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18版:中国共产党一百年大事记 之三十五 上一版3  4下一版
脱贫攻坚 尽锐出战
信仰如山 初心如磐
一颗追梦的“种子”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钟扬:
一颗追梦的“种子”

海拔6000米,是目前中国植物学家采样的最高高度。

2017年9月,著名植物学家、复旦大学研究生院院长、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钟扬在工作中遭遇车祸,时年53岁。钟扬去世后,先后被追授“时代楷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等称号。

“一个基因可以拯救一个国家,一粒种子可以造福万千苍生。”这是钟扬生前常说的话。从教30余年,援藏16年,他带领团队收集了上千种植物的4000万颗种子,帮助西藏大学建成一支能够参与国际竞争的植物学研究团队。他把自己活成了一颗追梦的“种子”。

青藏高原有超过2000多种特有植物,然而,在全世界最大的种质资源库中,长期没有我国西藏地区的植物种子。2001年,钟扬只身前往青藏高原,寻访植物标本,探寻生物进化轨迹。此后10余年,从藏北高原到藏南谷地,从阿里无人区到雅鲁藏布江边,都留下了钟扬的身影。

“为什么要花那么多时间,到那么多地方采集种子?”面对质疑,钟扬回答:“眼前的确没有经济效益,但国家需要、人类需要这些种子。做基础研究,心里想的就是‘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来到西藏,钟扬感到,这里需要的不仅仅是一位生物学家,更需要一位教育工作者。他由此萌发另一个梦想:为祖国每一个民族都培养一个植物学博士。

为此,钟扬不放过任何一颗可在当地生根发芽的“种子”。援藏期间,他累计培养了6名博士、8名硕士,他们多已成长为我国民族地区急需的科研教学骨干。在他的帮助下,西藏大学建立了植物学研究“地方队”。

新华社记者 吴振东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