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践行“四力” 光“融”使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欲借长风乘势起 敢凭豪气弄潮来本报编辑部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欲借长风乘势起 敢凭豪气弄潮来本报编辑部

94年前的一个春日,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同志惨遭反动军阀绞杀。斯人已逝,但他那句“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豪言壮语,是他短暂一生的光辉写照,也是近百年来,新闻人秉持的责任担当。

距离郑州120公里的兰考,焦桐耸立。55年前,穆青和他的同事在这里写下了通讯名篇《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随着这篇报道的广为之人,一个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共产党员形象,鲜活地矗立于天地之间,铭刻在人民心中。

“记者笔下有财产万千,笔下有毁誉忠奸,笔下有是非曲直,笔下有人命关天。”著名新闻人郭超人的这句话,如春雷震耳,激励着新闻人负重前行、不忘使命,正如他所说的,选择做记者,就是选择了奔走和忙碌,选择了勇敢和责任,选择了为别人做嫁衣,为历史做记录。

一代代新闻人,以作品,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

又是一年记者节。

作为新闻工作者,这一天,让我们留一些时间给自己。

回望这一年,有太多值得铭记的瞬间:

我们见证了建党百年的辉煌时刻,我们的笔下、镜头里、画面中,书写着神州巨变、山河锦绣、江山如画、意气风发;

我们聆听了河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郑州第十二次党代会的报告,倾听了党代表们的心声,我们见证着郑州筚路蓝缕的创业征程和气壮山河的建设浪潮,讲述郑州当好国家队、提升国际化,奋力出重彩、成高峰的热腾腾的故事;

我们奔走在“黄河文化月”“双创周”的现场,记录一座城市在中部地区崛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国家战略大道上的铿锵足音;

我们走在齐腰深的洪水里,在“7·20”特大暴雨灾害来临的时候,洪水不退,我们不退;

我们在疫情防控第一线,写下“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每个人都有了不起”的中原故事……

我们守护初心炼“脚力”,担当使命蓄“眼力”,找准差距强“脑力”,抓好落实增“笔力”,把使命放在心上,把责任扛在肩上,笔传八方、浓缩万象,心向光明、书写华章。

回望,是为了更好的前行。

在属于我们的节日的这一天,让我们梳理过往、立足当下、遥望未来。选择一份职业,便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热爱这份职业,便是自觉自动地把责任和使命扛在了肩上、记在了心里。

因为是记者,哪怕是记者节这一天,我们也不曾休息,在各个新闻现场、在各行各业的第一线,默默地给自己鼓劲:这份坚定,源于热爱;这份坚守,源于责任;这份辛苦,源于自愿的选择。

然后,我们将继续,用笔墨、镜头和画面对准这个时代,以“城头铁鼓声犹震”的斗志,在考验中践行“脚力”之使命;以“绝知此事要躬行”的自觉,在实干中磨砺“眼里”之本领;以“不畏浮云遮望眼”的清醒,在思考中磨炼“脑力”之才干;以“一身转战三千里”的豪情,在奉献中书写“笔力”之华章。

这是记者的责任和担当,亦是记者的使命和骄傲。

记者节快乐。

躬身实践

脚力

脚跑新闻露珠鲜

离城十里邂逅幸福

11月4日,67岁的赵宪立吃过早饭,在家里茶桌泡上一壶茶。身边的老伴儿遥控着液晶电视,两人不时闲聊。阳光照进屋内,淡淡茶香,伴着水汽,悄然弥散。

老人的家坐落在新郑市观音寺镇十里铺村,灰瓦白墙,庭院相依,徽派风格。“村子里安静,环境美,交通方便。”赵宪立之前在新郑城区居住,去年全家搬回。这里骑电动车到城区20分钟。避开城市喧闹,回归乡村静谧,是老人的幸福。老人喜文好友、谦和良善,家里乡邻常聚,书画、历史、热剧、茶艺,都是话题。

