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防患于未“燃” 安全伴成长
巧手制“鱼”展民俗
镜观教育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厉害了 我的团
巧手制“鱼”展民俗
本期社团:二七区兴华街第二小学年年有“鱼”社团
娃娃抱鱼
学生展示精致漂亮的手工灯笼

栏目记者 苏立萌

在这里,多种形式的民俗文化在学生灵活的手指间得以展现:孩子们充分发挥创意想象,利用泥塑、布艺、剪纸等方式,将鱼纹艺术与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相结合,制作出一个个颇具传统韵味的艺术作品……走进兴华街第二小学年年有“鱼”社团,浓厚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扑面而来,提升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与审美素养。

成立于2020年9月的年年有“鱼”社团是兴华街第二小学“爱之界”校本课程体系中的艺术实践类课程之一。该社团结合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关注学生发展需求,以中华民族纹饰中最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鱼纹”为表现对象,以习俗持久、民族性鲜明、实用性强、与人民生活贴近的“口彩”——年年有“鱼”(余)为主题,将黄河流域厚重的鱼纹历史与文化内涵融入其中,通过简单有趣的社团活动,全面提升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深刻认知与审美素养,培养文化传承意识,树牢学生文化自信。

在社团活动中,学生们兴致盎然,用形态各异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创意,让思维火花持续绽放。在鱼纹彩绘中,学生积极把鱼纹艺术与中国传统吉祥纹饰相结合,抓住民间传统纹饰中的经典形象进行创作。有的学生以瓶身为载体,上绘有各种动态鱼纹,结合各种花饰,寓意“万花献瑞满屏春”之意;有的学生在鱼身绘上团花、葡萄、缠枝、盘长等中国传统吉祥纹饰,表示团圆、喜庆等吉祥寓意。此外,社团学生还借鉴河南非遗项目泥咕咕、陕西非遗项目马勺社火脸谱等吉祥纹饰进行创意实践,使鱼纹艺术更加绚丽多彩。

社团课程中,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民间艺术的深刻领会与应用,有效提升了学生自主学习历史、文化、艺术的自觉性,培养了传统文化兴趣,对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积极作用。

一年多来,在学校的支持和关爱下,年年有“鱼”社团专业化发展突飞猛进,荣获二七区中小学美术校本课程研究成果一等奖、“第四届郑州市中小学美术学科校本课程研究成果展”一等奖。据介绍,下一步,该校年年有“鱼”社团将会继续优化主题项目、深化课程发展空间、提炼文化精髓,用高质量作品传承传统民俗文化。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