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E28版: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步入民生关切 量出政通人和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步入民生关切 量出政通人和
新郑确立“用脚步丈量工作法”长效机制
宜居新郑
新区CBD 刘栓阳 摄
敬楼村体育公园
公园一角
郑韩故城

临近七一,每逢傍晚,新郑市城关乡敬楼村,现代化的体育公园灯光明亮。下沉式观演广场、绿植长廊、塑胶跑道、羽毛球场、篮球场人声鼎沸,村民们唱红歌、广场舞、打篮球、健步走,以各自喜欢的方式享受晚间的清凉。

而在半年前,这里还是一片荒地。“原来这有个废弃老磨坊,周边垃圾成堆,清理后整出20多亩地。”村里的老支书敬书贵说,荒地变公园,离不开“脚步丈量”。

去年以来,新郑全面推行“用脚步丈量工作法”。新郑市委书记马志峰带领该市四个班子负责人率先垂范,并组织引导各单位负责人深入街角小巷、社区村落,发现问题、研究对策、谋划项目。目前,已累计组织调研1000多次,发现各类问题2000个,已解决1378个,城乡建设管理水平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提升。为了巩固成果,日前,新郑市召开专题会议并出台文件,着力健全“用脚步丈量工作法”长效机制。

脚步丈量乡村 践行为民初心

“龙葫芦”是个小店,销售雕刻葫芦,位于新郑市新村镇孙庄村。几天前,店主王小龙正将金黄色的葫芦放上货架。今年33岁小伙儿,城里学的雕刻,回乡开店,看中的是环境。

孙庄村有千亩桃园,刚刚完成环境改善工程,以“淘”为主题,修村道、改排水、装路灯、建游园,并将古水车、稻草房、泥巴墙点缀其间,文化味儿十足。

新村镇是新郑市北大门、距今8000年的裴李岗文化所在地,为不断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在近年的农村建设管理改善提升中,经过“脚步丈量”,决定发挥文化优势,力求借古鉴今。

在闻名全国的裴李岗村,新落成的党群服务中心,被设计成石器时代式样,茅草为顶、土坯做墙,内部报告厅、投影室、图书馆、儿童娱乐室配备齐全。作为基层党建阵地的标杆,这里定期举办裴李岗文化讲堂。

不远处的梨园村,仿古戏台耸立在农舍中,台前戏曲广场上,脸谱、乐器、配饰错落有致,浓浓戏味,如风吹来。镇党委负责人说,这里原是一处垃圾沟,附近村民有意见。经过大伙儿商议,建成6.5亩的舞台广场,现已成为文化地标。

为充分征求群众意见,新村镇运用“脚步丈量工作法”,以群众视角发现问题、检验效果,找准群众的关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作为乡村善治的着力点。于走访中发现并整改问题220个,修补路面坑槽1600多平方米,改水改厨改厕完成4475户,新建游园13个……

在新郑市城关乡,按照“脚步丈量”工作要求,乡党委书记马东亮带头,定期徒步走访,看环境,听民声,找问题,想对策,解难题,重点对闲置荒地、闲置厂房、闲置学校、闲置村部、闲置宅院等资源进行遍访细查,累计摸排出能够有效利用的闲置资源162处、土地278余亩。

城关乡东郭寺村是白居易出生地,这里新建成的居易游园、老人日间照料中心、乡村书屋,都是用闲置用地、老宅院改建。仿古风格,吸引了不少游客,来自商丘的骑行爱好者停车休憩,老人在石桌上下棋……

城关乡西部有大片村庄,走访中发现的闲置资源咋利用?“听群众意见,让村民参与,多动脑子,少花票子,重面子也重里子。”马东亮说,他们梳理出百姓呼声最高的五个方面,决定因地制宜,建设小讲堂、小书屋、小广场、小游园、小舞台,让无人问津的“五闲”资源,成为群众流连忘返的好去处,以此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

西边的官刘庄村,东西主街道改造工程正在收尾,沿路多处荒地被改造成小游园、小舞台,几名施工人员正在路边砌石凳。退伍军人唐广州家门前,围栏式五人足球场草皮碧绿。“原来这里是片粪堆,夏天苍蝇乱飞、臭气熏人,现在成了农民足球场。”唐广州说,以前锻炼没地方、饭后打麻将,现在是蹦跳有舞台、活动在球场。

脚步丈量城市 树牢宗旨意识

在新郑城区新华路街道,由街道、社区、居民组干部组成12个排查专班,深入开展“一走二看三座谈”大调查活动,做到“小区街巷全走到、边角旮旯全看到、居民诉求全听到”。街道在全面掌握辖区环境与居民诉求基础上,制定可行性方案并反复征得相关部门意见,确保方案体现民意、符合要求。

走访中,新华路街道结合文明城市和国家生态园林城市创建,以改进城市管理为抓手,下大力气解决老城区交通堵、停车难、设施缺、管理乱等问题,从而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打造“5分钟便民服务圈”,将居民需求与无主管楼院改造、背街小巷提升、党群服务中心建设等工作相结合,对35个老旧小区、137条背街小巷谋划实施综合建设项目8个。疏解腾退辖区单位9个,新建游园5个、新增停车位460个。用空院、改旧院、拆差院,变闲为用、变废为宝,谋划实施后屯片区征迁、小高庄旧厂房改造等项目25个,贯通无主管楼院6个。

