调、西电东送、西气东输、北京奥运会、世界博览会……进入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实行的平等、互利、合作、共赢的对外开放政策,惠及13亿中国人民;从加入世贸组织,到“一带一路”,再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伴随着改革开放的脚步,中国人民在党的带领下,在奋进中发展,在变革中新生!

只争朝夕,不负韶华。

中国共产党心怀中国人民,胸怀富国大业,以舍我其谁的英雄气概,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人间奇迹。

对历史的最好纪念,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伟大的中华民族,必将在改革开放的传奇中,用奋斗的激情和梦想,为中国续写新的辉煌!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