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国内 上一版3  4下一版
习近平分别会见来京述职的林郑月娥和贺一诚
国务院任免国家工作人员
统筹做好2022年元旦春节 期间疫情防控和假日市场工作
全国98.7%的学校 建立了睡眠状况监测制度
赶制红灯笼 红火迎新年
我国发现保存在恐龙蛋 化石中的完美胚胎
西安进一步加强疫情管控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实现“双增长”
“医药民生账”中的“增”与“减”
上海要求艺人主播 年底前纠正涉税问题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实现“双增长”

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记者 王琳琳)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获悉,根据其最近发布的《2021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统计调查报告》,近年来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稳步健康发展,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和从业人员实现“双增长”,为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能力提供了服务保障。

调查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达7.3万家,同比增长9.3%。其中,专利代理机构3253家、商标代理机构55572家;从事知识产权法律服务的律师事务所超过1万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构超过6200家,知识产权运营服务机构超过3200家。据测算,截至2020年底,我国知识产权服务业从业人员约86.5万人,同比增长5.6%。其中,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从业人员占75.4%,吸纳就业作用明显且人员能力素质层次较高。2020年,全国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营业收入超过2250亿元,同比增长4.5%。

从地区分布看,调查显示,超过六成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分布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地区等区域,有效推动了区域经济稳步发展。全国1.9万家成立时间在1年或2年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中,长三角地区占比近三成,彰显了区域内对知识产权服务的强烈需求,以及区域内知识产权服务业强劲的创业活力。粤港澳大湾区开展涉外业务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超过2000家,为大湾区企业海外发展及知识产权国际交易等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外,技术创新正推动知识产权服务业行业结构的变化。例如,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运用有效带动知识产权服务效率提升。相关调研也显示,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对于高端信息化人才的需求也更加急切。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