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听民声解“急难愁盼” 解民忧抓“鸡毛蒜皮”
二七区“幸福家园” 村社互助工程启动
走好产业富民路 乡村振兴迈大步
助农购苹果 解燃眉之急
五彩饺子 迎冬至
“头雁”干部“取经”归来 畅谈收获共话发展
联欢包饺子 浓浓邻里情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好产业富民路 乡村振兴迈大步

本报讯(记者 李晓光 通讯员 宋跃伟)12月19日,刚吃过早饭的登封市颍阳镇于爻村村民于京伟就赶忙来到村西边的蔬菜育苗大棚里,一边剔除杂草,一边给幼苗浇水,精心侍弄着他的这些“金苗子”。

“蔬菜制种特别简单,也不是重体力活,生长周期只有3个月的时间,效益也不错,今年我种了两亩萝卜种子,就收入了7000多元。”望着青翠碧绿的菜苗,尝到蔬菜制种甜头的于京伟,脸上流露着喜悦的笑容。“明年2月份就可把这些菜苗移到田地了。”于京伟说。

“于爻村曾是省级贫困村,虽已脱贫,但脱贫不是目的,让老百姓致富奔小康才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于爻村党支部书记霍广帅介绍,通过外出考察学习,2019年该村从济源引进了蔬菜制种技术,引导村民发展蔬菜制种产业。

“去年村里试种了七八十亩,仅春季一季每亩收入就超过3000元,还不耽搁下季玉米种植。今年蔬菜制种面积发展到了130多亩,加之邻村种植的共有300多亩。蔬菜制种已成为俺村支柱产业。”霍广帅说。

“我们发展产业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宜种则种、宜养则养、一村一业,真正把产业发展落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来。”颍阳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说。

在颍阳镇李庄村,村民们正在翻整房前屋后闲置空地,为来年牡丹种植忙活。

科技赋能助力乡村振兴。“我们吸引回来了一位‘科技’能人,发展牡丹种植,不仅增加了村民收入,还为我们发展乡村旅游注入了新生机。”李庄村党支部书记刘志阳介绍,2019年,具有牡丹种植技术的村民刘明辉返乡流转土地,开始种植观赏牡丹。“李庄的气候、土壤适合牡丹种植,这块地是前年培育的高端牡丹种苗,也就2亩多,今年卖牡丹苗就收入了七八万元。”刘明辉指着地里还没有卖完的牡丹苗高兴地说。

“我们准备成立一个专业合作社,动员村民发展牡丹种植。”刘志阳说,李庄村现已流转了100多亩土地,对于村里的留守妇女,成立一个“女子牡丹嫁接队”,季节性外出嫁接牡丹品种,多渠道增加村民收入。除发展牡丹种植外,李庄村还建立了生态停车场、民宿、设立充电桩等,每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70多万元。

上午11时30分,在颍阳镇颍北村的登封秋惠农业有限公司里看到,工人们开始陆续下班回家。公司负责人介绍,在这里干活的工人都是周边村妇人。“农忙时在家干活,空闲了就来这里打工,一天七八十块,既能照顾到家,还能赚钱!”提起在家门口就能干活的刘爱娟兴奋不已。“我们公司现有44个温室大棚,种植的有蔬菜和瓜果,除草、去枝、除花等用工量比较大,且这些活技术含量也不高,比较适合中年妇女干。”公司负责人说,日常固定工作人员在20人左右,需要季节性工人比较多,最多时得四五十人,周边的村民都可过来打工,真正实现村民就近就地就业。

“颍阳作为一个农业大镇,下一步将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以乡村振兴战略为统揽,着力构建‘北游、中种、南养’发展格局,重点培育十字花科制种、优质蔬菜、休闲观光牡丹、羊肚菌、中药材基地、林果基地六大产业基地,最终实现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登封市颍阳镇负责人说。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