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这场硬仗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市级统筹16亿元支持灾后重建疫情防控
乘坐城市公交 不再需要核酸证明
多学科合作 “一人一策”施治
白衣战士,我们向您致敬!
郑州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
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疫情风险等级
调整及部分封控区解封的通告
公交线路 运营方案调整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今天是8月19日——“中国医师节”
白衣战士,我们向您致敬!

本报记者 汪辉 王红 实习生 张晓宇 文/图

2021年的这个夏天,对于郑州人来说,格外不同。7月,一场罕见特大暴雨,让整个城市饱受摧残;惊魂未定之时,“德尔塔”来势凶猛,让一座城陷入煎熬。危急时刻,全市广大医护人员再次白衣为甲、逆行出征。他们坚守“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职业精神,日夜奋战在抢险救灾、抗击疫情一线,同时间赛跑,与病毒较量,用实际行动给这座城带来了信心和希望。8月19日,在“中国医师节”到来之际,让我们一起致敬身边的白衣战士!

尽全力 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

特大暴雨的肆虐阴霾还没离去,新冠肺炎疫情卷土重来,郑州市中心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医师公建庄第一时间逆行出征。

8月2日中午,公建庄接到任务,他被任命为郑州市中心医院支援郑州市骨科医院宜居健康城院区的医疗负责人,要以最快速度赶赴一线,用最短时间完成前期准备工作,全力以赴接收来自郑州市第六人民医院的转运病人。

公建庄到达后,立即与院区负责人对接。

时间紧迫,既要圆满完成患者收治任务,更要保障小组每位成员绝对安全,他马不停蹄,和伙伴们一起全身心投入,争分夺秒:组织医疗组和护理组实地查看,制定转运和工作流程、搬运床位、组织实施防控培训……经过整夜奋战,提前完成转运前准备任务。

随着救护车不断驶入院区,139名轻重不一的患者按照提前准备好的流程预案,无缝对接,顺利入住病房。此时,真正的“战役”才正式打响。

患者突然上消化道大出血,没有内镜设备无法镜下止血;患者肾脏衰竭,急需透析治疗……虽然对患者病情提前有过研判,但突发事件还是层出不穷。厚厚的防护服下,闷热的队员们难免焦急。

“镇定!一定保持清醒头脑!”公建庄安抚队员情绪,鼓舞士气,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多方协调、调集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日夜坚守救治现场,他和同事们抢救了消化道出血、脑出血、肾衰、肿瘤化疗后严重骨髓抑制、昏迷等患者……公建庄说:“身为医生,就当竭尽全力挽救生命,只要患者有一线希望,就绝不放弃!”

我希望 妈妈和整座城快点好起来

她是女儿,也是医生。当母亲病痛缠身,当城市发生疫情,她的选择是“上一线”。她是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全科医学科主治医师郭东玲。

这个夏天对于郭东玲来说异常难熬,母亲身患急性白血病,7月23日又被确诊为急性胰腺炎。

即便如此,这次疫情刚发生,郭东玲就做好了迎战的准备。

2020年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之时,郭东玲第一时间加入医院发热门诊,积累了一定的抗疫经验。此次疫情再度来袭,在接到医院通知将要抽调医护人员前往社区进行核酸检测时,她已经下定了决心。

面对伙伴们体恤的劝阻,望着病榻上病重的母亲、病床前守着妈妈的老父亲,郭东玲心中确有万千不舍,也曾默默流泪。但她说:“疫情就是命令,作为共产党员,作为医生,这个时候只能冲锋在前。”就这样,她和伙伴们一起走上了核酸检测一线。

由于疫情反复,一些居民担忧、焦躁,她总是把温和的话语和积极的情绪传递给大家,也获得了更加积极的配合。

核酸检测现场,一位老大爷说:“妞,我有好几种慢性病,疫情期间出来一趟不容易,我真害怕呀。”听出老人的担心,郭东玲主动说:“大爷,我是全科医学科的医生,专门治疗老年常见病、慢性病,我的电话留给您,有什么需要咨询的随时联系我。”“好!真好啊!”老人连声称赞。身后排队等待检测核酸的小姑娘静静倾听,认真配合。望着防护面罩后满脸汗水的郭东玲,小姑娘说:“谢谢阿姨!长大后我也要当医生。”郭东玲说:“这一刻,让我觉得所有的付出和汗水都是值得的。”

随着全市疫情逐渐好转,郭东玲妈妈的病情也趋于稳定。郭东玲说,我希望,妈妈和我们的城市一起尽快好起来!

