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习近平分别会见来京述职的林郑月娥和贺一诚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统筹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 期间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
全国98.7%的学校 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
赶制红灯笼 红火迎新年
我国发现保存在恐龙蛋 化石中的完美胚胎
西安进一步加强疫情管控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实现“双增长”
“医药民生账”中的“增”与“减”
上海要求艺人主播 年底前纠正涉税问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发现保存在恐龙蛋 化石中的完美胚胎
12月22日在福建省科技馆拍摄的恐龙蛋化石 新华社记者 林善传 摄

新华社福州12月22日电(记者 赵雪彤)22日,一件保存在恐龙蛋化石中的完美胚胎亮相福建省科技馆。该恐龙胚胎化石有着7200万至6600万年历史,是迄今为止科学记录的最完整的恐龙胚胎化石之一,揭示了恐龙胚胎与现代鸟类的密切联系。相关研究成果已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交叉科学》上。

研究人员介绍,这只出生前的小恐龙看起来就像一只蜷缩在蛋里的小鸟,这又一次证明了今天鸟类的许多特征最早是从它们的恐龙祖先中演化出来的。

该化石是在江西省赣州市的晚白垩世地层中发现的,属于一只没有牙齿的兽脚类恐龙,目前馆藏于福建省英良石材自然历史博物馆。博物馆将这个标本昵称为“英良贝贝”。根据标本短高且无牙的头骨,“英良贝贝”被确定为窃蛋龙类。

研究团队发现,“英良贝贝”的保存姿势在已知的恐龙胚胎中是独一无二的,其头部位于身体下方,脚在两侧,身体背部沿着蛋的钝端蜷缩着。这种姿势与现代鸟类的胚胎类似,而在以前的恐龙胚胎化石中从来没有发现过这种情况。

据了解,鸟类在孵化前不久会产生一系列的收缩姿势,即弯曲身体,把头伸到翅膀下面。未能完成这种姿势的胚胎,孵化失败并死亡的概率会更高。

据该研究的共同第一作者,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邢立达副教授介绍,极少数恐龙蛋内保存有胚胎化石,是最稀有的化石之一,这些化石为研究恐龙的生殖、行为、演化以及古生态提供了宝贵资料。

通过将“英良贝贝”与其他兽脚类恐龙、长颈的蜥脚类恐龙和鸟类的胚胎进行比较,研究团队提出,原本被认为是鸟类所特有的收缩行为,可能最早是从几千万年或上亿年前的兽脚类恐龙中演化而来的。如何进一步检验这一假说,需要更多胚胎化石的发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