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郑州教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守中归原”践初心
活用党史“教科书” 薪火相传育新人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守中归原”践初心
中原区聚焦“八大点位”扎实做好“双减”
华山路小学打造多彩展示舞台
互助路小学学生的专属成长图谱
郑上路小学师生一起种植中草药

本报记者 周 娟

聚焦作业建设、打造高效课堂、多彩课程体系、变革评价方式、深化集团办学、家校协同育人、多元课后服务、聚力幼小衔接……作为实施“双减”政策的主阵地,学校是落实“双减”政策的“最后一公里”。 基于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原区教育系统在“品质教育”引领下,确立了“守中归原”的教育哲学。“守中”就是守住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归原”就是紧扣时代主题,培育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在广泛开展“大学习、大讨论、大调研”活动的基础上,该区成立“双减”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三个工作专班,紧扣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目标,守牢学校育人主阵地,明确压总量、控时间、调结构、提质量四项任务,聚焦“八大点位”,建立“三方六联动”管理机制和“双线五责任”工作机制,有力推动“双减”落地见效。

1

作业不乏味 课后有趣味

郑州外国语中学精细化作业管理、互助路小学研究性学习作业、伏牛路小学菜单式套餐作业、建设路第三小学多元化分层作业……在中原区很多学校,学生惊喜地发现,作业不仅少了,还更有意思了,完成后不仅收获颇丰,而且饶有趣味。

中原区实施作业管理“一校一案”,将作业减负纳入评价体系,层层签订责任书,有效压减作业总量,降低作业时长。各校建立作业校内公示制度,根据学段、学科、学生特点,布置分层、弹性、个性化作业,形式新颖、内容丰富。

伊河路小学基于学校的育人理念——“德才至善、人本和谐”,构建出德、知、行三位一体的作业体系。在作业量的控制上,教导处利用“周公示”制度先周对作业量审核公示,班主任利用“日公示”制度,协调班级各科作业比例,同时,学校利用家长访谈、学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对作业质量进行实时监控和调整。

郑州市实验小学从作业规划到作业设计,再到作业反馈,落实双线五责任,形成一套闭环的作业管理制度。该校依托于学科教研、年级教研、学校教研,不断提升老师的作业设计水平,综合设计学科作业、项目化作业和社会实践作业。

华山路小学独具特色的“1+1+1”作业管理模式,即“一周研讨出‘先周作业’,一周作业实施,一周作业公示,使作业内容更具融合性和弹性化。作业形式上,有针对性地指向更加符合年龄特点和学习规律、体现素质教育导向的内容。

学生的作业负担减轻了,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个性特长。中原区各校立足校情办特色,结合师资与资源条件,努力打造课后延时服务品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第二课堂”。

郑州市第五十一中学邀请曲剧、豫剧名家进校园;郑州市第七十中学“X+Y”服务模式满足学生个性需求;中原区外国语小学“学后托管+社团活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建设路小学“大延时+小延时”推进模式创新;郑上路小学通过劳动教育工坊、芳草种植苑、友趣养殖园、阳光大课间、满天星足球青训等,在落实“双减”的同时实现“双增”;伏牛路第二小学发挥家长职业资源优势开展“家长课堂”……在该区,倾力打造的课后服务“5+2”模式,保障实施范围“全覆盖”和服务对象“全覆盖”。同时,各校结合实际,创新课后服务内容“1+N”模式,既保证学生作业在学校完成,又注重对学生体育、艺术、户外运动和劳动能力的培养,营造了高质量的教育生态。

2

课程很有料 课堂更高效

“双减”怎么减?需要学校创新思路,变革教育教学方式,更加注重提质增效,向“40分钟”课堂要效率,让学生学习更好地回归校园,在校内“吃饱”“吃好”。

教师,是课堂改革最直接的一环。为了指引教师不断探究提高课堂效率的新思路、新途径和新方法,中原区各校立足常态教研,打造高效课堂。

伊河路小学在语数英学科开展了“单元整体教学”的研究,学校利用集体教研时间在全校范围展开“单元整体教学”实践研究,发挥名师骨干教师研讨团队的领航辐射作用,以团队老师先行示范,教师跟进学习的模式开展单元整体教学的实践和探索。在教研活动中,学校从单元大概念的提取,单元目标的设定,课时的删减与整合,核心课的教学设计、作业设计、评价方式等方面进行学习和研究,力争让全体教师把单元整体教学的理念根植于思想,实现于课堂,以单元整体教学来推动教学质量的提升,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郑上路小学建立“大+小”的校本教研模式,进行“五步”精备课和作业建设专题教研活动。每周三为每个学科的固定大教研时间,同时,每周以年级组为单位,同教研组老师进行小教研。备学生、备教材、备教学情景、备教学语言、备师生问题的生成、备课程资源六步走,引领教师不断成长。

