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防汛救灾进行时·县区力量 上一版3  4下一版
120分钟生命接力
吹响生产冲锋号 全员行动促复工
村民成功搜救落水少年
G107中牟县万滩镇辖区段恢复通车
道路做“CT”排查塌陷隐患
为志愿者点赞
郑州有灾情 卢氏伸援手
老兵再上防汛救灾“战场”
“志愿红” 变身“清淤工”
“我是党员我必须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120分钟生命接力

本报记者 聂焱 王思俊 通讯员 薛新芳

“我长这么大,还是头一次遇到特大暴雨,想想真的很后怕!”管城区紫荆山南路街道十里铺社区卢二杰回想起当时的救人场景,至今心有余悸。

今年50多岁的卢二杰是一名退伍兵,担任社区城管科长。7月21日凌晨1时30分,滂沱大雨,倾盆如注,眼前翻滚的水流横冲直撞。恰在这时,正在村头巡逻的社区党委书记杜军杰打来电话:通站路与赣江路附近,一辆外地大巴车搁浅受困,抓紧营救!

当时手无寸铁,没有救生器械和工具,只有一根5米多长的牵引绳,徒手救人谈何容易!

“不管见没见过这阵势,扛着脑袋也要上!”于是,社区工作人员王建华、王正阳、卢二杰、杜鹏阳迅速展开了一场生命接力赛!

这个路口,紧邻陇海铁路与紫东路涵洞50米,大水已经漫过洞口,水流湍急,如果大巴车被水冲进涵洞,后果不堪设想。这辆大巴车,是一辆南阳开往郑州的长途客车,车上有老人、孕妇和小孩儿。他们四人在齐腰深的水中艰难前行,一点一点靠近大巴车。大声喊道:我们是社区抢险队,大家不要慌乱!

暴雨无情,不容迟疑。他们四人分成两组,两人守护车门维护秩序,两人负责抢救,用绳子绑在乘客的腰间,搀扶着蹒跚前行,一人在前紧拉绳子,黑灯瞎火在齐腰深的水中一步一步去探寻生命奇迹。

就这样,四人轮番上阵,互相替换,经过整整120分钟的艰难营救,最终把20余人安全转移到社区临时安置点,找来充电宝,让乘客充电后给家人报平安,并发放面包、纯净水、火腿肠和榨菜让他们充饥。

次日上午,大雨稍停,漫水渐退。南阳的20余人终于安全地离开了安置点,奔赴各自岗位和家庭。事后,有人粗略计算,客车搁浅点与安置点,大约500米的距离,搭救每个人往返两次,他们四人在水中浸泡了2个小时,艰难行进20公里。

120分钟,深夜涉水大营救,谱写了一曲生命接力的美丽赞歌!

据了解,此前,他们从20日11时许,还安全转移了南三环与通站路BRT公交车上18人,4个小时在水中往返80余次40多公里,还成功解救了38名被困人员,让大爱无疆超越了时间和空间!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