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综合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王堂村里“亮堂堂”
河南画作亮相“红船颂”两大展览
举办专题讲座 学习重要讲话精神
映日荷花别样红 文明赏花美长留
没带身份证也可办业务
聆听红色故事 感悟红色精神
诚信雨伞传递美德
学党史办实事 送文化到消防站所
公益暑托班开课 解双职工之忧
上街区探索创新 基层侨胞服务模式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王堂村里“亮堂堂”

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盛夏酷暑,炎热难耐。7月8日,临近中午,登封市大金店镇王堂村村民袁大凡从田地里回到家,开始做午饭。放下锄头直接走进厨房,她拧开水龙头,接了一碗水喝了起来,甘甜的自来水使她洋溢出幸福的笑容。“要是在前几年,别说吃自来水了,连‘黄泥汤’(有泥土的水)也紧张!”提起过去的吃水难,袁大凡连连摇头叹息。

只有1000多口人的王堂村居住分散。袁大凡家就居住在离村委一公里外的山坡上,道路弯多且陡峭,但困惑大家生活的是缺水。

“以前都是在坡下的一口小井里担水吃,十几户人家都是一早上起来,用瓢一瓢一瓢地把水舀到水桶里,水也很浑,担回家澄一会儿才能吃。后来是镇里、村里给村民拉水吃,生活过得很苦。”袁大凡说,去年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的共同努力下,为他们架上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吃水难问题。“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现在只要用水,袁大凡心里总是对驻村工作队无比感激。

近几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大力整治人居环境,全力发展集体经济,该村发生了巨大变化。

“过去俺村是穷当当,现在王堂村是‘亮堂堂’,不仅乡风文明有了很大提升,村集体经济也有了长足发展。”王堂村党支部书记董向菲说,换届后的新村“两委”班子和驻村工作队为王堂村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生机。

在王堂村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里,村民梁晓鸽正在大棚里摘除辣椒枝上的分蘖,棚内近40摄氏度的高温,汗水早已把她的衣服湿透,干劲依然十足。“这些辣椒近期该采摘了,得好好管理,争取卖个好价钱。”望着又长又大的辣椒,梁晓鸽满脸喜悦。“俺今年租了两个大棚,那个棚里种植的是吊瓜和哈密瓜,前几天刚卖完,这个棚里种植的是辣椒,也该上市了,正好忙完那个忙这个,这两个棚一季能收入两万多元。”梁晓鸽介绍,其丈夫曾是跑长途运输,去年得了病,做了两次手术,现在不能干重活,三个孩子还都在上学,家里负担很重。“今年春上,村里知道俺家情况后,村支书和驻村工作队主动上门,帮助协调让俺种植蔬菜大棚。”因是头一次种植大棚,梁晓鸽没有种植技术,于是村干部就拉着俺两口去附近的蔬菜大棚基地学习,并邀请技术人员到棚里现场给俺指导。“前几天哈密瓜成熟了,驻村工作队主动给俺联系商超,推销哈密瓜,很快就销售一空。”梁晓鸽夫妇十分感动。

“王堂村子小,没啥产业,村里也就没有任何收入,去年在驻村工作队的帮扶下,村里建了4个蔬菜大棚,从现在的种植情况看,效益还不错。”董向菲说,今年村里又建了3个大棚。“王堂村种植蔬菜瓜果可以说是天时、地利、人和。一是土质适合种植蔬菜瓜果;二是交通便利,207国道从村头经过;三是有淳朴的民风和有闯劲、干劲的村‘两委’班子。”窑洞、古树、老井、水库……董向菲说,下一步,王堂村在抓好蔬菜大棚产业的同时,寻找新的发展路径,利用改造老村落发展乡村旅游,多业并举,加快推动乡村振兴步伐。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