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商都论坛 上一版3
以史为鉴 不断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权责清单 制约乱为不为
坐地 起价
发挥好步行街促消费作用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以权责清单 制约乱为不为

袁文良

近两年来,建立权责清单制度已成为各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老百姓从中可以看清政府及其相关职能部门的权力、责任,并对其行使权力、履行职责进行有效监督。而从各地的实际操作来看,有些地区或有些部门只满足于把权力和责任以白纸黑字地公示出来,落实中多少都存在着打折扣、搞变通的现象,因而引发群众的不满。

本来,推行权责清单制度,包括“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两部分,其目的是为了使行政权力和责任制度化、规范化、阳光化,用权责法定和法治思维来管理政府事务,从根本上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等问题,并接受社会和公众监督,以保证政府及有关职能部门做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责任必须为”。也就是说,权责清单的编制,就是按照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和转变职能的要求,以清单形式列明政府部门的行政权责及其依据、行使主体、运行流程等,构建起边界清晰、分工合理、权责一致、运转高效、依法保障的政府职能体系,真正防止出现权力真空和监管缺失。

所以,在编制并明确了权责清单后,政府及其各有关职能部门就要不折不扣地予以执行,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制约力与约束力。首先,要充分认识到权责清单的刚性要求。权责清单所涵盖的范围是行使权力和履行职责的合法范围,清单以外的就是不能随意进入的“禁区”。因而在落实权责清单时,就要严格落实权责主体,不得擅自扩大权力范围,也不得缩小自身的职责担当,更不能变相行使已取消、下放的权力事项。

其次,要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长期以来,广大群众对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有哪些权力、应该发行什么样的职责、应该如何发行职责等了解不多。而编制并向社会公布权责清单,相当于向广大群众做出承诺,让群众知道自己应该干什么、不应该干什么,使权力公开、责任透明,便于群众监督,以消除权力运行中的暗箱操作和职责履行中的灰色地带,从而达到既管住权力、规范用权、制约为官乱为,又防止履职缺位、互相扯皮、为官不为的目的。

再次,要建立完善严格的问责机制。以解决权大责小、有权无责、责任不清、责任死角等问题出发点,在完善权责清单的同时,建立完善权责清单落实的考评追究机制,对那些不落实权责清单的单位与个人予以严格问责,从根本上治理干部队伍中的庸、懒、散现象和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从而实现部门责任法定化、岗位责任具体化、责任主体明确化、责任追究规范化,进而强化各级领导干部的责任担当意识,自觉在有作为、能作为、会作为方面做出努力。

总之,编制并全面实行权责清单制度,有利于解决政府部门用权履职过程中的越位、错位、失位问题,也有利于提升行政效能、改进工作作风,更有利于强化对行政权力的社会监督和体制制约,从而尽快实现“法无授权不可为”“法定职责必须为”。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