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要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破解“停车难”“停车乱” 高品质推进城市管理工作
着力打造三区一高地 在郑州高质量发展中挑大梁走在前
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 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研究解决突出问题 不断增强群众安全感
前三季度省管企业 盈利逾183亿元
2021世界传感器大会将启幕
河南省小浪底野外站入选 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河南国际大健康 产业博览会开幕
首届中国(郑州)匈牙利交流 合作产业对接大会在郑举行
我省严密部署森林防火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加强文物保护和利用 为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提供文化支撑
——访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

“市十二次党代会为未来郑州发展描绘了蓝图,为今后加快推动文化遗产保护和繁荣发展指明了方向。”近日,市文物局党组书记、局长任伟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该局将贯彻落实好此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郑州市实现“两化五强”和打造“四个高地”的远景目标,提高政治站位、凝聚思想共识、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加强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积极为国家中心城市现代化建设、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和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

聚焦国家和省市战略实施,统筹勾画文化遗产保护蓝图。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河南省黄河文化保护传承弘扬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市委市政府“文化强市”战略部署,全市文物系统将重点依托郑州山川地理中心区位和“早期中国”的文化优势,积极申办世界大河文明论坛,构建世界大河流域文明交流互鉴平台;在国家战略层面,联动黄河战略相关城市共同唱好“黄河大合唱”;在省内联动郑汴洛,共同讲好“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文化发展故事;在郑州层面,立足发挥“山、河、祖、国,早期中国”的历史文化底蕴优势,积极构建以文物保护利用为引领的沿黄河文化带、环嵩山文化带和中心城区文化板块“两带一心”城市文化总体格局,实施文化遗产系统保护。同时加大宋陵数字化保护利用力度;依托“考古中国”“考古中原”重大工程,夯实夏文化保护利用。

不断加大遗址保护活化利用,打造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以“河洛古国”双槐树遗址、大河村遗址、西山遗址、青台遗址、汉霸二王城、荥阳故城、大运河郑州段等考古研究及保护展示为依托,我市将建设沿黄文化遗产廊道,着力支撑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黄河历史文化主地标城市。配合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还将打造黄河沿线集中展示黄河文化、中华文明主线的黄河生态文化带,加快推进黄河、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和黄河国家博物馆、大河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商代王城遗址保护、双槐树“河洛古国”等重大遗址项目建设,持续推动“生态保遗”新模式,建设100家以上各级各类博物馆,增强郑州黄河历史文化的辐射力。

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全面提升郑州文化遗产影响力。该局将深化文物领域国际交流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中华文化走出去”工程,加强与埃及卡尔纳克北部孟图神庙、罗马尼亚多布若瓦茨的考古发掘研究及学术交流,以世界大河流域诞生的文明古国为展览主题推出《大河文明展》精品展览。同时探索文化文物资源与文创开发应用的跨界融合发展新路子,借鉴汲取“唐宫夜宴”“天工开物”“龙门金刚”等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实践和文创经验,持续加大文化遗产文创开发和活化利用。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利用裴李岗遗址发现的8000多年前旱作农业、稻作农业农作物种子,开展特色农产品品牌打造等创新利用实践;结合研学游教育实践,利用河洛古国、大河村、西山古城、“天地之中”历史建筑群等重要文化遗产,开展“早期中国”“华夏精神之旅”“古城、古都、古国”等考古专题研学旅行,展示中华文明风采。

本报记者 成燕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