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书写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答卷
创新,让中原更出彩
绿城如画里 冬景似春华
郑州博物馆再上热搜
入选全省智库基地 连续三年滚动支持
关于面向社会公开征集
2022年郑州市重点民生实事建议的公告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创新,让中原更出彩
——河南完善生态链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光明日报记者 王胜昔 崔志坚 通讯员 汪俊杰

编者按

2019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深情勉励中原儿女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寄语殷殷,厚望如山。

两年后的今天,河南省委发出“两个确保”动员令——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开启第二个百年战略安排的河南实践,推动“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往深处走、往实处干。

昨日,《光明日报》头版以《创新,让中原更出彩》为题,重点报道河南在“十四五”开局之年,“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推进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本报今日予以转发,敬请关注。

一所市级心血管专科医院凭借科技创新,在中原大地书写着传奇:2020年共完成心脏移植手术44例,位列全国第四,河南第一。河南首例心脏肝脏联合移植、河南最小年龄(6岁)心脏移植手术、左心耳封堵术全球跨境直播、中原地区首例人工心脏“火箭心”植入手术等,均诞生于此。

“唯有创新,方能成为领跑者;唯有创新,才能实现高质量发展。”这家医院——河南省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院长魏艳说起医院创新的故事,自豪满满。

科技创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幸福安康,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的异军突起是河南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2021年,“十四五”开局之年,“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的关键节点,河南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整合重组实验室体系,推进规上企业创新全覆盖,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把握新机遇,创新再出发

2019年金秋,习近平总书记到河南考察,强调要坚定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加强自主创新,发展高端制造、智能制造,把我国制造业和实体经济搞上去,深情勉励中原儿女奋勇争先、谱写新时代中原更加出彩的绚丽篇章。

寄语殷殷,厚望如山。

对于河南这样的农业大省、人口大省和经济大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所面对的问题与挑战更多。向着大而优、大而新、大而强和高又快、上台阶不断迈进,河南怎样破题?又如何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两年后的今天,河南省委发出“两个确保”动员令——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开启第二个百年战略安排的河南实践,推动“奋勇争先、更加出彩”往深处走、往实处干。

2021年9月24日,河南发布重大决策部署,加快构建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国家创新高地。

坚持“两头抓”:一头抓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部署和对接,努力成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头抓产业技术创新和全社会创新创造,强化高质量发展的科技支撑,营造创新活力迸发的一流创新生态。

全面实施“十大战略”。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位居首位,充分体现了省委省政府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的信心与决心,向全省释放出了省委省政府要下大力气狠抓创新的鲜明信号。

这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年,河南重温初心使命、激发前行动力,不断提升瞄准奋斗目标、扛起时代重任的历史自觉。

河南省委书记楼阳生表示,必须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前瞻30年的眼光来想问题、作决策,紧抓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机遇、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政策机遇、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历史机遇,在拉高标杆中争先进位,在加压奋进中开创新局,确保高质量建设现代化河南,确保高水平实现现代化河南。

既要攀高峰,更要平洼地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上两套面窗产品就是我们团队研制的。”当载人飞船返回舱顺利着陆后,郑州大学橡塑模具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春太难掩激动。

传统产业通过高科技嫁接一跃成为行业龙头,科技创新之花在中原大地处处绽放。

2016年以来,河南农业大学省部共建小麦玉米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通过国审和省审的小麦玉米品种有32个,研发的小麦分子聚合育种技术、玉米单倍体高效加倍技术体系等,支撑河南小麦、玉米新品种选育在国内保持领先水平。

“我们团队研究出的新型新冠病毒结构疫苗高效、安全,易储存、易运输、易量产。”郑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河南省免疫生物学重点实验室主任王爱萍说。

面窗组件是宇航员的“眼睛”和生命保障关键的部件之一,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新冠疫苗为世界公共卫生事业作出中国贡献……近年来,河南涌现出一批在国内外立得住、叫得响的科技创新品牌。

曾经,科教高端要素匮乏是河南突出短板,嵩山实验室成立之前,河南尚未有一家省实验室;高等教育方面,博士学位授权高校仅有9所,博士研究生招生数仅占全国的0.93%。

这些,都与经济大省、人口大省的地位不相匹配。河南也清醒地看到,科技创新总体在平原,有高原、缺高峰。要想突破,必须攀高峰、平洼地。 (下转二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