“十里铺村,因距新郑城南十里而名,古为南北交通要道。”赵宪立说,明清时期,筑起安和寨,赵、高、杨三家和住,如今村里多是他们的后人。

“现存古寨石碑,将来放入村史馆。”村支书赵东民说,村里建成污水处理厂,实现雨污水分流、专业保洁、主街整修绿化,建起广场游园。在外的乡贤,搬回的越来越多。村口广场,几位老人亭下闲坐,一旁水塘,荷花落去,荷叶漂浮。“荷塘里是处理过的中水,今夏开出白色荷花。水面不大,添了灵气。”赵东民说,每逢节庆,村里舞狮队在此表演。

环境好了,产业也在谋划。引进食品加工厂,正在安装设备。观音寺镇作为农业乡镇,耕地一万多亩,有面粉厂,正在构建食品产业链。此外,镇域内正在建设南水北调调蓄水库,加之原有河流水库较多,是郑州地区少有的水乡。 本报记者 张 立

众志成城聚力战“疫”

11月7日,荥阳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气温也骤降到10摄氏度以下,荥阳第二轮新冠疫情防控核酸检测各采样点也全部有序铺开。

上午8:06,在荥阳碧桂园龙城天墅社区核酸检测点,记者看到,居民主动来到采样点,自觉排开,队伍松散却有序。

荥阳这个冬天来得有些早,但大家一起就没有过不了的难关,整个社区是暖的,整个广场是暖的,志愿者的每句问候和引导是暖的,采样点竖起的那面党员先锋岗的旗帜,更是暖的。

该检测点的两位检测人员一位是荥阳市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徐娟,另一位是荥阳市人民医院心内二区赵地,这两位女孩都是90后。让记者很感动的是,从8点开始,到下午4点半结束,一共八个多小时,他俩一共检测完成核酸检测人数1099人,其间,仅仅是中午匆匆扒了几口饭。

连日来,无论是党员干部、志愿者,还是参与做核酸检测的居民和村民,他们都在安静地做着自己该做的事,就像荥阳市委市政府号召的那样:让这个城市“静”下来,是为了下一次更快地奔跑,今天的静一静是为了让荥阳更有风采,有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万众一心,一定能够早日战胜疫情,迎来春暖花开!

本报记者 史治国

躬身实践

脑力

脑有诗书文自高

“生命种子”诠释大爱

“配型成功是缘分,我也没想到,自己15年前一个偶然的决定,居然能够真的给别人带来生的希望。”11月2日,在河南省肿瘤医院的造血干细胞采集室,来自林州市人民法院法警丁玲在这里捐献造血干细胞。就在这一天,由她捐献的“生命种子”,即将挽救一名与她素不相识的患者。

丁玲今年37岁,是一名基层法院法警。“2006年5月的一天,我在路过林州市红旗渠广场时,看到了关于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公益宣传。”丁玲回忆说,“当时工作人员告诉我,由于无法得到相匹配的造血干细胞,有很多血液病患者饱受病痛折磨。当时我没多想,就希望自己也能尽一份绵薄之力,就当即填写了捐献志愿书。”

时光匆匆,一晃15年过去了。2021年8月,丁玲接到了红十字会的电话,工作人员告知她和一名患者配型成功。

丁玲一个人悄悄地去做了各项检查,郑重地在捐献通知书上签上名字。等确定了捐献日期,丁玲才把这件事告诉家人,也得到了一家人的支持。

丁玲说:“据说没有血缘关系的人能够配型成功的概率是万分之一,甚至十多万分之一,这次能够配型成功,挽救另一位陌生人的生命,其实是我的幸运。”

据河南省红十字会统计数据,丁玲是河南省第1040位非血缘关系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本报记者 王红

点燃山村希望之火

作为一名体育记者,能在河南海拔最高的足球场与偏远山区的孩子们同场竞技确实“新鲜”。日前,记者追随山娃足球爱心团队的脚步,在洛阳栾川县陶湾镇协心村的一个偏远山区,与大山里的孩子们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足球友谊赛。

