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封面 4下一版
导读
《求是》发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
这些新规今起施行 关系你我生活!
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
河南节能减排成绩公布
郑州等地考了“高分”
民生无小事 点滴映初心
市十五届人大常委会召开第四十次主任会议
河南考研人数 位居全国第二
明年起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执行政府指导价
二七纪念馆今起恢复开放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明年起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执行政府指导价
我市1682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更换“管家”

本报讯(郑报全媒体记者 张勤 王红)11月30日,郑州市举行调整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管理体制新闻通气会。记者从会上获悉,省会1682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管理主体由郑州市教育局分别移交给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市体育局和市科技局。另外,我市计划从2022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全面执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1682家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移交管理

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管理,结合我市实际,市教育局、市体育局、市科技局和市文广旅局等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做好校外培训机构重新审核登记和调整管理体制工作的通知》,明确了各职能部门关于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管理范围。

按照计划,11月30日,全市非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的审批管理完成了市级层面的权限移交,全市共分类移交1682家校外培训机构,其中,763家“学转非”和919家继续举办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分类移交给体育、科技、文广旅三部门。

今后,涉及游泳、篮球、拳击、中国象棋等80项内容列入体育类管理,管理主体为市体育局。

面向中小学生提供编程、机器人、创客、科学探索等各类科学技术培训服务列入科技类进行管理,管理主体为郑州市科技局。

面向中小学生举办的音乐类、舞蹈类、书法类、表演类等十余项非学历艺术培训,列入文化艺术类进行管理,管理主体为郑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

三部门都要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完善对非学科类培训机构的年检制度,并向社会及时公开年检结果。

推进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

按照计划,我市将加快推进全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年底前,郑州市教育局将紧盯“营转非”行政审批及法人登记的目标任务,实行台账式管理,加快推进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工作,实现学科类培训机构全面性、规范化管理。

同时,我市将重点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预收费资金监管。据介绍,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政府指导价拟制工作正在推进,《郑州市义务教育阶段线下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管理办法(试行)》正式出台后,我市计划从2022年1月1日起,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收费将全面执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校外培训机构有序恢复线下培训

据了解,受疫情影响,11月7日起,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暂停线下培训。11月27日,全市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常态化,经审慎研判,从2021年11月29日起,全市校外培训机构按要求检查验收合格后,可恢复线下培训。

市教育局要求,继续举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要在重新审核登记完毕(必须为非营利性)、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检查验收合格后开展线下培训。12月31日前,不得招收新生、新收或续交费用。

学科类转型为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经验收合格后,继续开展线下培训。在分类移交至体育、科技、文广旅部门前,对现有存量课时进行消课或退费,不得招收新生、新收或续交费用。待分类移交完成后,按照转型后培训范围进行招生和收费。

继续举办非学科类的校外培训机构,经疫情防控和安全工作检查验收合格后,依法依规继续开展线下培训。

以学前班、幼小衔接班、思维训练班等名义面向学龄前儿童开展的线下学科类(含外语)培训一律不得开展线下培训。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