我骄傲 我是白衣战士中的一员

“紧急通知:我院北部院区接上级指令,紧急收治市六院转诊分流住院患者,倡议业务能力强、能够坚持战斗的医务人员报名……”看到工作群里的紧急通知,郑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乳腺肿瘤及肿瘤康复治疗内科副主任医师姚丽鸽立即报名。

到达北部院区,姚丽鸽马上和同事们一起投入到紧张的准备工作中。姚丽鸽被任命临时负责医院9楼两个病区病人的救治工作。这支临时救治团队由10名医护人员组成,时间紧迫,在进入隔离病区前,每个人都必须尽快熟悉队员组成,分配任务,领取物资,进行感控培训,尽快投入工作。这一次,因为即将面对的病人群体相对特殊,整个团队都难免紧张忐忑。姚丽鸽鼓励大家:“我们一定能行!”

从8月3日中午12时起,一批又一批转运病人到达,姚丽鸽团队先后接收了36名肿瘤及肝病患者。

与以往相比,疫情中的病人心理格外脆弱,做好心理疏导成了工作的重要环节。一位58岁的食管癌患者,只能进流质饮食,原本就营养缺失,起初的几天拒绝进食,经常默默流泪,甚至一度拒绝治疗。得知这一情况,姚丽鸽针对病人实行“一对一”特殊查房,除了每天固定问诊,还和病人聊家常、谈疫情、说新闻……就这样,一天天的心理疏导和安抚,患者情绪越来越稳定,还把身边这些医护人员当成了亲人。

危重病人发生病情变化,不论白天还是深夜,姚丽鸽都迅速赶到病房与值班医师一起抢救病人。因为她深知这一身白衣的责任之重大。

守在隔离病房的日子一天天过去,新冠确诊病例达到出院标准的信息传来,姚丽鸽信心倍增,看看自己的“大白”防护服,她很自豪:“身在战斗一线,我真骄傲,因为我是白衣战士中光荣的一员!”

疫情下 做好母婴安全“守门人”

“德尔塔”来袭,特殊时期,孕妇、产妇和新生儿需要更加完备的保护。郑州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主任医师杨慧丽第一时间披甲上阵,全力以赴为母婴安全做好“守门人”。

8月4日,为了确保全市孕产妇得到安全、及时的救治,郑州市妇幼保健院紧急设立过渡病区,杨慧丽被任命为过渡病区主任。

“过渡病区是医院在紧急时刻为保证母婴安全做出的决定,我是党员,我肯定要站出来,顶上去,保证完成任务。”这是杨慧丽的承诺。

事实上,杨慧丽并非轻装上阵,爱人在外地工作,家中80多岁父母和两个孩子都需要照顾。虽然肩上的担子不轻,可杨慧丽从无抱怨,更没有因为家事耽误过一天工作。

过渡病区建立第一天,整个住院病区就满员。除了加班加点连轴转,杨慧丽没有其他选择。

因为人手紧缺,除了正常的诊疗之外,她还帮助患者打饭、送水,转运物品,一天下来,累得腿都抬不起来。刚能歇一会儿,120又转来两名封控区孕妇。紧急检测、加急腾挪床位、安抚忧心忡忡的“准妈妈”……杨慧丽忙得团团转。

疫情下,杨慧丽需要承担242名身处封闭区和封控区的孕产妇线上答疑解惑任务。病区内,孕妇、产妇也难免焦灼。特殊时期,特殊人群,杨慧丽只能坚持再坚持。微信、电话、电脑……只要孕产妇有任何问题,她都耐心温和地一一解决。嗓子累哑了,她也不道一声苦。

病区里,同事们只要看到她在,心里就有了主心骨。大家都说:“杨主任就是我们的‘定海神针’,有她在,安心!”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