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体新闻 上一版3
郑州美术馆新馆明日起恢复开放
“河南军团”拳击摘得一铜
成年组女足赛开战 奥运联合队开门红
朱婷因伤全运会不再出场比赛
汝瓷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获批筹建
逾1.2万册图书助力图书馆灾后恢复
古城处处换“新颜”
群众网球比赛将开拍河南民间高手昨出征
齐鲁大地尽展“中原画风”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全运走笔
古城处处换“新颜”

第一次承办全运会,让古城西安人笑逐颜开,璀璨的灯光照亮了每个人充满笑容的脸庞,热情洋溢的老陕们和十四运会进行了一场完美的邂逅。只留经典,不留遗憾,倔强的老陕对自己提出了高标准、严要求,力求为全国人民奉献一场精彩的体育盛事。精彩与经典交织背后,则是陕西西安这座城市的蝶变风采,古城西安处处彰显着全运的喜庆。

走在古都西安的大街小巷,随处都能够感受到浓厚的全运氛围。在广场、十字路口、景区景点等城市聚集区,都能看到“迎接十四运会”主题景观,可爱的十四运会吉祥物、精美的设计,一处一景,让人眼前一亮,吸引市民游客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古城处处洋溢着“迎接十四运会 创建文明城”的氛围。

十四运会期间,无论是出租车司机、便利店店员,还是电力供应保障人员、景区工作人员,各行各业都在结合自身实际叫响一个主题口号、制定一套服务标准、设计一个行业标识、明确一个活动载体,为成功举办十四运会提供一流保障、营造一流氛围、创建一流环境,为成功办一届精彩圆满的体育盛会贡献西安力量。

在西安各个社区,处处都是十四运会志愿者,他们身着红马甲,手拿《西安市民文明手册》、“文明健康 绿色环保”、文明养犬、垃圾分类、文明观赛指南等相关知识彩页和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宣传品,在小区门前,向居民群众和过往行人宣传普及文明交通、文明餐桌、文明行为,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的生活方式,并号召市民群众做道德风尚的传播者、文明行为的践行者、创建活动的参与者,为十四运会贡献力量、增光添彩。

服务十四运会,奉献我的城,塑美创佳争优,正激励着各行各业的广大工作人员当好热情周到的东道主、西安发展的宣传员、文明风尚的示范员、奉献全运的服务员,以最优服务展现“西安风采”。

记者们最熟悉的地方就是西安奥体中心的“一场两馆”,包括6万个座位的体育场、1.8万个座位的体育馆和4000个座位的游泳跳水馆。除了开、闭幕式,还承担着本届全运会田径、体操、游泳、跳水等比赛任务。从远处看,一朵硕大的“石榴花”在这座城市盛开。它就是建筑形态取意自石榴花,并被命名为“长安花”的西安奥体中心体育场。夜幕降临,灯光点亮,璀璨夺目。每当夜晚乘车路过这里的时候,大量市民携家带口打卡点赞,想必西安人的骄傲油然而生。

全运期间,地铁成为市民观看比赛和出行的最主要的交通工具,而为了与全运“配套”,各式各样的全运主题元素,彰显全运的风采。地铁主题车站氛围营造以运动项目为出发点,在A、B、D通道增加运动等主题元素,以不同的色调凸显运动精神。“A出入口以红色为主色调,代表激情、乐观、青春、向上;B出入口以蓝色为主色调,代表活力、拼搏、超越;D出入口则以绿色为主色调,代表奋发、热爱、精彩。”相关工作人员介绍,3个出入口的设计主题各具特色,不仅展现了全运会62年发展历程及中国奥运之路,还设有趣味互动区,让乘客沉浸式体验运动魅力。

圣火承载着中国体育人的梦想和荣誉、承载着三秦儿女的希望和骄傲。古今相融的西安以雄浑壮丽的历史景观,沉淀出最深厚的华夏文明记忆,等待四海宾朋来此品味;绿色生态的西安已绽放清秀笑颜,以山清水秀的新画卷,曼妙城市的风景线,期待八方来客来此欣赏。

相约西安、筑梦全运!夜幕下的西安奥体中心流光溢彩、美轮美奂,让整个城市活力十足。西安用实际行动证明,一届大赛是可以改变一座城市的,如今,这座千年古都重新焕发着光彩。以历史文化名城著称世界的西安,正用如火的热情,践行全运之约,向全国人民发出清晰的信号:从现在开始,西安将创造不一样的精彩!

本报西安专电

郑报全媒体记者 刘超峰 郭韬略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