在城关乡,为改进乡村治理,按照就近就便管理原则,把160多名党员纳入公共服务设施管理队伍中,使游园有园长、广场有场长,党旗飘在场地上、身份亮在岗位上。让各项设施成为乡村服务平台。已举办白居易故里文化节、戏迷擂台赛、乡村运动会,并组建36支红色文艺轻骑兵,经常性开展文艺活动。

与此同时,为不断提升治理能力,新郑市在全省率先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城乡道路清扫保洁率、垃圾清运率、无害化处理率均达100%。率先实现数字化城管全域覆盖,城市管理问题处置率99.8%,运营效果连年排名郑州县市前列。新建、改扩建中小学、幼儿园106所,新增优质学位5.7万个,投入力度、新增规模刷新郑教育发展史纪录。投资7.2亿元,投用市级公立人民医院,弥补了新郑无综合性公立医院的缺憾。推进城乡公交一体化,增开公交线路29条349公里……

为了确保“脚步丈量”常态化,新郑市下发具体实施意见,要求该市各级各部门运用“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实地调研查看辖区内所有主干道、街道、胡同,社区、机关院落,广场、游园、河道等公共区域,并对发现问题进行整治提升。同时,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地查看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农村人居环境等方面问题。

脚步丈量企业 助力产业发展

”这是国内首块柔性电路板,可嵌入银行卡,提升卡片安全性,目前正在申报发明专利。“在新郑电子信息产业园,一家生产柔性电路板的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电子信息是新郑市新兴产业,正在成为新郑市新的经济引擎。园区围绕“芯”“屏”,目前,已招引落地电子信息产业项目17个,总投资224.61亿元。

去年以来,新郑市确定发展“三主三新”六大产业,“三主”为电子信息、健康食品、高端商贸物流产业,“三新”为生物医药、智能装备制造、高端文旅产业。而在推进产业发展过程中,同样离不开“用脚步丈量工作法”。

孟向辉是新郑市新港产业集聚区干部,也是园区企业的一位服务员,为企业提供“店小二”服务,是他的主要职责。他几乎每天都到园区企业走访,了解企业运行情况,随时协调处理企业遇到的各类问题。经过他和同事连续数月的忙碌,今年4月,园区两家电子信息企业在全市率先实现“拿地即开工”。

其中,合丰泰显示模组研发制造基地项目,由三星提供AMOLED柔性显示屏,提供柔性模组技术支持,投产后将广泛应用于手机、车载显示、电视、智能穿戴等终端领域,帮助华为、小米等机型优化可弯折特性,实现终端产品高分辨率、宽色域、高对比度、柔性等特征。

该企业在国内同行业中排名前五,总投资51亿元。目前,厂房框架基本完工,计划年底投产。预计年产值40亿元。公司负责人说:“公司总部在深圳,选择在新郑投资的原因之一,是这里政府提供的优质服务。”

在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高端文旅产业,是新郑市又一产业亮点。在新郑龙湖镇,黄帝千古情景区游人如织,宋城集团中原第一个大型实景演出——《黄帝千古情》每天上演。去年国庆期间,每天连演8场,3000个座位,场场爆满。为服务企业,龙湖镇指定专人联系景区,帮助企业处理交通疏导、后期项目推进中的难题。

为服务企业、优化营商环境,新郑市以“脚步丈量”企业,提升政务效能。以解决企业的“急难愁盼”为目标,深入企业、 项目一线调研土地、用工、资金、市场、研发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前不久,一场大雨过后,新郑市住建部门工作人员在走访中,发现一家中小企业院内积水较多,询问得知是排水设施老化所致。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解决,经过几天施工维修,彻底解决了排水问题。

此外,在推动高质量发展中,新郑市结合“用脚步丈量工作法”,围绕上级决策部署、中心工作、项目建设等,展开“擂台赛”。每季度组织一次观摩、开展一次评比,对16个乡镇、街道、管委会和71个市直单位逐一打分,成绩与考核奖金挂钩,奖优罚劣。去年以来,已组织开展全市现场观摩6次,各乡镇同时组织开展村社区观摩评比活动,比学赶超的氛围氛围浓厚。

为确保长效机制的建立,新郑市健全运行制度。实行领导带头制度、常态丈量制度、循环丈量制度、对账销号制度。同时,实行周抽查、月督促、双月评议、半年总结、年终考核制度,并将效果作为评价领导班子工作实绩的重要依据,对丈量工作中发现问题多、解决问题快、群众满意度高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在各类评先评优、职务提任名额分配中给予倾斜;对丈量工作中发现问题少、解决问题慢、群众满意度低的单位和个人,严肃追责问责,倒逼问题整改落实。

本报记者 张立 通讯员 刘象乾

本版图片由新郑市委宣传部提供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