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992年,黄大年获得“中英友好奖学金项目”的全额资助,赴英国攻读博士学位,成为当时30个公派出国留学生中的一员。出国前,他坚定地对同学说:“我一定会把国外的先进技术带回来!” 黄大年曾在英国剑桥一家航空地球物理公司进行地球物理探测领域的深入研究。他带领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在海外的十多年间,一家人生活安逸。但黄大年从未忘记自己对祖国的承诺,他总是惦念着母校,经常回访交流,以拓展师生们的国际视野。 国家启动“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黄大年得知消息后,毅然说服家人,辞去职务。2009年底,黄大年作为特聘专家,担任母校吉林大学全职教授,并被选为有关地球探测项目的首席科学家。2016年,由多位院士专家组成的验收会上,他带领的研究团队经过6年的刻苦攻关,取得的成果入选国家科技创新成就展,与屠呦呦等多位著名科学家的成果并列上榜。 骄人成果的背后是艰辛的付出。回国7年,他像陀螺一样不知疲倦地旋转,常常忘了睡觉、忘了吃饭。2016年11月29日凌晨,黄大年又晕倒在出差途中。回到长春,单位强制安排他做了检查,可还没出结果,他又跑去北京出差。回到长春还没喘口气儿,黄大年就拿到了住院通知:胆管癌,住院治疗。2017年1月8日,黄大年因病医治无效在长春去世,年仅58岁。 新华社记者 周立权 黄浩铭 |
3上一篇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