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上一版3
别样七夕:与你并肩战“疫”
“这段时间不见孩子最安全”
今天,我们是战友
“志愿红”穿成情侣装
不是咱公交人不懂浪漫……
最美的情话 就是与你肩并肩
“等你回来给孩子讲抗疫故事”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天,我们是战友
抗疫情侣装

他叫沙岗,是中牟县大孟镇万胜村的一名中共党员,爱人叫姚永瑞,是一名普通的家庭妇女。他们是两个孩子的爸爸、妈妈,是四位老人的子女,但他们同样也是抗疫一线并肩作战的“战友”。

接送医护人员、维持秩序、为工作人员送餐……“疫”线工作的沙岗像犹如一个蓄满能量的陀螺,各条战线中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除此之外,在完成3轮的全员核酸检测任务后,他还要继续担负起卡点值班工作。

“只要组织需要我,疫情防控需要我,我就出现在哪里。”沙岗丝毫没有犹豫地说。

“我家那口子是中共党员,我作为党员家属,也得支持他的工作,出一份力!”姚永瑞以志愿者的身份成为万胜村核酸检测信息员。

8月5日11:50,姚永瑞刚刚端起饭碗,手机响起了急促的铃声。“下午3点第二次全员核酸检测,请各位信息员12:20在镇二楼会议室集合,参加培训!”她立即放下饭碗,匆匆赶到镇里参加集中培训。学习、实习,忙个不停,回村的路上,让她吃点东西,她说:“不中,不行,检测马上开始,我们得赶快回去。”

刚到检测点,她立刻投入到紧张的人员信息录入中。又是一个不眠之夜,等到结束已经3点了,检测完成后让她吃份盒饭,她总是摆摆手:“过晌了,不觉得饿。”说罢转身就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了家中……

“沙岗每次都是开自家车接送医护人员,从来没有一句怨言,他的妻子姚永瑞也是,招募志愿者时是第一个报名的。”万胜村党支部书记校文胜说道,“他们夫妇两人还主动将自家产的60斤优质瓶装蜂蜜送给了一线值班人员,大家都非常感动。”

“我一会儿要去‘只有河南’核酸检测点支援,估计很晚才会回去。”

“行,你赶紧去吧,村里核酸检测结束了我就回去,你那边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晚上10点,这是大孟镇彦岗村王冬冬和他的爱人张丽在战“疫”一线简短的手机通话。

挂完电话,王冬冬跟着其他核酸检测人员一起赶到“只有河南”景区,迅速投入到核酸检测信息采集的战场上去,全员检测常常深夜还在继续。而在彦岗村核酸检测点,他的妻子张丽还在夜色中为进行核酸检测的群众录入信息……

从7月31日大孟镇这场疫情防控战役打响,33岁的王冬冬和28岁的张丽夫妻两人就共同以志愿者的身份最先投入到彦岗村疫情防控工作中去。

一个简陋遮阳棚,一把椅子,便成了工作室,一件志愿者红马甲便成了工作岗位,他们的工作从已经进行3轮的核酸检测现场秩序维护及人员信息的采集,到后来一线卡点昼夜值守、扫码测温,他们不顾酷暑炎热,哪里需要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常常一工作便是从早到深夜。

夫妻二人坚守在防控一线不同岗位,一天中除了吃饭,见面的时间也很少,连话都说不上几句,偶尔会在电话里面问候一声,“注意安全”“我没事,放心!”听筒里简短的问候是他们最动听的情话。

夫妻俩放不下的是家里的孩子,王冬冬的母亲看出了他们的担忧。“你们就安安心心在一线忙,孩子我们看着,不用你们操心。”王冬冬的母亲让这对夫妻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我们都是年轻人,也想为疫情防控出一份力,能帮上忙就尽力帮,而且家里的老人这么支持,我们更应该好好干。”张丽笑着说,“再说了,我们这也不算什么,医护人员比我们更辛苦……”

本报记者 卢文军 通讯员 常盛寒 文/图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