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2版:云奔潮涌 上一版3
连通世界 丝路花雨缤纷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连通世界 丝路花雨缤纷
铁海快线,货通全球 (郑州铁路集装箱中心站供图)
跨境电商,让市民不出郑州就能“全球扫货”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空中丝路,通达世界 本报记者 丁友明 摄
中欧班列(郑州) 跑出新速度 (郑州国际陆港供图)

本报记者 李颖 聂春洁 王译博 曹婷 张倩

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郑州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历史机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空中、陆上、网上、海上四条“丝路”发展风生水起、如火如荼,推动城市从内陆腹地走向开放前沿,快速崛起为内陆地区开放新高地。

“空中丝路”网络日益丰富

郑州机场本月传来好消息:9月9日,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正式在郑州机场启用,郑州将逐步成为顺丰区域性航空枢纽,意味着郑州机场多货站格局再次得到扩展。顺丰郑州航空快件转运中心项目设计日吞吐量可达400吨,年吞吐量可达14万吨。根据规划,郑州机场未来将成为顺丰区域性航空枢纽,形成辐射范围包括全国重点城市机场及部分国际航空货运枢纽的航线网络。

7月9日,一架卢森堡货运航空公司的全货机从郑州新郑国际机场腾空而起,该航班货物由爱派克斯货运代理组织,搭乘中原龙浩航空公司货机从越南河内空运至郑州,经过换单操作处理后再搭乘卢货航货机空运至美国芝加哥奥黑尔国际机场。这标志着郑州机场完成了首单国际换单模式的“空空中转”,进一步提升了郑州机场货运转运能力,巩固了郑州国际航空货运枢纽地位,形成国内国际发展新格局。

今年以来,郑州机场的货运一直保持着平稳增长态势,在全省经济社会恢复发展中争当先行者,努力发挥了积极的带头示范作用。据统计,今年前8个月,郑州机场累计完成货运吞吐量44万吨、同比增长21%,其中国际货量占75%、同比增长34%,在全国200多个民用机场行业位次排名中稳居第6。在货运快速发展的同时,郑州机场客运航班回升速度明显。目前,郑州机场日均航班量已恢复到430多架次。不仅郑州至国内各省会城市的航班量回升明显,而且郑州至西昌、揭阳、赣州、阿克苏、喀什、赤峰、东营、衢州、玉林等中小城市的航线也都恢复了客运航班的运行,大大方便了旅客的航空出行。

截至2021年8月底,在郑州机场运营的全货机运输航空公司达27家(其中国际和地区21家),开通全货机航线45条(其中国际和地区35条),通航城市47个(其中国际地区36个);运营的客运航空公司37家(其中国际和地区4家),开通客运航线194条(其中国际和地区5条),通航城市106个(其中国际和地区5个)。

中欧班列(郑州)跑出新速度

近年来,中欧班列(郑州)一直持续保持高频次往返常态化开行,从2013年首班开行至2021年8月31日,班列总累计开行4850班,总累计货值200亿美元,货重276万吨。从开行之初平均每月1班增长到目前每周去程16班、回程18班的高频次往返状态。今年上半年,中欧班列(郑州)开行439班(285班去程,154班回程),货值17.83亿美元、同比增长6%,货重27.72万吨、同比增长17.8%。目前,中欧班列(郑州)现境外直达站点已有10个,构建了郑州连通欧洲、中亚和东盟及亚太(日韩等)国际物流大通道。网络遍布欧盟和俄罗斯及中亚地区30多个国家130多个城市,境内外合作伙伴逾6000家,初步实现“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境内外物流网络布局。

2020年7月,郑州成为全国5个中欧班列集结中心(郑州、重庆、成都、西安、乌鲁木齐)城市之一,也是中东部唯一获批城市,国家发展改革委安排专项资金,促进中欧班列(郑州)开行由“点对点”向“枢纽对枢纽”转变,加快形成“干支结合、枢纽集散”的高效集疏运体系。同时,实施“中欧班列(郑州)+”工程,持续推动“运贸一体化”发展,大力发展“班列+口岸”模式。

今年下半年,郑州国际陆港将围绕“连通境内外、辐射东中西”物流通道枢纽目标,力争年底前在“十站点、六口岸”基础上,实现线路多元化新突破,创新发展“运贸一体化”,为河南优质产品走出河南、走向世界打通新通道,实现以运带贸,以贸促运;将持续提升陆上丝绸之路核心竞争力,实施“中欧班列(郑州)+”工程,构建“一主两翼”国际货运班列体系;将进一步提升中欧班列开行频次,提升班列开行质量,将综合竞争力保持在全国中欧班列“第一方阵”;同时,将充分发挥区位交通优势,推进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空中、网上丝绸之路协同发展,扩大“四路协同”效益,形成发展合力,全面提升河南枢纽的经济能级和开放通道优势。

跨境电商“网上丝路”绘制新画卷

“早就想买这款维生素了,但是代购不放心,且食品保质期短,在这里买了就能带走,既放心又方便。”9月16日,在中大门跨境“O2O”自提馆购物的市民张女士说。位于郑州E贸易博览交易中心的跨境“O2O”自提馆,是跨境电商创新的一大成果。这里汇聚了上万种跨境化妆品、母婴用品、食品、家居用品等,让市民不出郑州就能“全球扫货”。

据了解,按照“买全球、卖全球”的目标,近年来郑州坚持创新引领,集产业要素,全面推进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建设。继“1210”网购保税模式、“秒通关”、“跨境O2O自提”等一系列创新后,今年5月8日全国首家获批跨境电商零售进口药品试点获批,试点运营平台中大门健康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已有6家年营业额超过10亿元的医药企业入驻河南保税物流中心。与此同时,跨境电商试点承建单位——河南保税集团整合商贸、物流、金融、科技四大产业,不断夯实E贸易核心功能集聚区产业生态。打造跨境电商国际物流专线,从去年开始截至今年上半年,已开通的郑州至列日、洛杉矶、纽约三条跨境电商专线包机累计飞行715架次,带动国际空运货物6万余吨。并新增英国小包物流专线产品等,为“买卖全球”的企业降低物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我们将合理布局医药研发、加工、销售、物流等环节,在E贸易核心区形成医药交易特色产业。”河南保税集团总裁徐平说,下一步还将加快跨境医药试点业务开展,探索农副产品的跨境电商发展新模式,加强空运、海运、班列、卡航为一体的多式联运体系构建,推进全球重要节点城市物流、商贸基地建设,加速E贸易核心区产业集群形成。

网上丝绸之路已持续成为我市外贸发展引擎。记者从市商务局了解到,2016~2020年,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累计448.82亿美元。(今年1~5月,全市跨境电商交易额完成约74亿美元,同比增长42%,其中进口25.5亿美元,出口48.5亿美元。)

铁海联运:借港出海、货通全球

不临江、不沿边、不靠海,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海上丝绸之路”越来越顺畅。挖掘“向西”潜力,放大“向东”优势。目前,郑州铁海快线班列构筑起了郑州至上海洋浦港、青岛港、连云港、天津港、宁波港之间经济快捷、低碳环保的物流大通道。据统计,截至9月15日,郑州铁海快线班列2021年办理量达到14519标箱,把“门户”搬到家门口,郑州借港出海、货通全球。

据介绍,为加快海上、空中、陆路、网上四条“丝路”协同发展,下一步郑州铁海快线班列将继续扩大业务辐射范围,加快外贸货物近洋和远洋航线开发,打造内陆中原的便捷高效的“出海口”。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