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要闻国际 上一版3  4下一版
波折与希望交织的一年
立陶宛应承认并认真纠正错误 美方应停止颠倒黑白煽风点火
福岛核污染水处置 绝不是日方一家私事
金融强引擎 撬动大发展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抗疫2021——
波折与希望交织的一年
12月21日,在美国迈阿密,人们乘车在一处新冠病毒检测点排队等待检测。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日说,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感染病例上周已占到美国新增总病例数的73.2%。一些公共卫生专家担忧,节日过后确诊病例可能爆炸式增长,而政府应对疫情的措施远远不够。 新华社发

新华社记者 张莹 郭洋

时至2021年岁末,新冠疫情这场百年未遇的全球重大公共卫生危机依然复杂严峻。

回首这一年,大规模疫苗接种助力世界阻击疫情,但病毒频繁变异,变异毒株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先后袭来,发展中国家尤其最不发达国家深陷“免疫鸿沟”,个别西方国家将病毒溯源政治化制造分裂,全球抗疫之路充满波折。

全球疫情之反复不断告诫世人,人类是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只要国际社会加强团结合作,解决好疫苗产能和分配问题,在世界每一个角落持续深入推进疫苗接种,同时坚持科学施策,统筹药物和非药物干预措施,摒弃零和思维和政治偏见,人类终将共同赢得这场与新冠病毒的持久战。

战“疫”进入艰难相持期

过去一年里,全球疫情起伏反复,人类与新冠病毒的战斗处于艰难相持阶段。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截至21日,全球新冠确诊病例累计超过2.7亿例,较年初增长约1.9亿例;累计死亡逾530万例,较年初增长约350万例。

从世界卫生组织绘制的每周疫情曲线图可看到,全球每周新增病例数在2月中下旬降至240万例的年度最低点后迅速反弹,于4月底5月初达到570万例的最高点;然后连续下降近两个月,于6月中旬降至250万例后,再次连续两个月上升,于8月中下旬达到450万例的新峰值;此后疫情再次开始缓和,于10月中旬降至270万例的低值后再次反弹。全球每周新增死亡病例数曲线大致相似,但时间上稍稍滞后。

从国家和地区层面看,美国已在相当长时间内在确诊和死亡病例两项数据方面高居全球之首,累计确诊病例已超5000万例,累计死亡病例已超80万例。在遭遇疫情一波又一波的沉重打击后,美国今冬抗疫形势依然严峻。事实证明,美国这个世界上最富有、最发达、医疗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没能通过疫情“压力测试”。

全球疫情反复促反思

回顾这一年,年初不少人还过度乐观地认为,随着疫苗大规模投入使用,新冠大流行趋于结束。但现在面对新的变异毒株接二连三地出现,疫苗也不再被视为“万能药”。

复盘看,有一些国家明显低估了新冠病毒的威力与危害,防控措施形同虚设,同时全球公共卫生体系的一些薄弱环节暴露无遗。正如全球防范监测委员会10月发布的一份报告所言,新冠大流行暴露了一个不平等、分裂和不负责任的“破碎”世界。

首先,美国等西方国家不负责任地“躺平”,在疫情尚未出现实质性好转时在全世界带头以不同形式“与病毒共存”。目前,德尔塔已成为大部分地区流行的主要毒株,奥密克戎毒株首次确认后不到两个月,已迅速蔓延至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此外,还有阿尔法、贝塔、伽马3种毒株被世卫组织列为“需要关注”。

其次,全球新冠疫苗分配呈两极化,疫苗分配不公暴露全球公共卫生治理体系短板。疫苗是终结大流行的重要武器,只有构建起全人群免疫屏障,才能有效遏制病毒传播。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年初指出,疫苗公平是人类社会当前面临的最严峻道德考验。一些发达国家奉行“疫苗民族主义”,不仅囤积过剩疫苗,而且连承诺的疫苗援助也未完全兑现。截至11月25日,美国仅交付了其向国际社会承诺提供疫苗剂量的25%。

再次,一些国家过早放松防控措施,在疫情反弹时防疫又慢半拍。限制措施反反复复,导致疫情难以遏制,民众也出现了“抗疫疲劳”。

最后,个别国家破坏和干扰全球抗疫大局的行为带来恶果。美国动用情报部门炮制所谓新冠病毒溯源报告,将溯源政治化,将自身抗疫不力的责任甩锅中国。疫情暴发以来,美政客种种违反科学、破坏团结的政治操弄,成为全球团结抗疫的最大“毒瘤”。

团结合作是人间正道

如果将来人们要评价2021年全球抗疫的最大成就,那一定是新冠疫苗的大范围推广使用。

全球科研人员分秒必争,创下疫苗研发速度新纪录,世卫组织和各国监管机构也快马加鞭快速审批。迄今,已有辉瑞、阿斯利康、强生、莫德纳、中国国药、科兴、印度血清研究所等生产的多款新冠疫苗被世卫组织纳入紧急使用清单。

必须指出的是,多边机制在全球疫苗分配中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由世卫组织、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全球疫苗免疫联盟共同领导的“新冠疫苗实施计划”旨在确保所有参与国家和经济体能公平获得疫苗。官方数据显示,截至12月21日,“新冠疫苗实施计划”已向全球144个参与方出货疫苗超过7.92亿剂。中国加入并支持“新冠疫苗实施计划”,迄今已向该计划供应超过7000万剂疫苗,并捐赠1亿美元。

新冠药物方面也陆续传来好消息。11月初,全球首个抗新冠口服药莫那比拉韦在英国率先获批;12月中旬,另一款新冠口服药PAXLOVID由欧洲药品管理局建议紧急使用。中国首个新冠抗体药物已获批上市,还有多款新冠药物正在开展临床试验,初步显示积极疗效。

病毒无国界。疫情面前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独善其身,团结合作才是人间正道。各国应摒弃偏见,携手而行,坚持和维护真正的多边主义,方能应对不断出现的疫情新挑战,共同交出抗疫“大考”的合格答卷。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