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县区新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帮帮团”送温暖
“温暖大篷车” 年味添情味
芝麻糖香飘骆驼崖
披星戴月为“摘星”
文化走基层 春联进万家
郑东新区优化便民服务年办理业务超147万件
商家诚信经营保供给 隔离居民吃上放心菜
走失5个月 今朝得团圆
开展禁放烟花爆竹宣传 倡导文明绿色低碳过节
专版
      
返回主页 | 郑州日报 | 版面导航 | 郑州晚报      
上一期  下一期
走失5个月 今朝得团圆

“谢谢你们对我哥哥的照顾,如果不是你们,真不知道我们一家什么时候才能团圆……”1月22日下午3点左右,刚下过雪的郑州气温骤降,但在高新区救助管理站却上演了温情一幕:时隔5个月,张某辉终于找到了走失的哥哥张某涛,一家人踏上了回家路。在离开之前,张某辉特意手写了一封感谢信送给工作人员。

送走团聚的一家人,高新区救助管理站站长于红涛告诉记者,张某涛是1月21日夜里找到的。

据了解,面对当前雨雪天气和大降温,为保障极端天气下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等及时得到救助服务,连日来,在社会事业局的安排部署下,高新区救助管理站联合各办事处民政部门及志愿者,持续在高新区街头巷尾巡查救助。

“23点50分左右,巡查到高新数码港的地下车库时,我们发现有个人衣衫不整,漫无目的地在走着,便上前巡问情况。”梧桐办事处巡查人员告诉记者,还没交流几句,张某涛情绪变得激动,整个人看起来精神恍惚,巡查人员便拨打通了110,并通知了高新区救助管理站。求助站工作人员到达现场后,对其进行安抚并告诉他:“天寒地冻的,可以先到救助站住一晚上,明天再自行离开。”在工作人员的耐心劝导下,张某涛最终同意接受救助。与此同时,公安机关通过人脸识别查询后,也获知了张某涛的户籍信息。

到达站内,工作人员为他准备了泡面、火腿肠、热水,又给他铺好床铺,帮助他洗漱,等一切安置妥当,已经是凌晨两点多。

22日早上8点,救助站工作人员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户籍信息和与张某涛交流中提供的线索,最终在中午12点通过新密市救助站联系到了其家属,于是出现了开头那一幕。据张某涛弟弟介绍,哥哥精神状况不太好,去年从家里走失后,便失去了联系。

说起这次经历,于红涛也颇有感触:“通过我们的救助,能帮助一位又一位流浪漂泊的人寻找温暖,帮助一个又一个家庭重归团圆,感觉付出再多也是值得的。”

无论寒冬酷暑,都奔波在救助一线,且24小时“在线”……这是每一位救助人员工作的真实写照。自2012年12月成立以来,他们用善意、真情和坚守,为需要的人留一扇门,为流浪者指引一条回家的路。 本报记者 刘地

3上一篇  下一篇4       
版权声明 @ 中原网 网站版权所有