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专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发挥政协协商优势 助力城市数智治理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市政协协商座谈
发挥政协协商优势 助力城市数智治理
深入推进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一“事件”改革

当前,我市以一“事件”为抓手的“一网统管”改革,是一项创新性很强的综合性改革,对于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事件”改革工作中“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专题,是从我市老百姓反映强烈、经常性、普遍性问题着手,梳理出的23件关键事项之一。

据统计,截至2020年底,郑州市户籍人口898.9万人,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人147.39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6.39%。其中,80周岁以上老人17.9万人,独居老人1.88万人,呈现人口基数大、独居空巢老人多、高龄化趋势明显等特点。

市政协日前召开双月协商座谈会,邀请部分市政协委员、市政府职能部门负责人及公民代表围绕城市治理“一网统管”改革工作中的“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一“事件”进行专题协商议政。

热情建言

做好智慧安防建设

市政协委员 王瑜

作为从事居家养老服务23年的业内人员,我们在“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实践工作中,针对独居老人居家安全积累一定经验,建议推进郑州市智慧安防体系建设,形成“政府主导、民政牵头、相关部门协作、社会参与,根据独居老人不同情况,采用无偿、低偿、有偿”的建设服务模式,为有需求独居老人配备智慧安防设备,守护独居老人安全。

为高龄特困孤寡老人、失独家庭老人、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高龄老人,配备安装呼叫终端和红外感知等智能安防设备,老人负担费用的小部分,政府补贴费用的大部分。同时,根据个人意愿,在一定金额上可按等级及收入情况进行不同程度家庭适老化改造和适老化用品配置。

以奖补的方式鼓励民间服务机构建立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或提供紧急联络服务系统及异常报警服务系统。通过社区加大对“独居老人安全防范”的宣传,营造子女常回家看看、邻里互助、志愿者服务相结合的关爱老人良好氛围。

规范社区养老服务事业

市政协委员 郑俊杰

独居老人更加需要社会的关爱与支持。社区应建立设施优良、环境优雅的养老支持机构,整合社会、政府等力量,免费为独居老人提供应有照顾与支持。例如整合卫生部门用于社区的预防保健经费、医保费用中用于支付医疗机构和家庭病床的老年人医疗项目经费以及民政和老龄部门用于机构养老和居家养老服务的补贴等,形成统一支付体系,对建立社区养老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支持,以帮助独居老人获得更好的照顾。

市政府应建立和完善有关关爱社区独居老人的法律法规,规范社区养老服务事业,明确规定社区养老服务的从业资格、工作人员应具备的专业素质、养老机构应提供的基础服务及其质量,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同时,加大对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宣传力度,提高市民对于养老机构的接受程度,鼓励社会力量的参与,建立完善的志愿帮扶制度。

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市政协委员 罗巧玲

关怀社区独居老人日常生活中的安全问题,已成为满足社区独居老人众多需求的当务之急。建议建立社区、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联动机制,建立健全专业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医养结合的制度机制;完善养老保障服务体系,出台差别化政策机制,在实现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全覆盖的基础上,逐步提高独居老人医疗待遇保障水平;出台新政策,加大对损害老年人身心健康犯罪行为的处罚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扶持政策,将养老服务专业人才培养纳入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养老服务能力和水平。

此外,逐步加大对市政设施便老化升级改造的经费投入,方便社区独居老人日常生活和交通出行。加强多层次养老政策探索研究,鼓励、引导、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开发针对老年人尤其是独居老人的特殊保险产品,为独居老人提供基本养老保险及医疗保险基础上的高品质、个性化服务。

为独居老人提供心理关怀服务

市政协委员 王振翔

政府可以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从根本上逐步转变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实现真正的社会化养老。早在2018年1月16日,郑州市人民政府就出台了《郑州市政府购买养老服务暂行办法》。该办法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了制度保障,但要真实落地惠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建议在修订时考虑亲友、快递、邮政、社区、邻居等社会关系联动,考核到位,及时发现独居老人各种情况,避免出现险情。

心理关怀尤为重要,建议由社区文艺组织骨干,负责组建老年活动队,鼓励老人走出室内,参与到老年活动室和各类文化娱乐活动中来,丰富精神文化生活,使他们再次融入社会,走出孤独压抑的心理状态。

社区协调安排就近的帮扶对象,定期组织一对一的志愿者关怀活动,邀请专业社工为独居老人提供心理关怀服务,随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态,有针对性地提供心理咨询和帮助,使他们保持健康、积极的心理状态。

分层级管理预警系统

市政协委员 胡大宽

关于做好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建议实行分层级管理,从老人收入、子女情况、健康情况、年龄及社会能力等方面分层级管理,根据不同分级,政府和社会进行不同程度的参与,一是可以更好地发挥子女和政府以及社会的力量,二是体现公平、公开、合理配置资源。

