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林俊德生前系中国人民解放军63650部队研究员,是我国核试验爆炸力学领军人物、中国工程院院士。他长期隐姓埋名、潜心铸造大国重器,扎根新疆罗布泊戈壁大漠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 林俊德去世后,他被评为“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第四届全国敬业奉献道德模范”。 林俊德,1938年出生,福建永春人。 1960年,从浙江大学毕业的林俊德参军入伍,从此隐姓埋名,成为新中国核试验科研队伍中的一员。 1964年10月16日15时,罗布泊一声巨响,蘑菇云腾空而起。林俊德研制的“林氏”压力自记仪,在我国第一颗核爆试验中首战立功。自此,作为功勋装备,它应用于各种高尖端武器试验之中,出现在试验场的各个角落。 林俊德担当10多项国防科研尖端课题研究,一年几乎有300多天都在大漠戈壁、试验场区度过。 2012年5月4日,林俊德被确诊为胆管癌晚期。 面对猝不及防的重大变故,林俊德首先想到的是已到关键时刻的国防重大科研项目还未完成。 在第四军医大学唐都医院,林俊德和病魔赛跑,抓紧生命的最后时光,为国防重大科研项目尽最后的努力。 5月31日20时15分,当这个国防科技战士的心脏停止跳动的时候,在场的和早已守候在病房门口的所有医护人员,再也控制不住奔涌的感情,一个个掩面而泣…… 在生命最后时刻,林俊德只留下一句话:“死后把我埋在马兰。” 2018年9月,经中央军委批准,“献身国防科技事业杰出科学家”林俊德与张思德、董存瑞、黄继光、雷锋等各时期英模一起,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大挂像英模。 新华社乌鲁木齐6月7日电 李清华 高腾 |
3上一篇 下一篇4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