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D19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之二十四 上一版3  4下一版
南水北调 润物无声
用科技之手“点石成金”
献身国防现代化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苏宁:
献身国防现代化

1953年12月,苏宁出生于六朝古都南京。1969年2月,苏宁入伍,并于197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70年春,苏宁所在部队换防至哈尔滨市郊。基层环境艰苦,有些人产生畏难情绪,但苏宁从不动摇。当战士,他是训练尖子;当班长,他带领全班夺得全团训练比武第一名;当干部,他是基层干部标兵、优秀指挥员……在每个岗位,他都表现出色。

1989年6月,苏宁任团参谋长,他把对国防现代化的研究热情带入日常训练中。

从1981年到1991年,苏宁独立完成和参与研制的改革项目有162项,1项获全军模拟器材二等奖,6项被总部、军区机关肯定和推广。紧迫感时刻鞭策着苏宁在国防现代化道路上不断探索。

苏宁超前设想,希望编制一个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辅助炮兵射击。

经历了不知多少个不眠之夜,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苏宁的不懈努力下实现了。后来,他又和哈尔滨工业大学的教授共同研发一种激光测速系统,用激光来测试炮弹初速。

就在苏宁沿着现代化道路不断前进时,令人痛惜的意外发生了。1991年4月21日上午,苏宁现场指挥建制连手榴弹实弹投掷训练。一名投弹手挥臂过猛,弹体碰撞到堑壕后沿,手榴弹落在不到一米外的监护员脚下,手榴弹冒着白烟即将爆炸。

危急时刻,苏宁大喊一声“快卧倒!”冲过去推开监护员,俯身抓起手榴弹,想把手榴弹扔出堑壕,正要投出的一刹那,手榴弹爆炸了。两位战友幸免于难,苏宁却身负重伤。

8天后,苏宁经抢救无效光荣牺牲,年仅38岁。

在苏宁牺牲后的第5天,他生前主导的科研项目获得成功。

1993年2月19日,中央军委授予苏宁“献身国防现代化的模范干部”荣誉称号。1996年,他作为全军英模之一,挂像在全军连以上单位悬挂。

据新华社电(梅世雄 张雨晴)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