对于无子女或子女因特殊原因(如残疾、智障等)不能负担的,且没有收入,或收入低于平时生活水平标准的,政府和社会力量全部参与或绝大部分参与;无子女或子女无力承担,但有退休金或其他合法收入,且收入高于平均生活水平,预警系统政府和社会部分收费;有子女,子女收入高于平均生活标准的,老人无退休金或合法收入低于生活平均水平,根据子女收入情况,由子女承担费用;有子女,子女收入不能承担的(需评估),政府部分承担;有较高退休金,或子女有能力的,全自费。

预警系统实行自愿原则。定期进行第三方评估,动态调整方案,实行社会监督,持续改进完善,避免漏洞和执行偏差。

把养老服务延伸到老人家中

市政协委员 郭艳

政府应将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工作延伸到老人家中。对60周岁以上的独居老人逐人分别建档(60、70、80、90岁及以上),将老人的年龄、个人收入、居住的房屋性质、亲属联系方式及原单位情况和联系人,都归入档案台账。

将已建档的60岁以上独居老人纳入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统一负责管理。社区主任统筹全面工作,居家养老工作人员具体负责,实行责任到人照护制,每日一联络,并记录在册,及时了解独居老人的生活和身体状况及心理需求。 

对80岁以上或行动不便的独居老人,可以根据老人的情况和需求,通过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协助对接社区超市送货上门,同时,要定期派人上门打扫卫生。

对于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要由政府送医或送养老院,老人有退休工资的费用自负,无收入的五保户费用由政府财政统一负责。

建立科学高效的安全预警体系

公民代表

刘蕊:目前,农村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这一方面基本上各地都还是空白。针对有子女的独居老人,建议在农村老人家中安装监控设施。针对因其他问题而导致老人独居的,应在老人家中安装预警系统,考虑到该部分独居老人大部分生活条件不富裕,安装预警系统应由政府统一采购与安装。

宋伟:因老年人健忘、反应慢、行动迟缓等原因,特别要注意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问题及防范措施。应采取有效措施,帮助独居老人加强防火意识与防范,注意心脑血管疾病,切实提升安全防范意识,让他们感受到温暖与关怀,从内心深处感受到生活充满阳光和希望。

魏晓军:建议建立独居老人数据库,有条件的地区可采用“物联网+智能化观测”的方式,对独居老人的住所安装基于物联网环境下的感应装置,无条件的地区可采用“声光电+小区监控”的方式,在独居老人家中起居、活动的区域安装数件简单易操作、一键触摸的发光发声装置,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简洁、高效的安全预警体系,防止独居老人发生不测。

常春:推行社区居家养老,义工每日巡视,设立老年人活动中心,能大大缓解老年人独居带来的问题。针对老年人腿脚不便问题,政府相关部门应牵头组织,加快推进老旧小区电梯安装工作。

真诚回应

政府引导 市场运作 扩点提面

市大数据管理局

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是指通过在老人家中安装燃气、烟雾、红外感应等物联网设备,加大对老年人居家安全情况监测,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情况及时通报给老人家属、村(居)民委员会工作人员等,在必要时给予独居老人以帮助,提升独居老人家庭的安全预警能力。

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一“事件”改革专班在前期调查摸底、梳理事件、充分论证的基础上,把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作为全市首批3+4一“事件”改革区级试点事件,积极探索推进。

试点工作选取高新区、金水区作为试点区进行推进。市改革专班协同两区根据实际,分别拟定了《高新区政府购买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实施方案》和《金水区关于建立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制度的意见(试行)》。高新区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老人自费三种模式在全区进行推广安装设备和相应的预警服务。金水区拟定以原有已纳入服务范围独居老人较多的4个街道办事处(北林路、经八路、花园路、丰产路)的独居老人为试点人群(27人)。目前,各项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下一步,参考上海经验,结合高新区、金水区试点情况,将及时总结经验,统筹协调民政等有关部门,制订全市推广方案,积极稳妥推进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一“事件”在全市范围内深化改革。

6月底前,在抓好区级试点改革的基础上,将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体系纳入市“一网统管”系统平合,会同高新区、金水区进行试点事件的系统打通和数据共享;协调打通民政、卫健委等部门数据,通过数据分析,全面掌握全市不同类型独居老人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一“事件”改革工作。

本次推广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问题导向、坚持从实际出发,发挥好政府引导监督作用,统筹好社会力量以市场化运作、实现保障基本、普惠多样的目标,按照政府购买服务、政府补贴、老人自费三种模式进行推广安装设备和相应的预警服务。

同时,为了更好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落地,建议郑州市政府有关部门出台支持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的配套政策,将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纳入全市养老服务发展规划,与政府购买资助老年人的助餐、助浴、助洁等上门服务并行推进。由市级民政部门牵总,制订全市智慧养老总体规划,以区为单位,建立民政、卫健、街道等多方联动的协同推进机制。