在提升教师素养的同时,中原区积极推进课程改革,不断加强与课程专家合作,推进高效课堂的价值理念与“守中归原”教育哲学有机融合,在开齐开足开好国家规定课程的基础上,充分挖掘特色资源,开发符合校情的校本课程。市实验小学的“爱LOVE”课程、澜景小学的“慧”课程、郑上路小学的“和”课程、建设路小学的“暖成长”课程等,既多彩又精彩。

同时,各校不断改进课堂教学、优化教学方式,开展研究型、项目化、合作式学习,以成果推广应用助力课堂教学质量提升。伊河路小学“和谐课堂”、淮河路小学“灵动课堂”、秦岭路小学“幸福课堂”等不同的课堂形态彰显了相同的教育哲学,那就是,打造高效课堂,实现减量增值。

3

优质更均衡 评价促提升

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共享优质师资队伍、共享优质教科研成果,同步教学教研、同步备课研课、同步师资培训、同步教学进度、同步评价测试、同步质量分析……互助路小学教育集团本着“共建、共管、共享、共赢”的原则,制定实施方案,研创集团文化,追求内涵建设,着重从教育资源、教师发展、学生发展三个维度,以“联研、联教、联培、联评、联建”为载体,打造“三维五联共享共生”的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互助共生,携手共进,实现教育优质均衡协调发展。

这是中原区借助集团化办学,不断推动教育走向优质均衡的一个侧影。该区充分发挥六大教育集团核心校“造血”功能,积极发挥“输血”功能,提高成员校在教育管理、师资培训、学生培养等方面水平,推动优质教育资源拓展增值。下一步,中原区还将从教育质量、办学规模、地域位置等7个维度重组教育集团,实现教育集团对全区公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全覆盖。

在持续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的基础上,中原区教育系统更以品质学生、品位教师、品牌学校为三大要素,构建综合育人评价体系;围绕《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5个视角21个维度56个指标,对学校的课程体系建设进行多维度、全过程、发展性的动态评价,不断优化区域教育生态。

在作业改革的实施过程中,郑州市实验小学从“学校对教师作业设计的评价、对教师作业批改的评价和教师对学生作业完成情况的评价”这三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借助分层评价、过程评价、集中评价、个别评价、集中评价等方式,把原本单调的“√”和“×”,化成一个个生动的符号,一句句激励的话语,使作业在多元的评价中变得更有趣味,更有情味。

学校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呈现育人成效?基于这样的思考,互助路小学围绕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设计了“互助少年成长图谱”,从道德观念及价值、劳动生活能力、体育锻炼成果、艺术修养展示、智育学习收获等五个方面让学生对自我进行梳理、总结、表达、展示。成长图谱所呈现出来的,不仅仅是孩子对自己六年来的评价,也是学校对自己育人目标、课程构建的评价,同时,对老师的课程目标设定及课程设计能力也有了方向性的引导。

4

幼小巧衔接 家校凝合力

培养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性格和品行,让孩子在心理上做好充分准备,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软着陆”……作为河南省幼小衔接实验区,中原区以“建立联合教研制度”为抓手,积极打造“幼小衔接”中原样本。

该区以数据分析为依托,组织小学教师到幼儿园开展家长沙龙、主题培训等,转变家长观念,坚持“零起点”教学,科学设计幼小衔接课程。保利百合幼儿园的幼小衔接家长会,经纬花园幼儿园和锦绣小学持续推进幼小衔接课程探讨,锦艺小学打造“童蒙养正”幼小衔接适应课程等,都在切实推动幼儿园和小学的双向衔接,扭转家长的焦虑情绪,帮助孩子顺利实现过渡。

此外,为完善“双减”下学校、家庭、社会有机结合的教育体系,充分调动家长参与办学的积极性,该区各校打造多元平台,向家长解读政策,通报工作成效,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同时,依托班主任、德育专干、志愿者等家校共育力量,家校一起组织策划家长会、主题班队会、课后延时内容、社会实践活动等,引导家长成为教育的参与者。

阳光小学打造“云书院”网络平台,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开设10个家校共育专栏,推送可视化家校共育资源422条。

郑上路小学积极开展家校协同活动,一方面拓宽家校沟通途径,利用现代化手段加强家校沟通,缓解家长在“双减”政策下的焦虑,帮助家长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另一方面,鼓励家长参与学校教育管理,重视家校共育的协同发展,帮助学校争取更多的社会力量,办好学校教育。

家校合力,不仅丰富了学校课程内容,更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携手共建、共育,营造了更利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环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1月30日上午,中原区“双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围绕坚持质量为先、坚持优化供给、坚持规范管理、坚持全程减负、坚持守牢底线五个方面对全区“双减”重点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持续推动“双减”工作走深走实。该区不断凝聚部门之间的合力、凝聚教师的合力、凝聚家长的合力,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校外治理、校内保障、疏堵结合、标本兼治,努力把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降下去”,把教育教学质量“提上来”,全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