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平凡的人们给我最多感动”
封控区域里的社区“管家”
“相信明天会更好”
政府贴心 暖心 有爱心 群众安心 放心 有信心
疫情面前 我再次和你并肩作战
15岁儿子参与社区服务 妈妈写下近500字感言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政府贴心 暖心 有爱心 群众安心 放心 有信心
——记者直击惠济区第二轮核酸检测现场
8月5日,惠济区高效暖心推进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

“各位居民,本轮核酸检测工作基本流程与之前一致,请大家携带好身份证、佩带好口罩,排队时注意保持一米距离,自觉遵守现场秩序,听从医护人员、工作人员及志愿者安排……”8月5日,郑州市全面开启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惠济区充分汲取总结第一轮检测经验,提前谋划,精心组织,调集60万份核酸检测物资,安排全区医疗机构和省市支援的678名经过集中培训的医护人员投入一线,在全区8个镇(街道)116个检测点位启动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记者在走访中发现,相较第一次,惠济区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更贴心、更暖心,群众也更安心、更放心。

错时检测很贴心

在新城街道北郡一期核酸检测点,几十个连在一起的红色遮阳棚搭起了一条便民检测通道,居民正在社区工作人员的指引下有序排队。“请300号以内的居民在此排队,300号以后的居民请等候通知。”志愿者们通过小喇叭指引居民有序参检。

“我们采取分楼栋通知的方式,当待检居民减少到一定程度时,由楼栋长和物业管家会更改小广播信息,缩短大家的排队时间。”社区书记刘敏介绍,社区按照惠济区核酸检测秩序组要求采取错时错峰、分片、分楼栋的通知方式,将党员志愿者、群众骨干、楼栋长和物业相结合,妥善组织居民按号排队,得到了居民认可。与此同时,社区还充分调动在职党员、社区党员和群众的积极性,让他们引导居民遵守规定,严格落实一米线的政策,根据通知排队、不扎堆、井然有序地步入待检区,在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同时,做好防护、防暑。

这样的贴心服务在其他检测点位都有不同地体现。

待检居民很安心

在江山路街道荣苑社区,一对正在排队待检的父女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这位爸爸和他的女儿一人拿了一本书坐在板凳上,一前一后地排在队伍中。

据了解,在进行第二次核酸检测前,惠济区提前在辖区展开动员,营造出人人参与的良好舆论氛围,着力加强重点地区动员工作,借助大数据手段精准匹配重点地区未检人员,加大动员组织力度,做到“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并认真向居民普及检测前后防护措施。

“第一次核酸检测的时候心里很紧张,但这次就安心多了。”家住北郡一期10号楼的孟女士告诉记者,昨天晚上社区就通知了今天要进行第二轮核酸检测的消息,还给每家每户都发了号码牌,她觉得心里很有底。

“上次大家都比较心急,排队的人很多,这次社区在地上贴好一米线,按号通知大家来排队,志愿者们也把秩序维持得很好,现场没有出现人员扎堆的情况,整个过程让我觉得很放心。”孟女士说。

现场服务很暖心

按照上级关于“四区一通道”要求,惠济区各个核酸检测点现场设置了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小孩快速检测通道,配备专门的红色志愿者做好对接,实现人性化服务。

“阿姨您慢点,从这儿走。”记者在大河路街道天河社区核酸检测点看到,现场专门设置了老年人、残疾人、孕妇、小孩快速检测通道,一些身穿红马甲的志愿者时刻准备着为他们提供暖心服务。对那些行动不便的老人、孕妇等居民,一些社区还安排楼栋长协调党员志愿者指引、接送。

在长兴路街道银河社区核酸检测点,志愿者们耐心讲解流程、来回送水送面包、带领孕妇、小孩、老人及残障人士前往绿色通道优先检测、不厌其烦地提醒待检群众严格按照一米线排好队……暖心服务体贴入微,待检队伍井然有序。

信息录入更省心

第二轮全员核酸检测采用新的技术系统,待检人员需携身份证到现场验证,避免了网上身份信息录入错误造成无法检测等问题。

“这次核酸检测依旧采取十人一组的采样方式,没有身份证的老年人、小孩儿或者无法提供身份证的待检人员,可以拿上户口本,我们会对照户口本帮助他们进行手动录入。”迎宾路街道龙源街社区核酸检测点工作人员告诉记者,用身份证现场登记还能帮助他们及时发现问题,并在第一时间联系到被检人员。

医废处理请放心

安全、及时、专业地处理处置医疗废弃物,是疫情防控的关键一环,对彻底杜绝病原体“二次污染”至关重要。核酸检测期间,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医疗废弃物,这些压舌板、棉签、口罩、防护服等医疗废物是如何被规范、快速处置的?“社区对各个核酸检测点产生的医疗废弃物实行‘日产日清’,我们会打包送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那里统一进行消杀处理、处置。”刘敏说。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杨丽萍 孙星灿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