协心村是河南省人民政府研究室定点帮扶的省定贫困村。该村以发展乡村旅游带动精准脱贫,先后建成了体育旅游、漂流、登山步道、自行车漫道等多种休闲健身活动项目,在2018世界杯开赛前,又修建了一个省内海拔最高的五人制人工草皮足球场。“这些山村孩子们以前村里也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训练场没有茵茵草地,到处坑洼不平,晴天,奔跑时满天尘土,下雨,泥水四溅,一场课下来,孩子们成了泥人。只有白色牙齿告诉大家,他们的脸上写着快乐和自信。”该校校长动情地说道。

如今可不一样了,一身专业队服、一双专业球鞋、一个专业足球成为许多男同学必备行头,带上行头,走在校园,感觉就是爽。

山娃足球发起人,河南足球功勋教练王随生表示,山娃足球你并不苛求去发掘什么优秀的足球苗子,只是希望能给山村孩子们平淡的童年记忆带来一抹亮色。这个小小的举动,可能会给孩子们打开一个新的世界。 本报记者 刘超峰

躬身实践

眼力

我的眼里只有你

价稳量足百姓安心

近日,记者先后前往位于惠济区的大型商超、郑州智慧农产品配送中心展开相关采访。

在丹尼斯惠济万达店,记者经过测温、出示健康码后跟随人流来到了蔬菜区,记者看到,货架上紫得发亮的茄子、青翠欲滴的辣椒、鲜红水灵的番茄、绿油油的茼蒿等瓜果蔬菜一应俱全,十分新鲜。

“这几日的客流量变化不大,但每个顾客购买的商品明显增加了。”该店生鲜处负责人时天照说,这几天他们每天供应的蔬菜大约有3吨,相较于上周销量增长了3倍。

记者随后来到郑州智慧农产品配送中心。顺着道路往里走,沿街商户店面内货架上一排排的粮油、酱油、罐头、调料等五花八门,大米、小米、白面、玉米面等储量丰富。

“郑州智慧农产品配送中心以经营蔬菜水果、农副产品等为主,180多家固定商户的日储备量都在100吨以上。”郑州智慧农产品配送中心办公室主任崔刚说,他们每天还会对蔬菜、水果、肉类等进行不低于30个批次的检测,保证大家的食品安全。

“目前,惠济区主要生活物资日出货量约170吨,日储备量约260吨,物资供应充足,价格平稳。”郑州市市场发展中心惠济市场分中心主任助理、规划科长杨涵告诉记者,他们会继续当好民生保障的排头兵,做好农副产品价格波动的调压阀,让大家买得放心,吃得安心。

本报记者 杨丽萍

泉水叮咚沁润心田

11月4上午,在二七区马寨镇闫家咀社区,村民田文亮打开自家院里的水龙头,清澈的井水汩汩流出,这是前不久村里新打的机井,它还有个别出心裁的名字,叫“初心泉”。

“7·20”暴雨过后,马寨镇南部城区的申河、闫家咀两个社区因地处丘陵浅山地带,地势低洼,因此群众受灾最为严重。 让人尤为揪心的是,附近群众赖以生存的吃水井被污染,吃水成了生活中最大的难题。

为解决群众吃水困难,马寨镇一方面每天组织送水车辆为群众送水到家,一方面动员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筹集新打机井资金。在镇村干部共同努力和社会的支持下,集中利用10天时间,新打出一眼近400米的机井。经专业机构检测,机井水质优良,含多种微量元素,出水量丰富,可满足周围近5000群众。

马寨镇闫家咀社区包村干部黄冠兵指着机井前的铭文向记者介绍:“郑州西南,闫家咀村,钟灵毓秀,绿水青山。洪魔肆虐,河道充满,饮水危机,百姓祈盼。雨过天晴,党委牵头,政府号召,重建家园。企业响应,解纾民困,捐资打井,惠泽桑梓。初心泉成,饮水思源,刻碑铭记,昭示后人……”

本报记者 刘伟平

躬身实践

笔力

妙笔好词写锦绣

仓廪殷实供应充足

7日立冬,冬季储备家里要囤货吗?商超生活必需品供应如何?记者走访了郑州多家商超发现,目前米面油、牛奶和鸡蛋等群众日常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随着“双十一”的促销活动展开,不少市民选择少量囤货。