打造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

市民政局

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近年来,我市以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为契机,以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企联动普惠养老试点为抓手,加强政策创制,加大奖补扶持,加快推进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人才队伍培训培育,初步构建了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养老服务机构840多家(其中,敬老院61家、福利中心7家、社会办养老机构82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中心696家),设置养老托老床位5万多张。建设12349等养老服务信息平台11个,入网人数39万多人。

下一步,将进一步完善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养老服务发展。重点加强独居空巢老人关爱服务和安全工作,通过建设全市智慧养老服务平台,逐步实现养老服务供需有效对接,借助大数据对老人进行健康安全管理,老人身体发生异常或有需求时,平台中心将及时通知相关人员,联系120等进行急救,实现对老人需求的及时响应。同时,以平台为中心构建家庭、社区和机构的三维养老服务网络,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精准匹配需求,全方位满足老人的健康需求、生活需求和社会需求,为老年人提供安全、高效、便捷的健康养老服务。

持续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

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老年人的健康养老问题,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卫生健康部门围绕老年人就医、健康危险因素干预、健康管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老年健康服务保障水平得到较大提升。

结合老年健康需求,下一步,将持续加快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深化医养结合发展,完善以机构为支撑、社区为依托、居家为基础的老年护理服务网络,促进老年医院、康复医院、护理院和安宁疗护机构标准化、规范化。提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康复、护理床位占比,打通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服务环节,做好老年人常见病、慢性病复诊和日常健康管理服务。推动老年友善医疗机构创建工作,建立无健康码绿色通道、便捷就医绿色通道、预约就诊绿色通道,优化老年人“互联网+就医”服务流程,着力解决老年人“数字鸿沟”问题,探索适合老年群体的医疗服务。推进医养结合示范县(市、区)和示范机构创建工作,鼓励医养结合机构加入城市医联体和县域医共体,鼓励养老机构与医疗卫生机构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试点探索“医疗、康复、养老、照护”四位一体失能老年人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加大健康管理力度,开展好基本公卫服务和家庭医签约服务,做实慢性病管理,推进社区健康小屋建设,提高健康服务覆盖面,提供全方位健康服务。关注老年人心理健康,为老年人提供心理辅导、情绪纾解、悲伤抚慰等心理关怀服务,满足老年人多方面、多层次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试点先行

明确推广模式和对象界定

高新区社会事业局

作为试点区,高新区今年3月底已经完成了8户试点家庭的“智慧六件套”(红外感应、烟雾报警器、门磁、一键报警、水流量监测、燃气报警器)设备安装并上线试运行。经过两个月的运行,系统整体运转正常并取得实效。目前,已与市城市大脑、高新区数智治理平台互联互通。

接下来,高新区管委会将主要组织开展制定推广方案相关工作。明确推广模式,按照政府购买、政府补贴、老人自费三种模式进行推广安装设备和相应的预警服务。明确对象界定,一是要明确独居老人概念,二是明确适宜不同模式老人的界定标准。同时,充分调动多方力量参与提供预警处置服务,在原有的老人紧急联络人、社区(村)相关工作人员等人员的报警响应处置力量外,鼓励邻里互助、老人互助、志愿服务、社区养老照料设施提供服务等,实现政府托底,社区互助的运营机制。

独居老人的身份界定是推广工作的主要难点。一方面,暂没有相关文件对独居老人进行明确的定义,另一方面,独居老人独居状态是相对动态和私密的,难以核实和界定。建议全市统一独居老人的定义和核实办法,以便于广泛推广实施。

逐步完善服务标准和规范

金水区民政局

金水区初步拟定了《关于建立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制度的意见(试行)》,对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的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服务对象、方式、内容和机制等方面都提出了具体要求,目前正在征求意见。同时,拟定以原有已纳入服务范围独居老人较多的4个街道办事处(北林路、经八路、花园路、丰产路)的独居老人为试点人群(27人),结合老年人的不同需求,探索不同的智慧预警设备。

目前,各街道也按照要求摸清本区域内独居老人底数,并登记造册,为下一步全区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实现全覆盖奠定坚实的基础。按照计划,今年6月底前,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制度在各街道全部建立,预警服务工作全面启动;年底前,全区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实现全覆盖。

全区将坚持政府主导、社区主体和重点保障,建立区民政局牵头,区社治委、区卫健委、区医保局、金水公安分局、各街道办事处等单位共同参与的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机制。各单位各司其责,密切配合,形成齐抓共管、整体推进的工作格局。区民政局结合相关部门意见,建立金水区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制度和具体实施办法,逐步完善全区独居老人居家安全预警服务的标准和规范。

本报记者 赵文静 整理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