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学党史 悟思想 办实事 开新局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老”夕阳美 “一小”朝阳红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一老”夕阳美 “一小”朝阳红
重阳节,大学路街道祥和社区为辖区老人组织红色固彩沙画活动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摄
二七区淮河路街道绿云小区日间照料中心,老人们在花坛前打太极拳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摄
儿童之家开展智力游戏活动,受到小朋友的欢迎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摄
淮河路办事处绿云小区组织老人跳舞锻炼身体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摄
北林路街道智慧养老调度室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京广路街道连云社区儿童之家组织儿童开展绘画活动 本报记者 刘伟平 摄
老年人在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学习书法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老年人在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参加歌唱班活动 郑报全媒体记者 白韬 摄
西彩社区内的汇缘聚养老院,工作人员对院内70多个老人的关怀无微不至 郑报全媒体 记者 白韬 摄

“老有所养,幼有所育”是关系千家万户的民生大事。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我市把“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重要载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思想,加速补齐“一老一小”基础设施短板,加快“一老一小”关爱服务体系建设。

2021年11月29日,全省加快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郑州现场会顺利召开,各地市、省养老服务联席会议成员单位负责同志观摩了我市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成果,对我市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给予充分肯定。

近年来,全市民政系统对30多个惠老助老政策文件进行认真梳理,总结郑州实践,精准搭建了郑州市养老服务发展的“1+4+N”框架、政策、制度、标准体系,明确目标任务。

破堵点、补短板,以“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为载体,我市大力推进社区“一老一小”配套服务设施完善提升,2021年,全市新增养老机构12家,新建改扩建城市养老服务设施和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共251家,新增养老托老床位4700余张。开展居家和社区基本养老服务提升行动,试点推进家庭养老床位改造,积极开展政府购买养老服务,切实增强老年人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

在郑州市金水区丰产路街道养老服务中心,一系列基于智慧养老的智能应用让人眼前一亮。烟雾报警器、人体红外探测器、睡眠监护仪、智能手环等“智慧”设备,为老年人提供服务。

在构建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的过程中,郑州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搭建全市智慧养老“三级平台”“四级网络”,并与数字郑州互联互通,将智慧养老特色服务延伸到居家,基本实现了“养老不离家,服务送上门”。

“一小”方面,郑州市在启动一批中小学新建、扩建项目的同时,大力推动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全年新增公办幼儿园、移交配套幼儿园121所。为培养孩子课后兴趣与学校教育互补,进一步丰富“双减”政策后的课余生活,新建“儿童之家”项目16个、提升9个,规范已建成“儿童之家”活动开展及运营管理,为儿童及其家庭提供游戏、娱乐、教育等服务。

动员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在市民政局主导和推动下,郑州慈善总会和郑州社会工作协会组织起46支社工志愿者队伍,共994名专业志愿者,累计对接服务205名农村留守儿童和2346名困境儿童,开展服务活动1300余场次,大大改善了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政策保障、心理健康、家庭教育、残疾康复、社会参与等状况。

郑报全媒体记者 肖雅文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