今年“双十一”正弘城负一楼超市,大量商品做降价促销,包括生鲜类的海鲜、水果、调料、肉制品和服装等,吸引了不少市民前来购买。同样,家乐福超市金水店也推出了部分食品降价促销。郑东新区丹尼斯六天地超市推出“双十一”满返促销,包括生鲜食品和日用品等。

记者看到,郑东新区丹尼斯六天地超市的蔬菜水果、肉蛋、粮油区品种丰富,供应充足,深受市民喜爱。不少市民都在这里挑选商品,购物车里大多有小袋面粉、牛奶和肉制品等。

该超市食品部经理表示,临近“双十一”,这周末超市做促销活动,前来采购的群众较多,超市的米面油销量大幅增加,日均销量几乎比平时翻番,鲜牛奶制品销量增加约三分之一,目前超市的物资供应充足,无须担心囤货。

记者从郑州市商务局了解到,目前郑州“菜篮子”“米袋子”等供应充足,该局已全面做好了政府储备应急投放准备,将密切跟踪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和价格变化情况,必要时随时启动政府储备的肉蛋菜应急投放。

本报记者 曹婷

涓涓热流暖身暖心

11月7日是立冬,伴随着气温骤降,市民越来越关注即将到来的供暖季。对一座城市来说,与城市建设、招商引资、出口创汇等相比,百姓供暖问题虽显得像“小事”,但这样的小事并不小——供的是暖流,暖的却是民心。

作为高新区驻站记者,从驻区开始每年都会带着广大市民关心的问题,深入热源单位、供热企业、居民家中采访。

到公司询问了解,在现场检验查看……我得知,今年,高新热力新增了18座换热站,从11月1日开始,160多座换热站已陆续进入24小时冷态运行,在此期间,工作人员将管道中残留的杂质和污垢进行过滤清洗,使其在供热过程中更加通畅。

群众供暖遇到问题怎么办?高新热力根据现有换热站分布情况,将高新区供热区域重新划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设片区班组,及时处置供热异常和突发情况,运营人员和应急抢修队伍也全部培训到岗,保障居民供热问题快捷反应及时解决。

传递党政信息,替群众说话,为社会服务,是记者的职责和使命。能够用笔和镜头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给出民生“定心丸”,我觉得自己任重而道远。 本报记者 刘地

经验分享

“7·20”特大暴雨灾害过去3个多月,回想起当时全程参与救援队采访,近距离接触这一特殊团队时的情形。

7月21日,我前往巩采访。此时的巩义,许多地方处于道路中断,通信中断的状况,多次联系救援队队长王刚,均不在服务区。

23日凌晨5时,终于收到王刚队长打来的电话,他们一直在米河救援现场实施救援,凌晨刚刚到巩义市区的驻地。早上8时,记者在驻地见到了一脸疲惫的王刚,说明来意后,王刚安排记者跟随抚州曙光救援队采访。

从涉村镇到新中镇,必须经过一个足有2000米长的简易土隧道,里面没有灯,隧道内漆黑一片,而且从隧道上方渗下来的水就像小瀑布一样,此时,谁也不会把这当作一番美景,唯一的想法就是,赶紧穿过去……这一路我是非常害怕的,我妈妈在得知巩义的灾情后,一再嘱咐我,前往要注意安全,千万别去危险的地方……

然而,我遇到的这种几乎危险,对于救援队来说,就是家常便饭,为了一个信念,为了一份责任,他们坚守在最危险的第一线,出现在每次灾害最前沿…… 本报记者 谢 庆

“政府给咱安置恁好,有吃的有住的,只要人安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家园被淹,损失惨重,按常规思维来推断,受灾群众将会难掩悲伤之情,没想到的是,在安置点采访时,他们是那么淡定和乐观。

7月23日,郑州日报副总编魏书杰、摄影记者李焱和我一起前往中牟县韩寺镇开展灾后采访。

位于中牟县东南部的韩寺镇,北临贾鲁河。此次洪水,造成贾鲁河韩寺镇段出现三处决堤,导致12个村被河水漫灌,全镇22个村基本农田全部被淹,受灾农田面积达44950亩。韩寺镇成为全县受灾最严重的乡镇。

