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全省灾后重建已谋划储备项目逾八千八百个
阔步迈进现代化河南建设新征程
郑州计划明日开展第四轮全员核酸检测
国务院督导组来郑州督导 疫情防控社会面管控工作
@离郑中小学幼儿园师生 请于15日17时前返郑
省属国企超半数新岗位招应届生
市市场发展中心开启 复工复产“加速键”
中国体育代表团致信感谢 河南健儿及全省人民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汇聚力量 重建家园
全省灾后重建已谋划储备项目逾八千八百个

(上接一版)据介绍,暴雨灾害造成郑州、安阳、新乡、鹤壁、焦作等多地企业因灾停工停产。省工信厅全面推动工业企业防汛救灾和复工复产工作,出台了《河南省加快灾后重建支持企业复工复产十条措施》,着重从保产业链和供应链安全等方面,解决企业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针对一些非公经济企业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弱的特点,省工信厅、省工商联印发了《关于加快灾后重建支持民营企业复工复产的通知》,侧重在要素保障、产融对接、产销对接、产学研对接、用工对接等中小微企业复工复产的薄弱环节,对企业进行重点帮扶。截至8月10日,通过全省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省受灾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71家,已经复工复产3006家,复工复产率达到91.1%。

确保我省无一人因灾致贫返贫

此次灾情农村地区尤为严重,我省已脱贫地区群众是否存在大规模返贫风险?发布会透露,目前全省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均得到有效保障,我省规模性返贫风险总体可控。下一步将采取系列措施帮助受灾群众摆脱“因灾返贫”,确保我省无一人因灾致贫返贫。

据摸排统计,这轮洪涝灾害共造成全省26个国定脱贫县、11个省定脱贫县、2759个脱贫村、39.09万建档立卡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受灾。造成全省扶贫项目损毁5215个,涉及资金规模约11.30亿元;扶贫车间受损139间,光伏电站受损246座、规模容量45572.19千瓦,农村扶贫道路损毁1393.93千米。

接下来,全省将围绕防止农村群众因灾返贫致贫,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应纳尽纳,加强动态监测帮扶。梳理制定巩固期脱贫户和监测户享受政策清单,动员基层力量开展政策宣传和因灾返贫致贫排查,将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监测,因户施策,化解返贫致贫风险。

加大投入,加快灾后重建。加大省级财政衔接资金投入力度,增量资金分配向受灾严重的地区倾斜。受灾脱贫县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不低于2020年规模。分配到市县的防汛救灾财力补助资金优先用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尽快恢复水毁项目,对脱贫村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受损的道路、桥涵、供水、校舍等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及产业扶贫基地、扶贫车间等扶贫项目,纳入灾后重建的重点。

因地制宜,深入开展各类帮扶。主要措施包括解决“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问题,优先对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损毁房屋修缮或重建,对停水断水、水质不达标的采取应急措施和设施抢修;同时加快受损产业恢复;支持稳岗就业,强化就业培训,对因灾返乡的引导其及时返岗就业,支持帮带企业和扶贫车间优先吸纳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优化小额信贷政策,再贷款新增规模向受灾严重的地区倾斜。加大小额信贷投放力度,对在2023年12月31日前产生的利息,贷款额度在5万元以下的全额贴息,对因灾无法按时偿还小额信贷的及时办理续贷手续;强化兜底保障措施;扩大“防贫保”覆盖面,对受灾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保险业金融机构简化理赔程序,做到快赔早赔、应赔尽赔。

321家A级旅游景区已制定重建方案

此次洪涝灾害给我省文化和旅游行业造成了重大损失。据不完全统计,全省580家A级旅游景区中321家不同程度受损,一批景区停车场被淹没,道路、栈道被冲毁,民宿、游客中心被冲垮,电力、水利、智慧旅游设施设备被损坏。其中,受损额超亿元以上的景区10个,损失金额超5000万元以上的景区6个,全省13家5A级景区、130余家4A级景区受损严重。庆幸的是,相关部门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采取闭园、疏散劝返游客等措施,确保了本次灾情中全省A级旅游景区未发生一起人员伤亡事件。截至目前,全省580家A级景区中有536家因汛情、疫情影响暂停开放。

据了解,目前我省321家受损A级景区均制定了灾后重建方案,景区内部排险除患、基础设施修复和通往景区的水毁道路、桥涵等设施修复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