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郑风 上一版3  4下一版
言之高下在于理(书法) 于庆彬
冬来草靴暖
人人虎年鼓虎劲
关注国家粮食安全 反映中原粮仓蝶变
山水画卷(摄影) 何元生
坐忘与发呆
赶 会
连 载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冬来草靴暖

♣ 刘文方

草靴保暖,较笨重,木头底子。草靴应该叫花靴,由芦花编织而成。家乡称编草靴叫勒草靴,勒,发“来”的音,因为编草靴时要用大针、细麻绳用力勒紧。家乡称芦花叫苇毛儿,采苇毛儿,有说法,一般在寒露前三五天采集。这时候,它不太老,柔软,韧性,编出的草靴更暖和更结实。

勒草靴,先得做木底,防水,防滑,和木屐作用相同。不同的是,草靴木底更厚重,一般几乎呈通跟样子,脚腰部稍微挖得凹一些。一般厚度两三厘米不等,勒好后,靴加木底子三至五寸高。

制木底和木屐流程大同小异。做好打磨光靴底后,接下来钻针眼儿。针眼不是上下贯穿的,在靴底子四周,中间部位斜着钻透一圈针眼儿,大约一扁指宽一个。然后拿着一小撮,约两到三根苇毛儿,用缝被子的大号针穿上比香细点儿的麻绳穿进木靴底针眼儿里,把苇毛儿缝上去,勒紧,转上一圈,相当于建房子打个圈梁地基。

再往上,麻绳可稍细一点儿,苇毛儿对苇毛儿一针针相互缝着,一圈圈往上,一针针勒紧。加上木底三五寸高,差不多时慢慢收口,根据脚大小,留靴子口。一般都是通码,分开大人小孩儿穿而已。草靴一般都比较大,里面须垫上碎苇毛、麦秸等,脚穿上袜子后还得裹上破布才能穿,否则不仅晃里晃荡,而且还会硌脚、磨脚。每双草靴二三斤重,走起路来“啪嗒啪嗒”响。

记忆中,村头小河边,芦苇林成片,尤其是村子西北方,一个叫西北沟的地方,那里有条小溪,溪边那片芦苇林更大。秋天时,芦花白白的一片,时常有不同的鸟儿欢闹在其中。中秋节后五六天,人们就开始采苇毛儿了。等忙完田里的活儿,闲下来时勒草靴。

那时候,不少人家都会自己勒草靴,水平高、麻利的人会存上一些货。除了家人穿之外,其余的就等十月十五会上卖。原来,在拐河镇十月十五会、腊月年集上,随处可见那些挂着的、摆在地上的、推在车上的大大小小的草靴。

那时候,冬天穿一双草靴很时尚,一般人是穿布靴绑木屐,条件好些,讲究的人才穿得上一双新草靴。当然,最主要还是因为它非常暖和,雨雪天气防滑。许多大人都好像是能工巧匠,老人们说,那都是生活逼的,逼狠了,啥都会。

当年,邻村的姥爷是勒草靴、编竹器、制茶叶的行家,加上一手好毛笔字,成了远近几十里的知名人士,引得不少人上门取经,他也成了大忙人,这家不请那家请。十月十五会、年集上,他勒的草靴卖完后,才能轮上其他人的草靴,因为他勒的靴又结实又精致,一双能穿好几年。

记得我曾穿过两三双草靴,后来上初中以后,由于教室在楼上,穿它声响太大。冬天,天寒地冻时,把它放在座位下。听课时,才把脚伸进去。坐那儿一晌,穿着它脚暖和得发烧。草靴存放比木屐讲究得多,不能淋雨,不能风刮日晒,还得防止老鼠做窝。

那天,回了趟老家,想去看芦花。谁承想,那片芦苇林早没有了。近几年,我在拐河镇十月十五会、年集上转过来转过去,竟没发现一双草靴。也是,那个又沉又笨的草靴早没人穿了,就连会勒草靴的人也没剩多少了。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