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1版:创新赋能 上一版3  4下一版
由“制”转“创” “智”造提质进位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由“制”转“创” “智”造提质进位
“郑州造”格力空调走进千家万户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宇通客车树起全球客车“中国标杆”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郑煤机“领跑”中国煤机行业 郑报全媒体记者 李新华 摄
“国之重器”中铁盾构走向世界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郑报全媒体记者 徐刚领

2019年9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郑煤机并作出重要指示:“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实体经济是我国发展的本钱,是构筑未来发展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推动我国经济由量大转向质强,扎扎实实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河南、郑州重要讲话精神,我市努力打造国家创新高地、先进制造业高地、开放高地、人才高地,在国家中心城市建设中提质进位。

大国重器郑州制造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时发表了“三个转变”重要论述,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这一具有方向性的科学思想开启了中国制造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掀开了中国制造品牌发展的新征程,孕育了中国品牌日的诞生:2017年,国务院批准将每年5月10日设立为“中国品牌日”。

七年来,中铁装备一系列创新产品不断问世,不断刷新自己创造的纪录,以实际行动践行了总书记“三个转变”的重要指示,推动了我国工程建设乃至世界工程建设领域的重大变革,成为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最为闪亮的创新名片之一。

隧道掘进机(盾构/TBM)可穿山越海,是集机械、电气、液压、传感、信息、力学、导向等技术于一体的高端装备,被誉为“工程机械之王”,是衡量一个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平的重大关键装备。20年前,我国铁路、公路、水利、城市地铁、海底隧道等大量基础设施建设迎来大发展时期,而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我国盾构/TBM长期依赖进口,严重制约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进程。此时,自主研发国产盾构机成为摆在中国面前的唯一出路。

2008年,中铁一号下线之后,中国盾构机开始迅速占领国内市场,国外盾构机被迫降价30%以上。作为中国隧道掘进机产业的领头羊,中铁装备以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为突破口,敢于走前人没走过的路,努力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把创新主动权、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中铁装备是我国掘进机研发制造的开拓者和领军者。截至2020年,公司在全国建有20个盾构机组装基地,主业掘进机订单和产量在国内同行中率先破千,并实现连续9年保持国内市场占有率第一,连续4年保持产销量世界第一,“中铁盾构”已成为我国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一张靓丽名片。目前,公司各类产品应用于国内40余个城市,出口至意大利、法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26个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欧洲高端市场接连取得重大突破,海外市场份额位居全球行业第二;出厂设备累计掘进近3000公里,基本实现地铁、铁路、公路、水利、矿山、市政等各应用领域“全覆盖”。

七大主导产业齐发力

制造业是产业之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是立市之本。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调研河南、郑州重要讲话精神,加快推动《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落地见效,2020年9月,我市出台了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相关政策。

《郑州市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共分7个部分、26条,包括培育新兴产业、做大做强企业、支持项目建设、创新试点示范、提升质量建设、加快数字化转型和强化要素保障等方面,涵盖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各主要方面。

根据《郑州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关于“深入开展促进企业成长工程,以大企业培育大产业”的要求,我市将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营造环境,形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到2022年,培育2~3家千亿级企业,20家以上百亿级企业,使其成为郑州市“企业森林”群体中“顶天立地”的参天大树。

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河南、郑州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按照全市高质量发展制造业、高水平扩大对外开放两个三年行动计划,创新举措、攻坚突破,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产业结构调整呈现加快之势,以中原科技城为带动的科技创新呈现突破之势,以“四条丝路”为牵引的对外开放呈现跃升之势,以“头部”企业为重点的优质项目呈现集聚之势,以优化营商环境为基础的市场主体培育呈现壮大之势,郑州的高质量发展取得新的成效。

郑州市制造业发展不断提升,明确了七大主导产业、五大新兴产业,加快推进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发展,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装备制造、新型材料、现代食品与加工六个千亿级产业集群。

就装备制造业而言,我市拥有中铁装备、郑煤机、恒天重工、格力、海尔、宇通重工、中车四方等一批行业骨干企业。其中,郑煤机是中国煤机行业第一品牌;中铁装备是国内最大的盾构机生产企业;恒天重工是国内最大的纺织机械成套装备生产企业;格力、海尔在郑州各有600万台(套)空调生产产能。

煤机开启智能时代

郑煤机集团始建于1958年,目前是全球规模最大的煤矿综采技术和装备供应商、国际领先的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作为A+H股上市公司,目前拥有煤矿机械、汽车零部件、投资三个业务板块。在液压支架的研发生产上,郑煤机集团一直在不断刷新自己保持的“世界第一高”纪录。从中国第一架到世界第一高,从技术跟随到技术引领,郑煤机技术创新不断实现突破,推动中国煤机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

目前,郑煤机集团煤矿机械板块国内市场占有率保持在30%以上,公司产品遍布全国各大煤业集团,出口到俄罗斯、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和地区。

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让全体郑煤机人倍受鼓舞、干劲十足,更加坚定了郑煤机扎根于高端装备制造业的信心和决心。

2019年,郑煤机梳理明晰煤机板块新一轮发展战略(智能化、成套化、国际化、社会化),牢牢把握数字化转型窗口期,将智能化、数字化转型融入企业发展,强化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

2020年,郑煤机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实现逆势增长,营业收入265.09亿元,同比增长3.06%;归母净利润12.39亿元,同比增长19.12%。2021年上半年营业收入150.71亿元,同比增长22.41%;归母净利润12.02亿元,同比增长5.91%。

两年来,郑煤机积极践行新发展理念,以深化改革为主线,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促进产业转型升级。2020年,郑煤机国有股东河南机械装备投资集团通过公开征集受让方的形式转让所持郑煤机16%股份,引入战略投资者。2021年2月,完成股份转让的过户登记手续,治理结构进一步市场化,内生动力进一步增强。在深化改革的新格局里,郑煤机赢得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逐渐形成高度市场化、高质量发展的全新态势。

智能化开采是煤矿发展的必然之路,数字化转型是时代发展的大势所趋。 总书记视察同年,郑煤机煤炭智能开采研究院正式设立,整合了各部门及分子公司的研发力量,加速智能化产品的研发及推广。同时,协同外部资源,与高校、高科技企业、矿业集团等在智能化方面展开合作,参股南京北路智控公司,与华为、中国联通战略签约,共同探索将5G、大数据、工业互联网、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智慧矿山建设。截至2021年8月底,推广智能化工作面277个,市场占有率达39%,稳居行业第一,被多个矿务局定为标杆示范工程,打破了一些矿区在智能化工作面应用领域的空白。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