炎炎烈日之下,我们一起在封堵决口的现场,了解施工进度,险情何时解除;与镇领导、包村干部、村干部攀谈,了解决口前村民转移安置的情况;在镇中心校安置点,听取相关负责人情况介绍,倾听受灾群众内心的声音,感受志愿者无私奉献的那份热情……

办报无小事。白纸黑字,作为一名党报记者,作为采写新闻的“第一关”,再认真都不过分……

本报记者 卢文军

2000年11月8日,迎着绿城漫天飞舞的初雪, 我与伙伴踏着皑皑白雪为市民送去散发着浓浓墨香的报纸,共同庆祝我国第一个记者节。时光如水,岁月如歌,生命中第22个记者节再次踏雪而至。

当我在不惑岁月蓦然回首,梳理作品,汲取力量,脑海中出现的是四个醒目的大字:“用心”“用脑”。

好的新闻作品一定是带有时代的温度与刻度的。回想近20年来五篇获得河南新闻奖一等奖的作品,每一篇都与郑州的经济与社会发展同频共振,每一篇皆为“用心”“用脑”认真采写而出。从 2004年的《民间资本为郑州注入活力》到2009年的《郑州成功造出液压支架“大脑”》,从2012年的《变,还是不变?》到2013年的《从女裤向女装的突围》系列深度经济报道,再到2019年的《郑州仰韶文化遗址发现目前中国最早的丝绸》……一篇篇刊登在郑州日报头版的报道紧扣民营经济崛起、拉长“工业短腿”、互联网经济风起云涌、产业转型升级、坚定文化自信等郑州时代发展强音,成为记者“用心”“用脑”记录历史的鲜明佐证。 本报记者 成燕

东京奥运会注定是一届不平凡的奥运会!因为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这届原本应该在2020年举办的奥运会,被迫推迟一年改到今年举行。

作为一名专职体育记者,与参赛的运动员一样,奥运会的报道对于我来说同样也是一次大考。东京奥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项目,河南选手吕扬与国家队队友一道斩获了该项目的金牌,为中国水上项目取得了新的突破。水上项目选手常年驾艇在水面上训练,风吹日晒雨淋,皮肤粗糙且颜色发黑,早已世人皆知。如何从新的切入点报道吕扬夺冠的不易,传递她演绎出的体育正能量?她那双布满厚厚老茧的双手,正是吕扬辛苦付出、坚持不懈终获成功的最好见证,更是奥运冠军荣耀背后最能感动人之处。

双手每划动船桨一次,手掌就与桨柄摩擦一次,时间久了手掌被磨破,伤口好了后再被磨破……哪个女孩子不爱美,不希望自己拥有一双纤纤玉手?而这对于吕扬而言就是奢望,她所拥有的就是忍着手掌被磨破的疼痛,一次次再出发,“积攒”下手掌上一个个厚厚的老茧,而这不正是见证她奥运冠军荣耀的一枚枚军功章吗?于是,我写下了《“吕”创佳绩 精彩飞“扬”》的报道,吕扬布满老茧的双手正是文章全新的切入点,正是奥运冠军荣耀背后的感动! 本报记者 陈凯

经验分享

目之所及皆是新闻,好新闻考验的是记者“眼力”也是新闻甄别能力。

一次“搜街”采访,在嵩山路与伊河路口西南角路遇交警查处一辆面包车超载,原来是某私立幼儿园带孩子到碧沙岗公园春游,核载6人的面包车,实载25人。便以《6座面包车塞了25个小朋友》为题报道。举一反三,我关注是否存在普遍超载现象,暗访得到印证。于是追踪报道,新闻报道的影响力和接踵而来的几起车毁人亡事故的巧合,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

新闻在路上,记者的“眼力”也体现在凡事探个究竟,问个为什么?追踪后果如何?

