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T10版:百舸争流 上一版3  4下一版
芳华初绽 风景这边独好
扬帆奋楫 大河绘就锦篇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扬帆奋楫 大河绘就锦篇
惠济古桥

本报记者 杨丽萍 通讯员 侯森 文/图

澎湃奔涌的黄河从巴颜喀拉山脉咆哮东去,在大地上留下九曲身影,行至郑州,她却放缓了脚步,以一种开放的姿态将郑州揽入怀中,把生生不息的基因和敢为人先的精神深深嵌入这片土地。

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用心之深、用情之真、语重心长地发出时代嘱托:“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更是赋予河南省和郑州市的一项时代重任。

惠济区大河路街道,位于中华母亲河——黄河和大运河通济渠围合区域,地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起步区内,是郑州市“北静”发展定位中32个核心板块之一。面对黄河国家战略这一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作为沿黄重要节点,大河路街道正扛牢历史使命,积极行动、先行先为,浓墨重彩地书写着“示范答案”。

服务大局勇作为 实干笃行显担当

大河奔流高歌行,好风光带来好前景。当前,郑州市围绕“沿黄生态保护示范区、国家高质量发展区域增长极、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三大功能定位,旨在打造面向世界的黄河会客厅。紧邻黄河的惠济区大河路街道突出板块引领,瞄准区委区政府打造大运河文化片区先行区板块建设精准发力。

政策有尺度、惠民有温度。为做好文化片区的前期准备工作,大河路街道成立拆迁指挥部,将机关干部、党员骨干抽调到8个征迁工作组、分包作业,全力做好政策宣讲、评估引导、问题协调等工作。通过强化时间节点、挂图作战,以攻坚克难、敢拼敢赢的劲头,从依法依规入手、从情感沟通发力,主动拉近与群众的心理距离,努力破解各类疑难问题。在做好群众动员工作的同时,街道把村民的事当作自己的事,以服务暖人心。考虑到村内老人及特殊人群安置问题,街道牵头为其租房;搬家遇到困难,党员干部带头当起“搬运工”。目前,惠济桥村村庄征迁已完成,工业园区征迁工作全面铺开。

在大运河文化片区板块建设中,大河路街道展现了干事创业的“大河速度”,为郑州市全力打造一批展现黄河文化的世界级文化地标和文化品牌,腾出了发展空间。

大运河文化片区也是2025年第十一届中国花卉博览会举办承载地,当前,大河路街道上下党群齐心、吹响了奋斗的号角,正在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国家花博会的顺利举办。

综合整治见成效

黄河滩区风物新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开展滩区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对发挥生态优势、弘扬黄河文化、推动地区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

大河路街道整合各方力量成立黄河生态保护和滩区治理指挥部,实施“一线工作法”,坚持例会制度,建立问题台账,分步骤、有重点、全覆盖开展滩区综合整治,推动滩区生态环境良性发展,滩地公园生态景观慢行系统“九纵三横”工程建成,彩色观光路、滩地公园变身市民打卡地。

同时,组织人员对重点区域进行不间断巡查,及时发现、报告新增违法建设,并登记造册、建立台账,严格依法处理,确保违法建设在第一时间整治到位。

街道坚持以拆促管,不断提升滩区综合治理水平,真正把“人民至上”的理念转化为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绘出黄河保护攻坚工作最大同心圆。

文旅融合赋新能

美丽乡村入梦来

悠悠历史长河中,黄河水滋养了无数黄河南岸的大河儿女,也为这片土地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珍。大河路街道辖区内的惠济古桥,就是生生不息的黄河文化的一种见证。如何让古老的文化在当下熠熠生辉?乘着黄河国家战略的东风,大河路街道以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大力推进文旅融合发展。

街道坚持以点带面,着力“点上出精品”的思路,扎实做好美丽乡村样板示范点建设。通过规划先行,资源整合,统筹协调,合力推进,街道把美丽乡村建设融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多次协调区规划发展中心、省规划院到沿黄村庄实地查看,加紧规划设计。

目前,保合寨精品村建设相关委托手续已完成,正在积极谋划实施方案,已聘请中国美术学院风景建筑设计研究总院专家,结合乡村特色文化遗产,对保合寨村进行总体规划,尽快做好项目立项,组团发展,着力打造黄河岸边未来乡村聚落;前刘村将以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打造一个立足当下面向未来的非标住宿度假的高地,共同缔造沿黄部落与世界对话的“新窗口”康养基地……同时,探索股份经济合作社发展新路径,通过独立经营、承包、租赁、参股、入股、联营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进一步盘活集体资产,增加群众财产收入,全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如今,大河路街道辖区环境焕然一新,村子越来越美,生活越来越好,干部干得起劲,群众也倍儿有精气神。

党群一心聚合力

赤胆忠诚护民安

在乘借黄河国家战略东风扬帆远航的征程中,大河儿女心奋楫争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战胜了一个又一个前所未有的风险挑战,展现出“人心齐,泰山移”的团结伟力。

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暴雨,大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何文龙带领全体科级干部及各村(社区)书记、“三委”成员、应急队伍、基干民兵和机关干部24小时全员在岗,奋勇冲锋在防汛救灾一线,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及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辖区群众筑起一道坚固的“红色堤坝”。

滂沱大雨中,积水迅速上涨导致居民受困,“别担心,我们在。”何文龙与群众站在一起,协调多台抽水泵连夜排水,安排专班人员保供给、稳民心,配合救援队在最短时间为辖区居民恢复了供水、供电,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党员的初心和使命,全力确保了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卷土重来的疫情中,大河路街道迅速形成群防群治格局,即一名科级干部、一个部门分包一个村(社区),各村(社区)“三委”成员、巡防队员、党员、民兵、群众志愿者等力量协同作战,实行划片负责制,做到管理入网格入家庭,坚持“机制不变、队伍不散、任务不减”,设置28个关卡24小时值守扫码、测体温,严防“德尔塔”传播风险。

在与“德尔塔”病毒较量的过程中,核酸检测是最大的赛道,大河路街道的党员干部、基层工作者、社区志愿者等逆行而上,全体大河儿女同心战“疫”,守住了辖区疫情“零”发生成果。

千帆竞发风正劲,快马新程再扬鞭。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主任何文龙说:“面对重大使命、重大机遇,大河路街道将坚定不移地把落实好黄河国家战略这一重任牢牢扛在肩上,坚定信心决心,保持战略定力,久久为功、全力以赴,提功能补短板,让城乡发展更趋协调,在郑州市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惠济区打造‘四城两高地一家园’、谋篇‘北静’功能布局中实现新跨越!”

3上一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