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记者 李 杨 不久前,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双减”政策成为家长及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 作为学校,如何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让学生学习回归校园?作为教师,如何科学合理做好作业设计,着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双减”政策之下,家长又能做些什么呢?本报记者专门采访了我市部分学校经验丰富的专家和教师,快来听听他们的建议吧! 减负增效 优化服务 “双减”工作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要减轻学生不合理的作业负担。采访中,不少学校相关负责人表示,这就要求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作业布置更加科学合理,学校课后服务基本满足学生需要,才能让学生学习更好回归校园,促使校外培训热度逐步降温。 “减轻学生作业负担,提质增效是关键。”二七区长江东路小学校长胡建玲告诉记者,“双减”文件发布后,学校不再统一征订教辅材料,而是通过自主研制校本作业减轻课业负担,提高课堂实效。其实,自2016年起,长江东路小学就开始推出校本暑假、寒假作业,充分体现“五育并举”的要求,分德智体美劳等板块,设置了实践性、探究性作业,有弹性、可选择,满足学生的个性需求。 从上学期开始,学校在课后延时服务中还增设了30分钟的作业自主完成指导服务,学生全员在教师的看护下完成家庭作业。各班的家庭作业经过各科教师的统筹计划和精心准备,达到了减时增效的理想状态。经调查,大多数孩子的纸笔作业在30分钟内可以全部完成。对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老师还会有针对性地调整作业量,必要时可以不完成作业,以保证孩子足够的睡眠时间。 在随后的第二阶段延时服务中,学校通过内部挖潜和寻找志愿服务的方式,为孩子们免费提供了足球、排球、篮球、网球、萨克斯、版画、插花、编织等三十余个社团,让学生在多彩的社团活动中获得更多成长。对没有参与社团活动的孩子,学校还贴心为他们开设了“传统游戏进校园”和“优秀教育影片赏析”校本课程,孩子们在游戏中、荧幕上锻炼身体、陶冶心灵、互动交友、开拓眼界,获得了多元化的综合提升。 教育无非服务。这种灵活有效的“二段接力式”课后延时服务,不仅让家庭告别了辅导作业时的“鸡飞狗跳”,也更加满足了孩子们多元化的成长需要,让课后延时服务充满爱与温暖。 以生为本 全面滋养 “双减”政策的落地实施势如破竹,最终一定会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但这对老师来说,也是一种新的挑战。 “‘人民教师’的称谓赋予了我们太多的信任和嘱托,这是一份与生俱来的无上荣光,更是一份深沉厚重的使命担当。我们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就要砥砺初心,做有大爱情怀的筑梦人,担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金水区黄河路第三小学校长杜豫认为,“双减”对于教师而言,绝不仅仅是工作量的增加,包括保证课后服务“5+2”等,都应成为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作业是学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必要补充。科学合理有效的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升能力、培养习惯,帮助教师检测教学效果、精准分析学情、改进教学方法。如何才能发挥好作业的育人功能,减轻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 “一、二年级不留书面家庭作业,三至六年级各科作业总量不超过1小时。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轻负高效’,突破现有的常规模式,构建一种更为灵活、生动、高效的教学形态,布置分层作业、弹性作业和个性化作业,科学设计探究性作业和实践性作业,探索跨学科综合性作业,切实发挥好作业育人功能。”杜豫表示,布置科学合理有效作业,帮助学生巩固知识、形成能力、培养习惯,也就意味着教师必须要提高站位,在专业上精益求精,多学科融合创新,提高“教学效能”。各学科之间也要相互协调,充分、高效、合理利用课堂教学时间和课后服务时间,加强学生作业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时间管理能力,指导学生基本在校内完成书面作业。 “‘双减’减的是学生沉重的课内外作业负担,但对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要求却更高了。学校虽然把书面作业减少了,但教师要多措并举,严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因材施教,在课程结构方面,拓展综合性、实践性、活动性课程,把课外阅读、艺术欣赏、劳动实践、体育锻炼等活动拓展延伸,让学生学习张弛有度,通过多种形式布置能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综合性、创新性作业,让学生的整体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杜豫说。 家校联动 共担责任 “双减”落地,小学考试只有期末一次,成绩不公布不排名,学校不得给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让家长批改作业,一些列举措减轻了孩子和家长的负担。然而很多家长却开心不起来,有的家长认为,没有了课外辅导班,孩子失去了课外补习的资源,学习可能会更差。还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的考试次数减少,学习程度无从判定,但中考、高考依然存在,未来肯定还是要看成绩、比分数,到时候又该如何面对? 面对“双减”,家长究竟该做些什么呢?采访中,不少老师强调,减轻学业负担,不代表减去父母的责任,与之相反,它更考验父母的担当。父母是孩子的终身老师,在“双减”之下,家长更要做好孩子成长的第一责任人。 郑州高新区长椿路小学校长张凤敏表示,小学阶段是义务教育阶段,是基础知识普及阶段,不是精英教育或选拔教育,因此,小学阶段的重点不是分数,而是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具备基本的学习能力和基础知识,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有了这些,到中学后,孩子的学习成绩会越来越好,能力也会越来越强。未来只青睐有学习力的人,而不是靠父母靠老师靠补课逼出高分的人。明白了小学的教育任务,就会有好的策略应对学生的未来学习。 “素质教育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双减’政策是国之大计,家之大业,更是家长素质和孩子能力的双重比拼。”张凤敏认为,首先,应该在孩子心中树立一种意识,一种责任感——“努力学习是你个人的事,是你应该做的事,是你必须完成的责任,对待学习你应当充分担当。”其次,让孩子真正行动的方式永远是言传身教。作为家长,一定要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在潜移默化中成为孩子的榜样。当父母发自内心地爱上学习,不断成长,孩子自然能从中汲取充足的能量。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家长对孩子的殷切期望,但立德树人、育人育才是教育的初心使命。作为家长,要及时转变教育观念,认识到考试成绩不是评判孩子的唯一标尺,也不是决定孩子发展的唯一渠道。”郑东新区昆丽河小学大队辅导员张媛表示,让每一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还孩子自由成长的美好时光,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责任。 好习惯成就好未来,张媛建议家长朋友们理性对待校外培训,将教育重心转移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上来,发现和培养孩子的兴趣特长,合理规划孩子未来发展。“可以多带孩子亲近自然、接触社会,参加各种实践教育活动,不仅开阔眼界,也增长见识。也可以带着孩子阅读、运动、做家务劳动、培养艺术爱好等,不仅能有效促进孩子思维的发展,有助于专注力的提高,还能帮助孩子树立正确价值观、责任感,提升独立能力,塑造健全人格。总之,只有遵循教育规律和孩子成长规律,才能促进孩子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张媛说。 |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