我最早介入报道的《郑州马路产房》系列报道也是个街头新闻:雨天,孕妇吉女士产检路上在文化宫路与颍河路口西北角突然生产,社工、医生、环卫工等素不相识的路人纷纷伸援手,用五颜六色的雨伞搭起“临时产房”,最终产妇化险为夷顺利生产。由此事件,持续追踪新闻背后的故事,挖掘正能量爱心集体。郑州马路产房爱心集体以33万次网友投票,上榜2017年8月中央文明办评选的“中国好人榜”。 本报记者 孙志刚

整整35年的记者职业生涯使我有一种最痛彻的感悟:一旦遇到好的题材几乎就等于成功的一半。

然而,“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儿比过年还难!而8月13日,郑州日报刊发我采写的“党报送进隔离酒店”一稿,就是策划出来的一个不错的新闻题材和稿件。

8月份,疫情肆虐绿城。不少酒店都临时转化为“隔离酒店”。8月10日那天,我在中州国际饭店(未来路店)采访时“无意”听到两位被隔离的老夫妻“抱怨”说:“这儿的服务样样都好,就是因为电视信号、网络仍在抢修中,电视手机都看不成。”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我在和该酒店的专班领导就此“侃大山”时,当场激活我的顿悟:何不发挥新闻媒体的独特作用,为被隔离者加戏加料?

“灵感”来了。我建议给这200位被隔离者每人订一份郑州日报,连订14天。有想法就有办法。酒店专班领导很快联系上一家爱心企业,11日当天就订购了200份、14天的郑州日报。12日一大早,带有浓浓墨香味儿的《郑州日报》就“飞入”隔离酒店的房间内了。 本报记者 党贺喜

好文章,读来一定是美的。好的新闻,读来不仅有美感,更因为新闻稿件立足实事、重视时效的特性,更于简短中多了一分力量感。

文字是有灵性的。这一点,在奋笔疾书写稿中,写出状态时,会与文字的灵性不期而遇。

那些经过字斟句酌、字字铿锵的特色标题,至今让人记忆犹新:浩浩郑东起新城,郑煤机借创新实现三级跳,郑州工业迎来新拐点;那些文字接地气儿的标题,总时不时就跳到脑海里来:三个一等奖,个个顶呱呱;人间烟火味,最抚凡人心……

好稿子总离不开字斟句酌,而提升写作功底,还必须锤炼大刀阔斧的文字驾驭能力。采访中,记者总是尽可能多地占有材料。当稿件的中心思想确立后,就要对海量的素材进行大胆删减,否则,写稿者终被素材淹没,成为文字的奴隶,出来的稿件也难有鲜明的个性、凌厉的棱角。

那如何提升文字驾驭能力?又如何于万千中找到你要的那一瓢字词?这可能就要靠积累,靠多看、多想、多写。

荡气回肠的家国情怀,深植泥土的烟火气息。大约,这就是写出好新闻的记者应该具备的吧。

本报记者 侯爱敏

2021年,对于郑州来说极不平凡,尤其是下半年的特大暴雨和反复疫情,让整座城市陷入了困境,对于省会党报记者而言,要在危难中更好展现城市韧劲和群众精神,不仅仅是一项工作任务,更是一种社会责任。

我也深刻意识到,新闻报道既要做到上连“天线”,把握好上级精神和领导意图,又要下接“地气”,表达人民呼声反映群众诉求。

在疫情初期无缝隙的全城闭环管理中,我在采访中了解到,由于少数小区管控过严,一些加班晚点的市民回不了小区。于是在跟随领导的时政报道和反映基层的常规报道中,我都有意识地将领导最新要求,和市里的最新政策,通过领导讲话和基层工作进行了重点叙述,正确传递党和政府的精神意图,避免出现导向错误,并尽可能通过夹叙夹议的写法增强报道效果。

郑州经历特大暴雨,是我最为繁忙的一段时间。我尽量整合素材,在文中既反映受灾群众诉求,又加入地方党委政府开展救援的进展,并通过一个个新闻现场来纪录,用真实感受激发干群众志成城抗洪救灾的情感共鸣点。 本报记者 覃岩峰

柴莹莹 制图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