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玄鸟归来
十二月行吟
怎一个闲字了得
《情理与正义: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伦理学原理》
黄河日出(摄影) 刘予平
中原地区现代人出现有了“实证”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怎一个闲字了得

♣ 陈鲁民

人生在世,无非忙闲二字,不忙则闲,非闲即忙。太忙或太闲都不是最佳状态,忙得要命会折寿,闲得要死则无聊,贵在适可而止,忙闲各得其所,各存意趣。

与己无关的事叫闲事。有人爱管闲事,以天下为己任,路见不平拔刀相助,但也常因此而吃亏。李陵兵败被俘导致全家被诛,本与司马迁毫不相干,他却要出面管这个闲事,结果触怒汉武帝,惨遭宫刑。朱棣要夺侄儿皇位,用他的话来说是“自家私事”,方孝孺硬要管这个闲事,因此被诛灭十族,惨绝人寰。可是,若无人出来管闲事,人人明哲保身,都只关心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国家事,管他娘,打打麻将”,或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那就会人心冷漠,世风寡淡,历史想前进一步都比登天还难。

说闲话,传闲话,也是人生重要内容,谁都难以免俗,无非是多少不同而已。说些无关紧要、不咸不淡、家长里短的话,叫闲谈,即陆游《雪意》所言:“闲话更端茶灶熟。”古人对闲谈有个标准:“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再就是背后议论他人是非的话,或那些离奇不靠谱的谣言、传闻、幕后消息等。这类闲话还是少说为佳,切勿一谈起来就眉飞色舞、滔滔不绝,那就显得太过庸俗、市侩、自降身价,像个不知自重的长舌妇。

不生闲气,即不该生的气,没道理的气,自找的气。人要有点胸襟气度,宰相肚里能撑船,遇到有些不快的事,一笑也就过去了,犯不着自己气自己。《红楼梦》里的林黛玉,几乎天天生闲气,使小性,其实大观园里还真没几个人敢让她生气,她的气大多是自找的,最后洒泪而亡,其实就是气死的。

读点闲书 ,也就是那些不能指导挣钱发财、无益升官入仕、与专业技术无关的书。具体来说,读点诗词歌赋、小说散文、随笔游记,既可陶冶情操,开阔眼界,又能增进学养,调适心境,提高幸福指数。

常动闲笔 ,也是雅事一桩,一可锻炼大脑,二则大小也算是文化建树。闲笔,无关国计民生,无涉社稷江山,无非是抒发小情怀,记述小意趣,发点小牢骚。王羲之的《兰亭序集》、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柳宗元的《捕蛇者说》、苏东坡的《记承天寺夜游》等,都是闲笔野趣,游戏之作,但一不小心却成了世代流传的名篇。这就是那句颇有道理的名言:文化是闲出来的 。

培养一点闲情逸致,是人生的必要点缀。做人固然要有家国情怀,关注军政大事,这是人生境界的高度;也要有点闲情逸致,学会忙里偷闲,这是处世立身的弹性。譬如刻个闲章,写几句闲诗文,种点闲花草,结几个闲朋友,画几笔闲丹青,喝几杯闲酒,说几多闲话,陪家人闲逛逛。闲云野鹤,寄情山水,可换来心旷神怡;西山赏枫,陇上踏青,“浮生偷得半日闲”。

忙和闲都有讲究。忙要忙到点子上,不能瞎忙、乱忙,忙得没有头绪、章法,结果是疲于奔命,效果不彰。闲要闲出情趣,闲得优雅,最忌闲极无聊 ,心里空空,精神没有寄托,力气没处去使,或无事生非,闲出病来。该忙时要忙他个风生水起,轰轰烈烈,全身心地去干事业,闯天下,报效国家,奉献社会,“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该闲时,就闲他个心如止水,沉稳恬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南唐书》记:诗人冯延巳有“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名句,唐元宗跟他开玩笑说:“‘吹皱一池春水’,干卿底事?”意即与你有何相关,多管闲事。冯答曰,若论爱管闲事,我可远不如陛下的“小楼吹彻玉笙寒”。问得巧妙,答得风趣,可谓关于管闲事的一桩美谈。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