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安群英 通讯员 刘均波)清晨荡漾河畔中,林间行走步从容;悠扬旋律笑颜彤,一片安详乐融融……这是一位居民在贾鲁河畔悠闲晨练时发出的赞叹。惠济区迎宾路街道强化并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认真落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因河施策、因水制宜,精准发力、全力推进辖区河长制工作,用“党建红”的画笔描绘水清河畅、岸绿景美的“生态绿”。
完善组织体系,打通治水神经末梢。迎宾路街道建立河长制工作机构,细化辖区“两河一渠一沟”任务分工,构建六级巡查管理模式,压实各个河长“巡、盯、管、督”履职责任。积极发挥河道流经村(社区)党组织政治引领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党员志愿者每天开展巡查,今年累计开展巡河检查、防汛隐患排查以及“三清一污一净”集中整治活动10余次,清理垃圾300余立方米,出动人员130余人、大型车辆5台,逐步形成“组织引领、党员示范、护河自觉、人人参与”的工作合力。
加大巡河力度,及时处理问题。每日对辖区贾鲁河、索须河、东风渠、金洼干沟等4条重要河道生态环境进行检查,沿河查找污水排放、垃圾乱堆乱倒、水面漂浮物等问题,实行台账制、通报制、评比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召开联席会议,协调解决问题。定期不定期通过会议、微信群等方式,合力及时有效解决问题;每月召开职能部门联席会议,联合执法队伍、派出所等部门对非法钓鱼、倾倒垃圾、违法排污等工作中开展协同共治,全面提高辖区水环境治理效能。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浓厚工作氛围。街道积极开展河长制宣传进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进机关活动,让居民群众自觉变成了环境污染治理的参与者和监督者。同时充分利用宣传栏、宣传页、微信、小喇叭等传播方式,在辖区4条重要河道醒目地方设置公示牌、警示牌等160余块,组织党员志愿者广泛开展护河护水、暑期防溺水、禁止游泳、禁止垂钓等宣传活动,不断增强居民群众保护河道的责任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营造全社会关爱河道、保护河道的良好氛围。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迎宾路街道全力推进中小河道提升整治,着力抓好生态环境督察整改,做到守水有责、守水负责、守水尽责,以更大的作为切实增强居民群众的获得感与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